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69週 第68~69篇
(當篇讀經:林前十五45~58)
第69週.第二日
第六十八篇 對付復活(四)
當日讀經:林前十五45~49。
45經上也是這樣記著:「首先的人亞當成了活的魂;」末後的亞當成了賜生命的靈。46但不是屬靈的在先,乃是屬魂的在先,以後纔是屬靈的:47頭一個人是出於地,乃屬土;第二個人是出於天。48那屬土的怎樣,凡屬土的也怎樣;那屬天的怎樣,凡屬天的也怎樣。49我們既有屬土者的形像,將來也必有屬天者的形像。
二 屬靈的身體(續)
禱讀:
林前15:46~47 但不是屬靈的在先,乃是屬魂的在先,以後纔是屬靈的:頭一個人是出於地,乃屬土;第二個人是出於天。
林前15:49 我們旣有屬土者的形像,將來也必有屬天者的形像。
生命讀經:
二 屬靈的身體(續)
一九六四年我們整編詩歌的時候,有一位弟兄勸我們不要出版基督是那靈的詩歌。他承認聖經啟示基督是那靈。然而他說,大部分的基督徒不會接受這種教導,所以我們不該把關於這事的詩歌放在我們詩歌本裏面。我對他說,我從不勉強人跟隨我的教導,但我的確需要自由,以教導聖經裏的真理。我接着指出我們的目標,首先是傳福音拯救罪人;其次是造就聖徒,並藉着正確的教導把他們建造起來,使他們在生命上長大;第三,以召會獨一的立場來建立地方召會;第四,與眾召會有交通,成爲一個身體。我說,只要我們的工作有這四方面,我們就有同一的目的,同一的目標。我也告訴他,我對基督是那靈有沉重的負擔,我別無選擇,只能照着這負擔來盡職。我對他說,我必須宣告基督今天乃是賜生命的靈。別人接受或拒絕這教導,不是我的事。在路德馬丁的時代,並非人人都接受因信稱義的真理。如果路德在這一點上猶豫不決,怎麼會有宗教改革?我堅決的告訴他,我不害怕反對。
我不要任何人盲目的跟從我。保羅說,『你們要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十一1。)如果我跟隨基督,跟隨聖經,跟隨真理,那麼你們就該跟隨我。同樣,如果你們跟隨基督,跟隨聖經,跟隨真理,我也該跟隨你們。這樣,我們應當彼此跟隨。這就是我們在主的恢復裏所竭力實行的。
有些人反對基督今天是賜生命的靈這個說法;他們竭力爭辯說,林前十五章四十五節沒有用指定冠詞,所以這節不是說那賜生命的靈(the life-giving Spirit),乃是說一位賜生命的靈(a life-giving ㄧSpirit)。然而,這裏要緊的不是有沒有指定冠詞;這裏清楚的題到賜生命的靈。難道反對我們的人相信有兩位賜人生命的靈─聖靈和賜生命的靈麼?教導人有兩位賜生命的靈,這纔是異端。我越說到基督成了賜生命的靈,我就越放膽,越有把握,越受激勵。末後的亞當基督成了賜生命的靈,的確是照着神聖的啟示。
說末後的亞當成了賜生命的靈,與照着約翰一章十四節說,話成了肉體(the Word became flesh)是類似的。請注意:這裏的『肉體』一辭前面沒有指定冠詞。如果這節說,『話成了那肉體』(the Word became the flesh),那會有甚麼不同?肉體也好,那肉體也好,二者的意思都是一樣的。同樣的原則,林前十五章四十五節沒有指定冠詞並不要緊。我再說,要緊的乃是賜生命的靈。
基督徒也許承認有些事是在聖言裏,但因着懼怕人,就沒有膽量爲真理站住。因着傳統的影響,他們沒有完全爲真理站住。有些反對我們的人承認,在以賽亞九章六節,子稱爲父,但他們因着傳統而不願這麼說。別人也許跟隨傳統,但我們只在意聖經,就是神純正的話。
在林前十五章四十六節,保羅說,『但不是屬靈的在先,乃是屬魂的在先,以後纔是屬靈的。』這裏屬靈的是指基督,第二個人;屬魂的是指亞當,頭一個人。(47。)照着人的領會、傳統和作法,我們應當跟隨頭一個,不該跟隨第二個。本節保羅刻意的說,屬魂的在先,而不是屬靈的在先,原因就在這裏。屬靈的是第二個。我們若接受聖經的方式,就該跟隨第二個,不該跟隨頭一個。例如,你應該跟隨該隱,還是跟隨亞伯?我們的確不該跟隨該隱─頭一個,乃該跟隨亞伯─第二個。不但如此,在逾越節的時候,被擊殺的乃是長子。這指明神的審判是臨到長子身上。同樣的原則可應用在頭一個創造和新造。神不要頭一個;祂要第二個。
在四十七節保羅繼續說,『頭一個人是出於地,乃屬土;第二個人是出於天。』出於地,指頭一個人亞當的來源。屬土,指他的性質。基督不僅是末後的亞當,也是第二個人。頭一個亞當是人類的開始;末後的亞當是人類的終結。亞當是頭一個人,是舊造的元首,在創造中代表舊造。基督是第二個人,是新造的元首,在復活中代表新造。全宇宙中只有兩個人:頭一個人亞當,包括他所有的子孫;第二個人基督,包括祂所有的信徒。我們這些信徒,因着出生,包括在頭一個人裏面;又藉着重生,成爲第二個人的一部分。我們的信,把我們從頭一個人遷出,遷入第二個人裏面。就着我們是頭一個人的一部分說,我們的來源是地,性質是屬土的。就着我們是第二個人的一部分說,我們的來源是神,性質是屬天的。出於天,指第二個人基督的神聖來源,和祂屬天的性質。
四十八節說,『那屬土的怎樣,凡屬土的也怎樣;那屬天的怎樣,凡屬天的也怎樣。』『屬土的』指頭一個人亞當,他是屬土的。『凡屬土的』指亞當所有的子孫,他們都是屬土的,和亞當一樣。『屬天的』指第二個人基督,祂是屬天的。照樣,『凡屬天的』指在基督裏所有的信徒,他們都是屬天的,和基督一樣。我們曾是屬土的,但如今我們是屬天的。
在四十九節保羅宣告說,『我們旣有屬土者的形像,將來也必有屬天者的形像。』就着我們是亞當的一部分說,我們藉着出生帶有屬土者的形像;就着我們是基督的一部分說,我們要在復活裏帶有屬天者的形像。這指明我們在亞當裏如何出生爲屬土的人,照樣在基督裏也必復活爲屬天的人。這樣的復活乃是我們的定命。這就像我們的出生一樣確定,我們不該有任何疑問。
今天我們有兩種形像:屬土者的形像和屬天者的形像。我們可用毛毛蟲在變成美麗蝴蝶的過程中爲例,說明我們的光景。有時候可以看見我們裏面的毛毛蟲;有時候也多少可以看見蝴蝶。至終,藉着復活,我們都要完全脫繭而出,成爲蝴蝶。我們不再是醜陋的毛毛蟲─乃要成爲美麗的蝴蝶,有基督的形像。照腓立比三章二十一節看,我們這卑賤的身體要改變形狀,成爲榮耀的身體,與基督的身體一樣。這事要藉着復活,並在復活裏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