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58週 第46~47篇
(當篇讀經:林前九16~27)
第58週.第三日
第四十六篇 對付喫祭偶像之物(三)
當日讀經:林前九24~27。
24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應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25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華冠,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華冠。26所以我這樣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這樣鬪拳,不像打空氣的;27我乃是痛擊己身,叫身為奴,免得我傳給別人,自己反不蒙稱許。
四 他的努力
1 賽跑
2 有節制
3 痛擊己身,叫身為奴
禱讀:
林前9:24 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 你們應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
林前9:25 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華冠,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華冠。
林前9:27 我乃是痛擊己身,叫身為奴,免得我傳給別人,自己反不蒙稱許。
生命讀經:
四 他的努力
1 賽跑
在二十四節保羅繼續說,『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應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這啟示基督徒的生活,乃是一場賽跑,我們必須跑得成功。獎賞是一種作為激勵的賞賜。
事實上,二十四節不該與二十三節分開,因二十四節是解釋二十三節所說同享這福音的意思。賽跑是勞苦,但得著獎賞是有所享受。今天我們傳福音時就是在賽跑。但在主來時得著賞賜,獎賞,乃是得著特別的享受。
我們看過在九章十七節保羅說到賞賜。在行傳二十章二十四節他說到路程:『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鄭重見證神恩典的福音。』保羅認為他的傳福音是奔跑基督徒的賽程。林前九章二十四節指明所有的信徒都在賽跑。這裡保羅勸勉我們要跑,好叫我們得著獎賞。
我們看過基督徒的賽程包含傳福音。傳福音是將基督分賜到神所揀選的人裡面。既然神所揀選的人要在外邦人中找出來,保羅就傳福音給外邦人。人若接受我們的傳講,這就證明他是神所揀選的。我們該將基督分賜到這樣接受的人裡面。這樣我們就奔跑基督徒的賽程。然而,今天許多信徒沒有奔跑賽程,所以我們需要保羅的話:『你們應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
2 有節制
在二十五節保羅繼續說,『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華冠,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華冠。』保羅說,所有在競賽中較力爭勝的,都有嚴格的節制。譬如,他們非常注意飲食。倘若運動員都要有節制,以得著能壞的華冠,我們更該有節制,以得著不能壞的華冠。
華冠,指當時為運動競賽,用樹葉所作之圓冠。不能壞的華冠,就是主所要賞給贏得賽跑之得勝聖徒的,乃是在救恩之外另加上的賞賜。(見恢復本來十35註1。)我們這些主的信徒,都已藉信接受了祂的救恩,這是一定永定的。但我們將來能否得祂的賞賜,乃在於我們如何奔跑賽程。在本章這裡,使徒正在場上奔跑;(26;)在他晚期的一封書信,腓立比書裡,他還在奔跑;(腓三14;)直到提後四章六至八節,他奔跑到了最後一刻,纔有把握會在主顯現時得祂的賞賜。在這獎賞的光中,使徒囑咐哥林多信徒,要跑這一場賽跑,使他們能得著賞賜。(林前九24。)
3 痛擊己身,叫身為奴
在二十六至二十七節保羅說到他自己:『所以我這樣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這樣鬥拳,不像打空氣的;我乃是痛擊己身,叫身為奴,免得我傳給別人,自己反不蒙稱許。』痛擊,原文意,把眼睛以下的臉面打得又黑又青。這不像禁慾主義者苦待身體,也不像智慧派認為身體是邪惡的。這是要治服身體,使其成為被征服的俘虜,像奴隸一樣服事我們,好成就我們神聖的目的。這相當於治死我們在地上的肢體,(西三5,)並治死身體的行為,(羅八13,)不讓我們的身體用為放縱情慾,除了神看為聖的事,也不憑自己作甚麼。哥林多人縱情淫亂,濫用他們的身體,不顧神的殿,(林前六19,)並且任意喫祭偶像之物,不顧軟弱的信徒。(八9~13。)
保羅也告訴我們,他叫身為奴。這是一種隱喻,意帶領著被征服、作了俘虜和奴隸的人,將他奴役,使他作奴僕,為征服者的目的效力。我們的身體該是這樣的俘虜,被征服作奴隸,為征服者的目的效力。這指明我們需要征服我們的身體,並治服牠。我們的身體已被情慾所擄掠。現今我們必須拯救牠,並擄掠牠,將牠帶進一種非常正面的奴役,使我們的身體成為聖靈的殿,和基督的肢體。
我們需要實行痛擊己身,叫身為奴,正如保羅一樣。例如,你的眼睛不要讀聖經,你就需要痛擊你的眼睛,征服牠們,使牠們在讀聖經上為你的目的效力。
照著二十七節,保羅恐怕他傳給別人,自己反不蒙稱許。根據二十四至二十七節經文,這裡的傳是指傳講賞賜,以激勵奔跑的基督徒。賞賜與國度有關;國度的實現,要成為贏得基督徒賽跑得勝聖徒的賞賜。
不蒙稱許,原文或譯作不合格,被棄絕;亦即不配得獎賞。使徒必定是藉著相信基督,靠恩得救的。不僅如此,他也蒙召作使徒,以完成神新約的經綸。然而,他在這裡卻極其儆醒的奔跑他的賽程,(徒二十24,)治服自己的身體,以適於他神聖的目的,使他在基督的審判臺前,不至不蒙稱許,並被棄絕,(林後五10,)不配得著要來國度的賞賜。
在基督審判臺前所要進行的審判,要斷定我們蒙主稱許或不蒙稱許,我們要為主所認識或為祂所棄絕。在馬太七章二十二節主耶穌說,當那日,許多人要告訴主,他們在祂的名裡豫言過,在祂的名裡趕鬼過,並在祂的名裡行過許多異能。然而,主要說,祂從來不認識他們。(23。)這就是說,祂不稱許他們所行的。他們的基督徒生活不是祂的喜悅或喜樂。反之,他們的工作是照著自己的意願和揀選擅自作的。所以,就著要來國度裡的賞賜而論,主不稱許他們,反棄絕他們。保羅恐怕傳關於賞賜的福音給別人,自己反不蒙主稱許。
林前九章啟示保羅的忠信。他在他的靈裡完全忠信於主的囑咐和託付。主囑咐他奔跑賽程,他就努力奔跑。我們也需要這樣奔跑基督徒的賽程,使我們不至不蒙稱許,被棄絕,不合格,失去要來國度裡的享受為賞賜。
這賞賜的真理被今天大多數的基督徒忽略了。有些人因我們教導這真理而控告我們是異端。倪弟兄和在他前面的人也說到賜給得勝信徒的賞賜。新約裡明確的告訴我們,神不但為我們豫備了救恩,也有賞賜給忠信的人。在三章十四節保羅說,『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這裡的賞賜與救恩不同。在下一節保羅解釋:『人的工程若被燒燬,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只是這樣得救,要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這清楚指明得賞賜與得救不同。我們也許受虧損,不得賞賜,但我們絕不會失去我們的救恩。
三章十五節的火指某種苦難或懲罰。然而,這的確不是天主教異端教訓所說的煉獄,那是天主教對本節屬鬼魔的解釋。羅馬天主教之教訓的原則是將真理與錯謬或異端混雜。因此,天主教的道理常是真理與異端的混雜。主在馬太十三章說到將麵酵加在細麵裡的婦人,就是豫言這點。我們絕對不是教導天主教煉獄的道理。我們單單教導聖經中所啟示的。聖經告訴我們,我們若是忠信的,就會在我們的救恩之外得著賞賜。我們若不忠信,就會失去賞賜並受懲罰,但我們不會失去我們的救恩,因為救恩是永遠的,是一定永定的。
在林前九章保羅很儆醒,恐怕傳給別人,自己反不蒙稱許。保羅的確是忠信的。在這些經文裡,我們看見一位弟兄,絕對忠信於主的託付,並忠信的奔跑基督徒的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