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58週 第46~47篇
(當篇讀經:林前九16~27)
第58週.第一日
第四十六篇 對付喫祭偶像之物(三)
當日讀經:林前九16~17。
16我若傳福音,於我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17我若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管家的職分卻已經托付我了。
三 他的忠信
1 他是不得已的
2 受了管家職份的託付
禱讀:
林前9:16 我若傳福音,於我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林前9:17 我若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管家的職分卻已經託付我了。
生命讀經:
我們已指出,林前九章一至十五節顯示保羅是何等純淨。這裡我們用純淨一辭,是以聖經的意義來使用。例如,主耶穌說,『清心〔或,心裡純淨〕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看見神。』(太五8。)本節的清心,意思是在尋求神時動機單純。我們的動機若單純,我們就是純淨的。否則,我們就不純淨。我們說保羅是純淨的,哥林多人是不純淨的,意思是保羅在尋求神時有單純的動機,但哥林多人有攙雜的動機。因為他們不純淨,他們甚至懷疑保羅的使徒職分,並要查問他。林後十二章十六節指明,有些哥林多的信徒以為保羅藉著狡猾詭詐,從他們得著物質的利益。他們對保羅有這種想法,因為他們的動機不純淨。
我們到底純淨不純淨,乃在於我們的動機。我們的動機也許與我們個人的利益,與對我們有利的事物有關。眾召會中的難處,常與尋求某種個人的利益有關。召會生活的某方面若對你有益,你也許就很喜樂,並且非常為著召會。然而,你在召會中若得不著個人的利益,你也許就不喜樂,並且挑召會的不是。我們沒有得著所期望的,也許就不滿意召會、長老或聖徒。這指明我們不純淨,我們的動機是為著個人的利益。
我們都愛主和主的恢復。我們甚至可能在聚會中站起來宣告,我們將自己奉獻給基督與召會。我們可能說,基督是奇妙的,召會是美妙的。但我們的動機若不純淨,我們作了這樣的宣告和奉獻以後,可能就開始和召會有難處。關於我們的動機,我們需要與基督同釘十字架。我們需要十字架摸著我們的動機。
保羅是純淨的,因為他在經歷上認識甚麼是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並與主是一靈。他過釘十字架的生活,並實行與主是一靈。所以,他沒有任何與個人利益有關的動機。他的動機完全在基督裡,並為著基督。這就是保羅能這樣純淨的原因。因為他這樣純淨,他在林前九章一至十五節就能放膽、率直、剛強且直接的說話。他就像清除了所有細菌的外科醫生,能為哥林多人開刀。保羅若不是純淨的,他的不純淨就會傳給哥林多人。但因為他是純淨的,他就能為哥林多的信徒施行屬靈的手術,而不污染他們。
三 他的忠信
1 他是不得已的
我們看過了九章一至十五節裡保羅的純淨,讓我們往前到九章十六至二十三節來看他的忠信。在十六節保羅說,『我若傳福音,於我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保羅所說的不得已,意思是有一個負擔,成為壓力,壓在他身上。這樣的不得已,這樣要傳福音的負擔,壓在他身上。因此,他能說,『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保羅不在意哥林多人怎樣對待他,或他們對他怎樣反應。有負擔壓在他身上,要他完成他職事的工作。他傳福音的職事是不得已的。保羅知道他若不傳,就會受虧損。這指明保羅的忠信。
忠信和愛一樣,能使我們盲目。我們若渴望知道別人對我們的態度和反應,我們也許就不忠信。若別人對我們反應良好,我們纔傳福音,我們就不忠信。我們若在傳福音上忠信,就不會顧到別人怎樣反應,或怎樣對待我們,因為我們有負擔,我們不得已,要盡我們的職事。這個忠信使忠信的人對別人的反應盲目。
2 受了管家職分的託付
在十七節保羅繼續說,『我若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管家的職分卻已經託付我了。』本節不容易領會。『若不甘心』這辭意思是不甘願。即使保羅不願意傳福音,他也無法逃避主的負擔,因他受了管家職分的託付。這指明保羅傳福音不在於他的選擇。保羅已被主抓住,被祂徵召,並受了管家職分的託付。不管他願不願意,都必須完成主所給他的負擔。他對此沒有選擇。他無法逃避傳福音的託付。
在本節保羅說到神的託付和他自己的負擔。因為神託付了他,他就有負擔。除了執行職事的工作以外,他沒有選擇。所以,他能對哥林多人說,『我不在意你們怎樣對待我,或者你們怎樣懷疑我或查問我。我傳福音給你們,是出於負擔,出於不得已。我在這事上沒有任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