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 新竹縣竹北社區大學 客庄文化導覽社

社團成立起源

104年,新竹縣竹北社區大學辦公室遷到縣定古蹟問禮堂,便以六家民俗公園周邊文化資產作為主要基地,開設包括有機栽培與認識、文化資產旅行等等特色課程,並活化古蹟使用,於問禮堂年開設超過二十門課程,並積極配合新竹縣文化局古蹟的維護與管理,提升文化資產的能見度。105年初,搬至交通大學管理之小問禮堂,和勞動力發展署的社會企業夢想基地共同經營與推廣。

105年底起,開始評估社大文化資產保存之課程並穩定開展,完成階段性任務。第二階段則進一步推展,將辦公室移至竹北國中,並在國中內設有終身學習中心,以利推展;根據客庄文化資產導覽認證系列課程,108至109年辦理了兩次的客庄文化導覽員認證,培養在地的文化資產導覽人才,通過認證之學員,正式成立「客庄文化導覽社」。

指導老師講解導覽口試流程、分數評選
參與口試的學員逐步講解

社團發展

竹北地區本是一大片農地,開發速度非常快,如何讓外來居民有興趣認識當地文化,戶外導覽是最吸引人的方式。培訓新竹縣戶外導覽志工課程持續進行著,並進行考試認證。每年都辦理客庄文化導覽相關活動,讓認證通過的學員有發揮的舞台。108年帶領國小學童從六家國小走到十三伯公、土牛堆,實際體驗文化與歷史的脈絡及記憶;109年帶領社區民眾到新埔義民廟、六家古蹟群導覽。

108年曾帶領竹北市六家國小做「六家水圳見廟宇探索」導覽活動

社團目前的規劃

110年首創「城市學習系列-走讀新竹親子共學趣」,到新埔、關西與北埔等三地客庄實施親子走讀的文化導覽活動。包含古蹟巡禮、建築傳藝、地方特產、地方傳藝、地方農業、環境再生、生活實作與茶藝等等內容的安排。

111年規劃「探索竹縣文史‧親子實境解謎遊戲」以人文走讀、動手體驗、實境解謎遊戲方式延伸學習,鼓勵民眾「親土見學」,結合在地景點的遊戲謎題,帶你探索並且回顧文史角落,加深竹縣文史的印象。

古器體驗
講解門神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