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顯明 (2022),「從勞動參與析論新住民與國際移工對臺灣經濟之貢獻與影響」,經濟前瞻,202期, 62~67 。
林顯明 (2022),「美國總統拜登亞洲行之印太戰略意涵與臺灣的機會和挑戰」,新社會政策雙月刊,80期, 頁55 ~64。
林顯明 (2022),「印太經濟架構與臺美經貿關係析論」,亞太區域情勢月刊,2022年6月號, 頁7 ~11。
林顯明 (2020),「臺灣農村農業發展之挑戰及英國農業移工政策啟示」,新社會政策雙月刊,71期,頁 74~83。
林顯明 (2019),「美國印太戰略之發展與臺灣的機會和挑戰」,新社會政策雙月刊,62期,頁 19~27。
林顯明 (2018),「從行動通訊技術之發展:論中美貿易衝突與臺灣的機會與挑戰」,新社會政策雙月刊,59期,頁 61~70。
林顯明 (2018),「臺灣與新南向18國人才交流與互動情形之現況與發展」,新社會政策雙月刊,57期,頁 52~67。
林顯明 (2017),「當前臺灣產業發展的困境與挑戰:兼論新內閣團隊的政策方向」,新社會政策雙月刊,54期,頁 55~67。
林顯明 (2017),「臺灣新南向政策與中國大陸一帶一路計畫:內容、成效與挑戰」,新社會政策雙月刊,51期,頁59-69。
林顯明 (2016),「國際氣候變遷治理之國家義務與協議強制性:從COP1至COP21」,新社會政策雙月刊,46期,頁125~135。
林顯明 (2016),「蔡英文兩岸關係政策論述之研究」,新社會政策雙月刊,45期,頁77~94。
林顯明 (2016),「兩岸新世代生產模式的發展與挑戰:臺灣生產力4.0與中國製造2025」,新社會政策雙月刊,42期,頁65~73。
林顯明 (2015),「從各國工業4.0策略與發展:對臺灣的機會與挑戰」,紡織月刊,第232期,頁16-20。
林顯明 (2015),「臺灣出口衰退與產業競爭力下滑的政治經濟分析」,新社會政策雙月刊,42期,頁51~59。
林顯明 (2015), 「當前美中台關係之發展:美中競合下台灣的機會與挑戰」,新社會政策雙月刊,第39期,頁77~81。
林顯明 (2015),「高雄氣爆與石化專區之思考:從東亞的經驗出發」,新社會政策雙月刊,37期,頁63-68。
林顯明 (2015),「全球智慧城市發展新趨勢:台灣的機會與挑戰」,WTO與RTA電子報,第442期,頁3-8。
林顯明 (2015),「回顧2014展望2015東亞政經情勢發展:對臺灣的機會與挑戰」,WTO與RTA電子報,第445期,頁3-8。
林顯明 (2015),「高雄石化氣爆之綜析與反思」,城市發展半年刊,第18期,頁72-77。
宋宥賢、林顯明 (2015),「教學現場的教師應如何看待『新臺灣之子』? 從建構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台灣教育雙月刊,691期,頁50-56。
宋宥賢、林顯明 (2014),「21世紀的教師圖像:教學現場之反思」,台灣教育雙月刊,690期,頁37-41。
林顯明 (2014),「東協區域經濟整合與北東協發展對臺灣的機會與挑戰」,WTO與RTA電子報,第433期,頁3-8。
林顯明 (2014),「臺灣當前困境之政治經濟分析」,經濟前瞻,151期,頁118-122。
林顯明 (2014),「ECFA執行成效與影響之綜析」,新社會政策雙月刊,35期,頁63~67。
林顯明 (2013),「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之機會與挑戰」,經濟前瞻,150期,頁120-125。
林顯明,〈要談地方創生,也該多關注帶來多樣文化碰撞的移工與新住民!〉,《天下雜誌 獨立評論》,2022年5月25日。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2314?fbclid=IwAR1ta39Rbo88_7fkM-5k__XPcD5BS9mH5LyGep-QLVc20ti-CfjS1HEkrAY
林顯明,〈香港村可行乎?從移民民族飛地的觀點分析〉,《放言》,2020年3月24日。
林顯明,〈翻轉機場,遷建松機非唯一解套方案〉,《天下雜誌 獨立評論》,2015年2月19日。
林顯明,〈北高可共同舉辦世大運〉,《台灣醒報》,2015年2月08日。
林顯明,〈看不見未來的教育體系〉,《台灣醒報》,2014年12月2日。
林顯明,〈台灣老、獨、忘的時代來了〉,《台灣醒報》,2014年8月21日。
林顯明,〈在新加坡看見臺灣的「價值」與「挑戰」〉,《民報 論壇》,2014年7月 9日 。
林顯明,〈財政健全方案 做就對了!〉,《台灣醒報》,2014年5月06日。
林顯明,〈服貿爭議 全民皆輸〉,《台灣醒報》,2014年3月25日。
林顯明,〈看見臺灣的美麗與哀愁〉,《台灣醒報》,2013年12月16日。
林顯明,〈迎接高齡社會 台灣差很大〉,《台灣醒報》,2013年10月18日。
林顯明,〈初探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虛與實」〉,《台灣教授協會極光電子報》,2013年09月17 日。
林顯明,〈港都城市 亟待翻身銳變〉,《台灣醒報》,2013年09月06日。
林顯明,〈更便民 讓C-Bike暢行無阻〉,《台灣醒報》,2013年09月05日。
林顯明,〈維多利亞的美麗與哀愁〉,《台灣醒報》,2013年08月26日。
林顯明,〈亞太港口競逐 高雄當奮起〉,《台灣醒報》,2013年08月22日。
林顯明,〈民 主 失 速 與 民 意 悶 鍋〉,《台灣醒報》,2013年08月06日。
林顯明,〈普世價值搭建兩岸的和平穩定〉,《金門日報》,2013年08月06日。
林顯明,〈菲國野蠻行徑 我應有強烈作為〉,《台灣醒報》,2013年05月17日。
林顯明,〈清廉 在藍綠之間都很廉價〉,《台灣醒報》,2013年04月1日。
林顯明,〈拒當負二代、崩世代—解決台灣政治經濟面臨的困境〉,《台灣醒報 》,2013年03月08日。
林顯明,〈後勁學子告白:五輕遷廠四贏〉,《聯合報》,2013年01月28日。
林顯明,〈財政改革 不能危及國安〉,《中國時報》,2013年01月28日。
林顯明,〈拒當負二代 台灣需落實人口政策〉,《台灣醒報》,2012年09月11日。
林顯明,〈番薯與泡菜的延長賽〉,《中國時報》,2012年12月13日。
林顯明,〈改造 讓城市看見方向〉,《天下雜誌508期》,2012年10月17日。
林顯明,〈饗遊浯江,遙想兩岸〉,《金門日報》,2012年07月06日。
林顯明,〈美牛事件,看台灣憲政運作與食品安全〉,《台灣教授協會極光電子報》,2012年06月19 日。
林顯明,〈美牛事件,領導危機〉,《自由時報》,2012年06月17日。
林顯明,〈油電雙漲,垃圾桶決策〉,《台灣時報》,2012年05月03日。
期刊論文審查
Reviewer (2025- ), Asia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SCOPUS]
審查人 (2024-),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國科會第三級期刊)
審查人 (2024-),清華教育學報 (國科會第三級期刊)
審查人 (2024-),課程與教學季刊,[TSSCI]
Reviewer (2024- ),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SSCI]
Reviewer (2024- ), Interface –Journal of Europe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審查人 (2024-),台灣教育研究期刊
Reviewer (2023- ), EAST ASIA FORUM
Reviewer (2022- ), Societies, [SCOPUS]
Reviewer (2022- ),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SCOPUS].
Editorial Board (2020- ), The Online Journal of New Horizons in Education
學位論文審查
口試委員 (2025.01),「運用層級分析法於金融產業人員績效評估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 經 營 管 理 研 究 所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口試委員 (2024.12),「公費漢人教師於原住民族學校的文化適應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系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口試委員 (2024.12),「台韓軟實力外交的政策與相互交流:以建構主義觀點分析」,國立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口試委員 (2023.06),「應用層級分析法探究提升中學生英語會話學習能力之影響因素」,樹德科技大學 經 營 管 理 研 究 所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口試委員 (2023.06),「應用層級分析法探討旅遊業之行銷策略」,樹德科技大學 經 營 管 理 研 究 所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口試委員 (2023.06),「公辦公營實驗小學校長課程領導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口試委員 (2022.07),「運用機器學習技術:預測賽鴿賽果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 經 營 管 理 研 究 所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口試委員 (2022.07),「男性照顧者照養失能長者之歷程研究:從敘事分析觀點」,中 原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學 位 論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