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竹縣 ✔ 實境解謎 ✔ 客庄文化 ✔ 走讀勤學
✔ 新竹縣 ✔ 實境解謎 ✔ 客庄文化 ✔ 走讀勤學
集合地點:交大客家文化學院 候車亭 (竹北市自強南路25號,溫師傅麵食館對面)
① 六張犁聚落文史導覽-大夫第、問禮堂、林家祠、義靈祠、忠孝堂、土地伯公等人文史蹟導覽
② 民俗公園尋寶記實境解謎遊戲 (需攜帶隨時可上網的的手機或平板)
③ 午餐
④ 動手玩創藝-客庄之美絹印Diy體驗活動
◆ 六張犁聚落文史導覽
大夫第
大夫第原是林先坤所創之祠堂,原稱善慶堂,創建於1766年,為六張犁聚落發展之核心建築物,於嘉慶年間林氏兩代同獲追封為奉值大夫,故稱大夫第。此建築保留林先坤派下子孫之功績與歷史,雖於1971年改建,但仍保留部分早期聚落之遺蹟,深具歷史價值。
◆ 六張犁聚落文史導覽
問禮堂
問禮堂建於1832年(道光12年),其興築緣於1831年(道光11年),林國寶之子林繩褒(秋華)中鄉試武舉人,故於次年擇地建問禮堂,豎立旗杆以光耀門楣,完成後與大夫第合稱南北雙廳,並作為林家的議事公廳。林秋華中武舉人之後對地方之開發功績卓越,1833年(道光13年)集資設隘開拓九芎林、三重埔等地,道光中期之後又往噶瑪蘭開墾,多至數百甲,其後裔均在宜蘭發展,當地亦有民居堂號問禮堂者,均為林家之後代。
問禮堂至今還沒有完整修繕,牆壁已開始剝落,望政府單位重視。
◆ 六張犁聚落文史導覽
林家祠
林家祠的建立,淵源於林家次聖公嘗的設置,林先坤在乾隆年間,聯合族人組織林次聖嘗會。
1790年(乾隆55年)年購買第一筆土地在六張犁,作為次聖公祭田。此後又續買六張犁庄、鹿場庄、枋寮庄、八張犁庄、九芎林庄等多筆土地。嘗會收益充作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先祖祭典費用,奉獻豬羊牲禮致祭,派下人等齊集,到祠堂拈香禮拜。
次聖公嘗會於1882年(光緒8年)年興建祠堂,稱為「次聖公廳」,並於1911年(明治44年)改建為現今之格局,因為六屋共有祖祠,後改名林家祠,並於1951(民國40年)年翻修正身,1981(民國70年)年建造圍牆與天井遮蓬。
◆ 六張犁聚落文史導覽
忠孝堂
張犁忠孝堂(東平里13號),也是六張犁聚落內保留的傳統建築,原為林姓祭祀公業管理人林家人居所,後因故轉讓姜姓人士,以往每年褒忠亭義民廟祭祀用之牲畜均在此屋後方宰殺。
林國寶之子林繩褒(秋華)中鄉試武舉人,於問禮堂前豎立旗杆以光耀門楣,完成後與大夫第合稱南北雙廳,並作為林家的議事公廳。
◆ 民俗公園尋寶記-實境解謎遊戲
導覽完六張犁聚落文史,各組親子開始進行解謎遊戲,忘記答案了嗎?
趕快去原地尋找答案喔!
◆ 客庄之美絹印DIY
與「玩印工作室」合作,地點選在大夫第會議室,提供非常多種圖案給大家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