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認識自己 遇見幸福】青年營心得/見證分享
2025 【認識自己 遇見幸福】青年營心得/見證分享
文/ 榮耀教會 玉淇
在某次社青同工開會時,牧者向我們發出與會的邀請,並特別強調只有「未婚」可以參加,更強調不是聯誼活動(笑),心想會不會只為了把我們騙去,主題「認識自己」,也讓我一度認為應該只是要教導我們如何預備自己而已吧?認識自我可能就是,做一些人格測驗,或是發覺自己的興趣、喜好、適合的工作之類?然而參加營會後才發現……
營會開場,翁老師又再次強調這「不是」未婚聯誼,還鼓勵大家次日晨曦到園區散步獨禱。透過頭一個專題「原生家庭與我」,我終於正確理解,主題重點一直是要我們專注在「自己」身上,認識自己的意涵和價值遠比我想像的更加深遠。
老師要我們去畫出自己生命中重要、或影響自己甚大的家人,這帶動我去深思自己與家人的關係,開始去回想追溯,為什麼我對爸爸、對媽媽是這樣的感覺?甚至發現我只能明確表達出小時候的家人關係,而「現況」卻是模糊不清。就在營會前一週剛好跟媽媽吵架,雖僅是日常小事,但這樣的爭吵在家中頻生,其背後是我覺得很困難、很麻煩,不因想逃避,或者是嘗試數度都毫無改變後,逐漸定義它是「無法改變」,令人無奈、無力的事。
在課後的小組時間,組員們各自分享所繪的家人,我發現其實每個家庭都有不容易的一面,都有長期想突破卻甚難的事,感覺就像找到同伴,原來在嘗試改變的路上我不是孤獨一人。原生家庭深刻地影響個人,好的壞的都默默復刻在我們身上,我們要先去察覺自己。
老師也分享了她自己與父親的故事,從僅能對談幾秒鐘的電話,到現在一講數小時,從幾秒到數小時並分一蹴而成,她的分享很打動我,關係的復原與建立都需要時間,從一點點開始,堅持下去才能看見美好的成果。我知道我仍無法馬上聯繫媽媽為吵架的事道歉,但或許能從報平安開始,於是當晚我就打了那通電話。
第二天的課程更多引導我們學習溝通、情緒調節、情緒界線等課題。讓我正視覺察自我情緒的重要,原來我習慣性的壓抑自己,常先忽略自己,一昧忍耐卻未處理自己的情緒,課程更詳細、具體的告訴我們可以如何去處理、調節,我才明白原來有許多方式可以嘗試,長期來想逃避、認為無法改變的事,變得不再那麼可怕。
營會結束回到家裡,並不會從此不再跟媽媽吵架,但我開始嘗試,在每次衝突中誠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並用不傷害對方的方式表達,這不是易事,但我知道可以逐步去嘗試。感謝神,使我能參加美好的營會,更多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