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蛋及燒賣是街邊小食的靈魂,由昔日的「車仔檔」,到現時大大小小的街頭小食店也有, 是一種便宜的小食, 放點辣油更好吃
雞蛋仔在50年代的舊香港已經出現,據說當時有雜貨店為了不浪費碎裂的雞蛋,就把雞蛋連同麵粉及牛奶一同放入模具烤焗,後更改良成一個個雞蛋的形狀,成為同樣在香港四處可見的小吃
蛋撻由英國傳入香港後,被加以改造成酥皮及曲奇皮2款,由50年代已經是民間的人氣小吃 ,連末任香港總督彭定康也非常喜愛
燒味檔搶眼大紅燈泡配上一串串叉燒、燒乳豬、燒肉、燒鴨、燒鵝、豉油雞、白切雞等,通通都極有老香港標誌性
昔日香港人把英式紅茶放入裝有茶葉的過濾袋濾出茶水,加入牛奶及砂糖等變成大牌檔或茶餐廳的招牌飲品,因過濾袋沖茶後的外觀和顏色酷似尼龍絲襪,被戲稱為絲襪奶茶
雲吞麵又名為「細蓉」,絕對稱得上是香港的代表麵食之一, 開設麵檔的人在原有的廣東雲吞中加入大量蝦肉配以海鮮作為湯底,改良成為香港特色的雲吞麵
點心是香港非常有標誌性的食物,蝦餃,燒賣和叉燒包最有代表性, 可以在茶樓和街邊小店品嚐
香港代表性的食物
蝦餃
魚蛋
叉燒
絲襪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