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進民眾健康」是我們的共同目標。近日在所謂民法婚姻平權修訂案的討論中,反修法方宣稱,將民法972條「婚約應由男女當事人自行決定」中,「男女」一詞改為「雙方」會造成愛滋病氾濫。反對方引用了大量經不起檢驗的研究為其背書,蓄意地濫用統計數據,忽視其中的偏差、誤差,試圖影響社會政策。

將愛滋病作為鬥爭的工具,用錯誤資訊引發民眾恐慌,將使愛滋病污名更為嚴重。愛滋污名不但會造成個人心理上的焦慮,也阻礙了醫學上對於愛滋病毒的控制及治療,造成全體社會的危害。事實上,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臺灣現在已經可以透過事前服用抗病毒藥物、降低病毒量、隔離體液、曝露後預防性投藥等措施大幅降低感染的可能。治療方法上的進步更爲驚人,不到三十年的時間,我們已經找到病毒並將其結構破解,並研發超過20種有效的治療藥物。今日,愛滋感染者不但可以活的久,也能盡情享受人生,甚至可以避免疾病的傳染。

然而,因為承受社會污名,造成同志與非同志的健康不平等。我們認為健康不只是沒有疾病或者羸弱,而應是一種身、心和社會方面的完全良好狀態 。文化、社會結構和制度對健康、治療和疾病有著重要的影響,若要達到健康,必須消除健康不平等;要促進健康平等,必須建立在社會平等正義的基礎上;社會正義要實現,同志嚴峻的生存處境必須被挑戰與改變。

從健康平等的角度出發,宏觀的考量多元性別相關的法律與政策,我們呼籲立法院儘速通過婚姻平權修正案,促進社會與健康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