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是全球目前最大、成長最快的經濟體的所在地,處於減少碳足跡和向低碳未來轉型的前沿。在優惠政策和激勵措施的支持下,多個國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綠色氫能部署和淨零碳排目標,而台灣有望引領全球邁向永續能源的轉型。隨著清潔能源需求持續增長,亞太地區為發展強勁的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提供了重大機會與研究方向。這一增長得益於豐富的再生能源資源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根據2024年IRENA的研究報告,隨著規模經濟和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再生氫的成本預計將顯著降低,綠氫在未來十年內有望取代化石氫氣。儘管目前綠氫僅佔氫氣市場的1%,但其發展潛力巨大。若綠氫能達到100%的市場佔有率,市場規模將擴大至目前的8倍,預計到2050年綠氫產量將達到目前水平的800倍。
歐盟在向零碳排放經濟轉型方面走得最為前端,已意識到發展強大的氫氣產業對於實現工業、交通和供暖的低碳化是必要的。2020年7月,歐盟公佈了氫氣策略,目標是在2030年前達成40GW的再生氫電解產能,並生產1000萬噸再生氫。為實現這一目標,估計需要240至420億歐元的資本投入。
在台灣方面,政府規劃並持續投入發展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和技術開發,並以建立永續能源系統及實現淨零減碳為目標。國立中山大學與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將於2025年6月18-20日共同舉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學術研討會活動,希望匯集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推動台灣在智慧綠能方面的進步。此次會議不僅將討論最新研究成果,也將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參與,以展示台灣的研發水準並了解國際發展現況。
此外,本次學術研討會也將重視人才培育與教育訓練方面,以提供相關政策給國科會或政府有關單位等以利未來改進、研究重點和人才培育方案等建言。會議旨在加強台灣在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的基礎研究、商業應用和技術開發等,並促進政府、產業及學術界之間的合作,以推動氫能與燃料電池和再生能源技術進步和商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