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程標準-
-進程標準-
幼童軍晉級以獸章(羚羊、狼、鹿、豹四級)為晉級章,須經評核合格後始得頒授。
羚羊級章
凡年滿8歲兒童經家長同意自願申請參加幼童軍活動,經參加4次以上團集會,由團長、副團長及家長依據進程內容予以評核,確認已完成羚羊級進程及登記幼童軍會籍後,經宣誓入團,佩戴團領巾並頒授羚羊章。
進程內容:
一、能背誦並說明幼童軍諾言和規律之意義。
二、能說出幼童軍級別、隊名,並加以介紹。
三、能說出同隊幼童軍姓名並能自我介紹。
四、能說出團部到家的路線,或團部地址。
五、能說出團長或副團長其中1人的姓名。
六、能說出幼童軍禮節(握手禮及舉手禮)的方法和含義。
七、參加幼童軍團集會至少4次。
八、聽叢林奇談故事2則以上,並參加跳叢林舞或演叢林劇至少1次。
九、樂於接受尊長的引導,並能完成相關任務。
十、能作幼童軍吼聲。
狼級章
參與羚羊級幼童軍6個月以上,由團長、副團長及家長依據進程內容予以評核,確認已完成狼級進程,經公開晉級儀式頒授佩戴狼章。
進程內容:
一、國旗
能說出參與升降旗及聽到國歌與國旗歌時應有的禮節。
能說出收藏以及保管國旗的方法。
能識別5個以上國家的國旗。
二、運動
會翻筋斗(前滾翻3次)。
能頂書行走(頭上放3本書)10公尺。
自己會搖呼啦圈5圈以上。
能連續跳繩前後各15次以上。
能一周從事「中度身體運動(會使心跳加速及流汗的運動)」3次以上。
三、常識
能知道並遵守步行與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的交通規則。
能遵守公共秩序。
能說出國家元首及居住地首長的名字。
能知道地震、火場等防災避難的掩護要領。
能辨別八方位。
能知道資源回收的分類方式。
四、衛生
能自行準備沐浴用品,自行沐浴並穿好衣服。
能注意自己身體與服裝的清潔整齊(包括口腔、指甲、頭髮、手腳、隨身衣物等)。
能與家長共同討論訂定並遵守規律生活守則(包括起床、睡覺、寫作業、遊戲等)。
能說出操作正確洗手的方法。
能說出並實作身體流汗的處理方式。
咳嗽或打噴嚏時,會用正確方式遮掩口鼻。
五、服務
能打掃團部及家庭。
能協助大人照顧弟妹或其他幼小兒童,或是在團集會中協助其他夥伴。
能正確傳遞口訊(包括2件事情)而沒有差錯。
六、勞作
工具認識:能知道小刀與剪刀的正確用法並正確傳遞。
實作:
(1)能運用材料做動物模型至少2種。
(2)會製作童玩1種。
七、結繩
會打平結。
能用平結紮小包裹。
能在鞋子上或日常用品上打蝴蝶結。
八、蒐集
能持續半年以上作任何一種有趣的蒐集工作,並能介紹內容與他人分享。
九、閱讀
能運用各類圖書資源進行閱讀及資料蒐集。
能說出閱讀過的2本以上書籍之內容大意。
鹿級章
參與狼級幼童軍6個月以上,由團長、副團長及家長依據進程內容予以評核,確認已完成鹿級進程,經公開晉級儀式頒授佩戴鹿章。
進程內容:
一、國旗
能演示國旗摺疊法。
能把國旗正確地繫在揚旗的旗桿上。
能說出升、降旗的方法。
二、運動
能連續踢毽子3次以上。
能來回走平衡木或直線(長3公尺以上,寬10公分內)。
能完成3種以上不同跳繩動作。
能一周從事「中度身體運動(會使心跳加速及流汗的運動)3次以上,並累計100分鐘。
三、常識
會寫信、寄信,並能說出正確的郵資。
能知道防溺的相關知識。
能知道緊急事件發生時,撥打110、119及113保護專線等電話通報或求助的正確方法。
能使用電腦、平板或手機等電子產品,利用關鍵字進行資料的搜尋。
面對陌生人的詢問,能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與正確應對。
能愛護動物、植物和尊重生命,不任意殘害。
維護環境衛生,在戶外活動後,能恢復環境整潔。
能知道環境垃圾的來源以及其對生物的影響。
四、衛生
能說出小刀傷、擦傷等創傷處理方法。
會配合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穿著整齊,並妥善保管自己的衣物。
能知道空氣汙染指標顏色所代表的意義與查詢方式。
五、服務
曾在社區或公共場所自動整理環境或處理垃圾分類。
能協助團長、副團長、服務員準備團集會會場或相關器材。
能領導小隊遊戲或唱跳。
六、勞作
工具認識:
(1)能說出尖嘴鉗、老虎鉗與斜口鉗的不同用法與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2)能說出螺絲起子(一字及十字)、鑽子的用法與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實作:能以編織方式製作2種手工藝品。
七、結繩
會打接繩結、稱人結。
能整理繩子並妥善保管。
八、儲蓄
能有儲蓄的習慣,並能訂定半年以上儲蓄目標及規劃金錢的運用方式,並在家長同意下執行計畫。
九、閱讀
閱讀完叢林奇談,並能自選3則故事,簡述其情節。
能透過各種媒材資訊(讀報、書籍或多媒體)的閱讀,說出近期重要時事。
豹級章
參與鹿級幼童軍6個月以上,由團長、副團長及家長依據進程內容予以評核,確認已完成豹級進程,經公開晉級儀式頒授佩戴豹章。
進程內容:
一、國旗
能說出國旗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其圖案意涵。
能依指揮節拍演唱國歌、國旗歌。
二、運動
能仰臥起坐60秒內24下以上。(依教育部體適能常模公告調整)
能立定跳遠125公分以上。(依教育部體適能常模公告調整)
能爬竿、攀樹,或抱石攀岩體驗離地2公尺以上。(但最高不得離地3公尺)
能一周從事「中度身體運動(會使心跳加速及流汗的運動)」3次以上,並累計150分鐘。
三、常識
能說出家用電器、瓦斯爐(含卡式爐)的使用方式與安全注意事項。
能說出緊急事件的處理方法,例如:火警、車輛肇事、鬥毆等報案。
能說出最近的緊急醫療機構與AED位置。
能說出物體的相對值(量感),例如長短、大小、遠近、重量等。
參加集會時,能照「會議規範」發言,並參與討論。(施行重點:舉手發言等)
能認識台灣特有種生物3種以上,並了解外來種生物的危害。
四、衛生
會使用各類體溫計測量體溫,並且知道測量脈搏的方法。
能說出鼻出血、小燙傷、扭傷、骨折、中暑、腹瀉、嘔吐等常見急症的應對方法。
能說出簡易急救包的內容和用法。
五、服務
能閱讀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時刻表或路線圖,並能指引他人搭乘。
能協助清理家中客廳或寢室,結果良好讓家長滿意。
能領導全團做遊戲或唱跳。
能參與服務性工作,例如:整潔服務、社區服務、慶典服務,集會服務等。
能接待客人,並能說出接聽電話的禮貌。
六、勞作
工具認識:能知道鐵鎚及鋸子的正確用法與安全注意事項。
實作:
(1)能利用各種素材做3種以上的玩具或日用品。
(2)能製作簡易動、植物標本或攝影蒐集資料。
七、結繩
會簡易繩頭處理。
八、儲蓄
能口述2種動物及植物的名稱、生態、習性、特性。
九、閱讀
能閱讀5本以上課外讀物並有讀書心得紀錄。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