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危機處理:意外事故或創傷事件中之情緒緊急處理與支持系統運作。淡化因危機反應而產生的情緒負荷;著重正向調適能力、重建安全與希望的感覺。災難事故經歷者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分佈在不同的性別與年齡層。災難反應與需求因災難經歷不同而多元化,如倖存未受傷者,倖存受傷者,面對親人傷亡、失蹤者,喪失家園者,目擊者及救援者等角色及需求。在災後復原期,受傷者面臨醫療照護或家人看顧的需求,需要經濟支持,家庭如有年幼或年老者可能需要托幼托老服務。喪失家園者,失去熟悉的家,生活失去了安定的感。目擊者產生無力感,救援者因救災工作有意義而感受到正義但過度的投入則可能產生心力與體力的耗竭或承受替代性創傷以至於影響日常生活。
AMHA亞安情緒危機處理團隊曾經服務第一線助人工作者,包括 921 地震、汶川地震、八八風災、高雄氣爆、八仙塵爆、尼泊爾地震、0206 美濃地震等。亞安以專業的情緒危機處理技巧,服務企業員工及跨部門危機協調。服務的內容:包括員工的職評、生活及健康等方面諮詢,工作調適、職涯發展、人際關係、家庭婚姻、心理衛生、酗酒戒賭等等,改善企業員工職場壓力的問題。企業推動 EAP 服務對員工來說,不僅可以有效的解決員工個人身心不適應的症狀,更可以紓緩員工因工作所帶來的壓力;對企業而言,一方面可協助員工解決個人的問題,另方面亦可以提高工作績效、減少職業災害等等,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益,達成勞資雙贏的局面。
身為第一線助人工作者如何安定他人的情緒或做好自我情緒調適? 無論工作或生活,增長情緒危機處理的技巧,能幫助調適面對突發狀況時的焦躁及無力感,而使緊急救援或溝通管道更順暢。
古蹟指定: 民國 87 年 9 月 1 日經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定名為 「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
指定理由:I. 為日治初期利用北投溫泉所建之軍用療養所,與地方發展史關係密切。II. 大型日式建築,入口及前後廊為其主要特色,具建築價值建築物。III. 現況完整,周圍庭院寬廣、古木參天,整體環境保存良好。
1895 年日軍角田秀松少將為尋找適合醫療地點作為傷兵收容治療場所,命日軍軍醫著手設立病院,樺山資紀與軍醫監藤田嗣章前往北投視察,藤田嗣章積極主張利用溫泉療養疾病。1896年藤田嗣章成為台灣守備軍醫部長,由其主導,於1898年完成興建「台北陸軍衛戍醫院 北投分院」。當年院址範圍,包括現在的北投逸仙國小、新民國中及本院,總共有三大棟院舍,現址為碩果僅存的乙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