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基督,神的兒子,福音的起頭
撰文:張漢強牧師
日期:2024年6月2日
耶穌基督,神的兒子,福音的起頭
撰文:張漢強牧師
日期:2024年6月2日
在四卷福音裡面,每讀《馬可福音》,總會有一種很明快又直截了當的感覺,無論是用字(如用 上很多連接詞1)或情節上,十分爽快!比如今日所讀的經節,就明顯地闡現出,既精簡又別具層次分明的筆觸與教導!
今天我們所讀的《馬可福音》的三章 6 節,是屬於《馬可》第一部份的結尾。這個部份,主要包括了,由二章 1 節至三章 6 節。裡面觸及到五個小環節,即,「醫治癱子」(二 1-12)、「呼召利未及與稅吏吃飯」(二 13-17)、「禁食的問題」(二 18-20)、「安息日掐穗」(二 23-28)及「安息日治枯手」(三 1-6)。這五個小環節,是一層層地推進的,由心裡追問/反對耶穌(二 6),去到口頭對耶穌的質詢(二 16、18、24),直至最後的三章 6 節,他們不再「追問」,而是有了「決定」 了要殺耶穌。故此經文話:「法利賽人出去,同希律一黨的人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三 6)整個情況描述,節奏十分明快!
如果,我們用圖表表達,這一個部份的內容,結構大致是這樣的:
A. 醫治癱子(二 1–12)
B. 耶穌與罪人和稅吏坐席(二 13-17)
X. 耶穌的門徒沒有禁食(二 18-22)【轉折:新舊不能容】
B1. 耶穌與門徒在田裏,門徒掐麥穗當食物(二 23-28)
A1. 醫治枯乾了一隻手的人(三 1-6)
您可以看到,只不過 34 節的經文,內容是多麼豐富及在規劃上多麼整齊(這可能就是《馬可 福音》的美學吧)!
我們今天的證道,正是環繞著《馬可》第一個部份的結尾展開的。《馬可》的作者,以兩個有關安息日的事件,作為這個部份的高潮。第一個事件,是因著「門徒」引發,但最終還是指向主耶穌。 主耶穌作為老師,當然會為門徒「頂」!至於第二個事件,則是由主耶穌在安息日醫治病人引發的。 無論前者,或者後者,《馬可》都在直接或間接,要指出,第一,主耶穌非比尋常,安息日即使是老祖宗定下來的「神聖」法則,但《馬可》卻表示,「安息日」是基於人,而「安息日」的真正意義, 則在於主耶穌!(究其意義,會在今天證道中解析)。第二,《馬可》藉這個「安息日」引發爭議的 事件,是想去說明《馬可福音》一開始的主題;即《馬可福音》第一章第1節:「神的兒子,耶穌基 督福音起頭。」是的,整本《馬可福音》,就是環繞著這個主題而寫。我們若能緊扣這個主題來讀 《馬可福音》,自能會較具體去掌握作者的心意。當然,祈盼我們,不單能掌握《馬可》的心意,更願我們,能夠在行動及關心他人上,讓人認識到,主耶穌就是神的兒子;亦願人,得著福音的好處!
誠心所願!
——————————————————————————————
1 除了「因為」、「所以」之類的連接詞外,整卷《馬可福音》最多的連接詞,是「和」字。據悉有人統計過,這個字 在馬可福音中使用了 1331 次(按:《馬可福音》若 11304 個字。參 https://overviewbible.com/word-counts-books-of-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