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通識教育學報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 歷年學報目錄 -

第十七期

蔡蕙如(Hui-Ju Tsai)

運用文本與影像視讀及角色模擬建構醫病/病醫溝通之國文教學模組──以王湘琦〈沒卵頭家〉為例

 

方子毓(Tze-Yu Fang)

音樂藝術於「歐洲概論」課程專家講座中之運用與實踐

 

楊立勤(Li-Chin Yang)

以認知語言教學法教導英文間接引述句中時態選用之實證研究

 

王曉慧(Hiu-Wai Wong)

中世紀女性與失能:閱讀《西里斯夫人》和《商人的故事》中瑪格麗和梅的婚外情

 

黃淑玲(Shu-Ling Huang)

我的大學我負責:探討大學之學習與生活治理

 

高淑芳(Shu-Fang Kao)

大學生與父母長輩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比較

第十六期

王曉慧(Hiu-Wai Wong)  

The Maimed Body As A Lie: Charity and Disability Con Man in The Confidence-Man: His Masquerade 


葉定國(Din-Kuo Yeh)、田光祐(Kuang-you Tien) 

探討軍校學生在疫情時期實施遠距教學之效益與滿意度-以「大陸問題研究課程」為例 


陳素鳳(Su-Feng Chen) 

博雅教育課程「創意故事影響力」對學習者經驗與影響之探討  


林丁國(Ting-Kuo Lin) 

通識課提升大學生學習動機與鄉土認知之探討:以體驗式歷史教學為例 


周淑媚(Shu-Mei Chou) 

環境美學融入「閱讀.書寫.圖像」課程之行動研究 


林慧如(Hui-Ju Lin) 

從文本進入哲思:通識課堂的復古與創新 


李玲珠(Ling-Chu Lee) 

經典通識化舉隅:表達能力的人文回歸與底蘊探究


蔡蕙如(Hui-Ju Tsai) 

顯影女性議題的旅行敘事-以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為例分析 


第十五期

王曉慧(Hiu-Wai Wong) 

Smike in Nicholas Nickleby and Victorian Fear of Idiots 

 

江右瑜(Yu-Yu Chiang) 

「協同學習」運用於大學國文教學之研究 


黃芷翎(Chih-Ling Huang) 

通識課程「材料與生活」之學習成效初探:以高雄醫學大學為例 


李玲珠(Ling-Chu Lee) 

通情達理-從《世說新語》建構的語境深化表達能力的底蘊 


謝清秀(Ching-Hsiu Hsieh)、徐靜輝(Ching-Hui Hsu)、吳坤隆(Kun-Long Wu) 

壁球運動者參與行為之研究:以大臺北地區為例 


第十四期

鄭智仁(Chih-Jen Cheng) 

舒國治〈香港獨遊〉的旅行意義 


戴碧燕(Bih-Yann, Day) 

析論學生對死亡議題的反思-以劉梓潔〈父後七日〉為例 


李玲珠(Ling-Chu Lee) 

《世說新語》的教學轉譯與課程設計 


曾敬宗(Jing-Zong Zeng) 

《世說新語》教學「活化」研議-以「成語典故」教授策略為例 


賴素玫(Su-Mei Lai) 

大學「中文」課程融入讀書會學習社群機制之規劃與執行 


林麗琴(Li-Chin Lin) 

Training in phonological awareness: Effects on word reading and spelling performance of adult EFL students in Taiwan 


駱明潔(Ming-Jae Lo)、黃飛鳳(Fei-Feng Huang)  

中部地區幼兒園家長健康素養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 


李淑惠(Shu-Hui Lee)、康簣麗(Kuey-Lih Kang)、莊濱鴻(Pin-Hung Chuang)、謝謨郁(Mo-Yu Hsieh)、莊宜達(Yi-Ta Chuang) 

實施晨間與課間運動遊戲對基本運動能力之效益 


陳昭彥(Chao-Yen Chen)Shih-Chia Chen、曾銀助(Yin-Chu Tseng)、莊宜達(Yi-Ta Chuang) 

我國職場員工健身運動趨勢剖析 


第十三期

蔡貴蘭(Kuei-Lan Tsai)、李朝裕(Chao-Yu Li)、陳昭彥(Chao-Yen Chen)、徐靜輝(Ching-hui Hsu) 

桌球肢障選手運動心理堅韌性、運動涉入與滿意度之研究 


卓素絹(Su-Chuan Cho)、許明珠(Ming-Chu Hsu) 

PBL教學法在企畫寫作教學的運用-以「就要桃花源」企畫競賽為例 


王之相(Chih-Hsiang Wang) 

站在台灣的領土上 


楊立勤(Li-Chin Yang)、黃淑秀(Shu-Hsiu Huang)  

A Closer Look at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LLMS): Learners' Preference and the Role of Gender 

 

王曉慧(Hiu-Wai Wong) 

Immoral at First Sight: Frankenstein's Monster, Physiognomy, Disability 


第十二期 

王心運(Shin-yun Wang) 

醫學人文之現代與後現代性-以醫學專業素養為線索 


蓋琦紓(Ko, Chi-Shu) 

蘇軾謫居黃州的疾病與養生書寫 


曾孟珠(Tseng Meng Chu) 

莊學修養論之實踐原則 


鄭智仁(Chih-Jen Cheng) 

感官紀事,體膚隱喻-黃信恩《體膚小事》探究 


康靜宜(Chin-Yi Kang) 

人生智慧的教學引導與策略-以中國古典短篇小說教材為例 


董力華(Li-Hua, Tung) 

大學通識教育「人際溝通」課程的實施與成效評估 


廖顯謨(Hsien-mo Liao) 

「中華民國憲法」課程教學在通識教育中的挑戰與因應-凱勒(J. M. Keller)的阿課思(ARCS)模型應用- 


王曉慧(Hui Wai, Wong) 

Cinematic Consciousness, Prosthesis, and Blindness: Exploring the Oracular Vision in Dune Messiah 


第十

彭易璟(Yi Ching Peng)  

運用發現式學習、協同學習提升學生敘寫能力-轉化技法與「物」的情意表達 


李玲珠(Lin-Chu, Lee) 

大學國文內涵的反思與建構 


許嘉哲(Hsu Chia-che) 

知識進入身體:孔子文禮教育及其重建周文的社會建構意義探析 


戴碧燕(DAY BIH-YANN) 

〈武訓興學〉之教學策略與影響 


盧莉茹(Li-Ru Lu) 

風土自然與環境再現:十九世紀中葉兩位英美旅者筆下的打狗見聞 


徐靜輝(Ching-hui Hsu)、趙明毅(Ming-yi Zhao)、蔡貴蘭(Kuei-Lan Tsai) 

增強式訓練對青少年壁球運動員下肢爆發力、專項移位速度與敏捷性之研究 


第十期

李玲珠(Lin-Chu Lee)

經典教育通識化的理念與實務──以文化經典為範疇


董力華(Li-Hua Tung) 

「基督教思想與現代生活」通識課程的規劃與實施

 

楊植喬(Joseph Chih-Chiao Yang) 

Textual Analysis and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Poetry 


王小滕(Hsiao-Teng Wang) 

老子人生哲學析論──以「反」的考察為主


劉千嘉(Chien-Chia Liu) 

移徒與流動:都市原住民的代間流動現象 


第九期  

蔡玫姿(Mei-Tzu Tsai) 

家庭結構變遷下融入通識文學課程的情感教育研究 


徐金雲(Chin-Yun Hsu) 

回溯推論與批判性思考-以診斷推理為例 


楊超智(Yang Chao-Zhi) 

博雅和實用精神-以文化人類學的教學經驗為例 


董力華(Li-Hua Tung)、陳玲娜(Ling-Na Chen) 

大學生服務學習課程成效之探討 


傅含章(Han-Chang Fu) 

論張我軍之批判精神 


楊立勤(Li-Chin Yang)、李桂蓮

從通識英文學習成效看分級制度與教材選擇:以醫學大學大一英文閱讀課程為例  


第八期

徐金雲(Chin-Yun Hsu)

論醫科大學的邏輯與批判性思考教學-以醫學系為例 


彭素枝(Su-Chih Peng) 、李昆興(Kung-Shing Lee) 

柳宗元永州詩之心理反應及其防衛機轉析論 


許碧純 

中國大陸人民不可承受之重-比較觀點評析中國醫療制度改革之過去、現在與未來 


簡俊安(Jun-An Jian) 

曾貴海醫師-以愛人之心領導社會運動的詩人   


張靜芬、周建和、洪木利 、盧天鴻 

醫學系學生對物理課程教學改革之意見    


第七期

林秀玉(Show-Yu Lin) 

醫學生學習英文科學術語現況及其相關學習困難-以北部某大學醫學生的生物學術語學習為例 


王小滕 

由古典情詩思考愛情的本質-通識課程「古典情詩選讀」的抉發 


蕭宏恩 

由墨家兼愛談「視病猶親」 


李虹叡、蔡蕙如、許修齊 

古典文本中生命與品格教育的多元思考一以《論語》資材為例 


李玲珠 

原鄉的追索-解析《香料共和國》及其在通識課程的運用


第六期 

黃顯宗(Hin-Chung Wong)、林穆佑(Mu-Yu Lin) 

以環境為核心價值的生命科學通識教學經驗 


李筱倩(Hsiao-Chien Lee) 

Implementing Digital Storytell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English Courses 


楊三東(San-Tung Yang)、陳朝政(Chao-Cheng Chen) 

案例教學法在人權通識教育課程上的運用:以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為例  


王國安(Guo-An Wang) 

李魁賢旅遊詩探析 


董力華(Li-Hua Tung)、蘇以青(Yi-Ching Su)、劉雅瑛(Yea-Ying Liu)、張江清(Chiang-Ching Chang)、陳玲娜(Ling-Na Chen) 

大學通識教育「溝通與領導力」課程之規劃理念與實施成效評估 


蔡蕙如(Hui-Ju Tsai) 

從科幻電影「絕地再生」論所關涉之生命議題及反思


第五期 

蓋琦紓(Chi-Shu Ko) 

生命美感與文學讀解-大一國文課程的教學設計 


于蕙清(Lily H.C. Yu) 

以非同步討論小組進行合作式學習-「現代世界史」爲例 


鄒濬智(Jun-Zhi Zou) 

論《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當爲「巴蛇食兔,三月而出其骨」-兼說本紀錄爲珍貴原始中醫用藥診方 


林國慶(Kuo-Ching Lin)、廖鳳池(Feng-Tsu Liao) 

論妄想之醫學定義與人文關懷 


鄭琇惠(Hsiu-Hui Cheng)、成令方(Ling-Fang Cheng) 

以行動者網絡理論解釋在台灣的低母奶哺餵率 


陳月端(Evelyn Y. T. Chen) 

台灣人工流產科技立法發展趨勢之檢討


第四期   

李怡諄 

論醫療契約與民刑事法律責任 


王佩玲 

A Study of Parent-Chil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Lessons 


魏美惠、林思騏 

從藝術的窗口啟發幼兒心智談幼兒藝術教育及其思潮之變遷 


陳朝政 

死亡權問題初探:倫理層面的分析 


王心運 

醫學人文課程的反省-以高醫為例 


林慧如 

從醫病關係到病醫關係的價值省思 


蔡鈺鑫 

張其昀之大學通才教育思想初探 


林士奇 

中國天安門事件後與歐盟外交關係走向之探討-從「人權」與「武禁」的角度分析 


李玲珠 

從傳統文人的喪葬書寫反思現代生死教育     


第三期

林慧如 

從哲學的自我認識談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 


吳銀杏 

德語通識教學與國際觀知能──以高雄醫學大學為例 


李玲珠 

大學國文通識化舉隅──以愛情文學為主題的課程建構 


蔡蕙如 

電影於大一國文教學上之應用—當屈原遇上勝元 


董力華 

完美主義與自尊、成就動機、非理性信念及身心適應之相關研究 


毛菁華 

「自我增強」具文化普遍性?一個跨文化差異的爭論 


傅含章 

論蘇軾寓居定惠院之生活與心境 


林于盛 

黃宗羲政治思想的一貫與轉變 


黃美玲 

意料之外的「異域」之旅--觀《裨海紀遊》與《海南雜著》的旅遊視野 


柯品文 

戰後台灣散文家國意識之記憶、拼貼與重構 


第二期

蘇以青、董力華 

倫理案例評論與分析以大學輔導中心諮商個案為例 


林慧如 

情境倫理的省思從李察詹納的一則臨床案例談起 


蓋琦紓 

《紅樓夢》中的疾病書寫林黛玉的病情敘事與隱喻 


Cheng-Che Lin、Ching-Ying Lin 

STUDENTS' INSTROSPECTIONS ON LEARNING ENGLISH

WITHIN A CALL CONTEXT 


林于盛 

南宋包恢詩論試探 


楊護源 

清代台中大甲溪北地區的漢人聚落拓殖與平埔族群地權轉移 


黃鼎倫、邱俊豐 

論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與社區發展的關係 


陳朝政 

我國公民投票法爭議之評析 


林秀玉、董明倫、陳燕彰 

醫學生觀點下的生物學暨其實驗教學目標之深討Y醫學院校的醫學、牙醫與物治等三學系為例 


董力華 

大學生完美主義量表之內涵建構與編製 


第一期

王心運 

通識教育的真理觀念-兼論醫學人文課程規劃 


李玲珠 

生死困境的超越──哲學與文學雙映的生死教育 


陳冠年 

論組織效能與組織學習 


魏正 

適應體育課程教學歷程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