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馬大橋(英語:Tsing Ma Bridge)是全球跨度最長的行車鐵路雙用懸索吊橋[1],以及全球第13長的懸索吊橋。大橋主跨長1377米,連引道全長為2160米。大橋屬於香港8號幹線青嶼幹線的一部份,跨越馬灣海峽,將青衣和馬灣連接起來。青馬大橋為香港道路重要的一部份,因為在屯赤公路通車前,它連同汲水門大橋,共同擔當著連接大嶼山、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與市區的唯一行車通道。青馬大橋屬青馬管制區範圍,車速限制每小時80公里,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馬管制區條例》。
青馬大橋由莫特·麦克唐纳公司設計,並由金門建築-三井建設-Costain聯營承建。「青」是指青衣,而「馬」是指馬灣,它離海面高度62米,橋塔高度則為206米。吊起大橋橋身的主纜直徑為1.1米,而主纜主跨是由33,400條直徑5.38毫米的鋼絲,以空中絞織方法組成。每條主纜會產生5萬公噸的拉力,總長度達16萬公里,足以環繞地球4次。大橋的結構鋼材主要在英國及日本製造,並在中國廣東省東莞市珠江附近組合成50件組件,再以躉船運往施工地點。重量方面,結構鋼材重量5萬公噸,橋塔和錨碇混凝土重量則為50萬公噸[2]。
青馬大橋採用雙層設計,橋的露天上層為3線雙程分隔快速公路,有蓋的下層則為2條港鐵東涌綫及機場快綫的共用路軌,和2條供緊急時(例如颱風吹襲和嚴重交通意外時)使用的單線行車道路。青馬大橋於1992年5月25日開始動工興建,耗資71.44億港元。大橋連同青嶼幹線其餘部份,於1997年4月27日開幕,並由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港督彭定康及布政司陳方安生主持開幕儀式。而大橋則於同年5月22日正式通車。
青馬大橋屬青馬管制區範圍內,現由交通基建管理合約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部設立青嶼幹線訪客中心及觀景台。訪客中心設有大橋模型、相片和互動遊戲;從螺旋式的小路繞著圓柱形的觀景台而上,遊人便可以較近距離或高角度,遠眺青馬大橋、汲水門大橋及汀九橋,觀景台設有行人天橋連接訪客中心與停車場。訪客中心及觀景台於1997年隨青嶼幹線通車對外開放,最初由新機場工程統籌署負責管理及運作。部門於1998年解散後,展覽中心交由民政事務總署葵青民政事務處負責管理。
青馬大橋
青馬大橋觀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