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資料集包含四種運動項目:深蹲、伏地挺身、棒式和橋式。選擇這四種運動是因為不需要多大的空間可以在房間或床上直接執行。這些項目主要用於鍛鍊核心肌群和全身肌力,例如,伏地挺身可以訓練手臂、肩部、胸部以及核心肌群;棒式則有助於穩定核心肌群和支撐脊椎。資料來源取自網路或自行錄製,每段影片約10秒鐘,拍攝地點各異,展示單人執行上述動作的過程。
深蹲的資料來自尾形亮二的"Temporal Distance Matrices for Squat Classification" (CVPRW2019)中的"Single Individual Dataset"。主要用來分類人員進行深蹲動作的影片,並通過分類來檢測動作是否正確類別分成了:正確(圖1)、身體後仰(圖2)、身體前傾(圖3)、蹲得過低(圖4)、膝蓋超過腳趾(圖5),五種。可能會受到的傷害有,蹲太低或動作不正確導致膝蓋壓力過大、身體過度前傾或過度後仰脊椎壓力過大、蹲下時膝蓋超過腳尖可能會使膝蓋壓力過大或大腿前側肌肉拉傷。
圖1、正確
圖2、身體後仰
圖3、蹲得過低
圖4、身體前傾
圖5、膝蓋超過腳趾
伏地挺身的資料來源是去Youtube、Pexels或自行錄製收集而來。
類別分成了:正確(圖6)、臀部過低(圖7)、臀部過高(圖8)、膝蓋過低(圖9),四種。
可能會受到的運動傷害有,動作太快或沒有熱身而導致肩膀拉傷或發炎、地面不平穩或力量分佈不均造成手腕疼痛或扭傷、如果長時間維持不良姿勢,可能造成腰椎壓迫。
圖6、正確
圖7、臀部過低
圖8、臀部過高
圖9、膝蓋過低
棒式的資料來源是去Youtube或自行錄製收集而來。
類別分成了:正確(圖10)、臀部過高(圖11)、臀部過低(圖12)、膝蓋過低(圖13),四種。
可能會受到的運動傷害有,若手肘支撐不穩定或肩膀太緊繃可能導致肩膀肌肉拉傷、手肘過度外翻或支撐點不平均可能導致手肘不適或慢性發炎 、髖部下沉會讓腰部承受過多壓力,而髖部過高則會減少核心參與。
圖10、正確
圖11、臀部過高
圖12、臀部過低
圖13、膝蓋過低
橋式的資料來源是去Youtube或自行錄製收集而來。
類別分成了:正確(圖14)、骨盆高度不足(圖15)、骨盆抬起過高(圖16)、膝蓋角度不正確(圖17),四種。
可能會受到的運動傷害有,若過度拱背或施力不當,可能會壓迫腰椎,增加腰椎受傷的風險 、如果在運動時頭部沒有放鬆,可能會導致頸部緊繃 、若肩膀過度用力,可能會導致斜方肌與上背部肌肉緊繃,引發肩頸不適 、若臀部未充分發力,反而依賴腿後肌群來支撐身體,可能造成大腿肌肉拉傷。
圖14、正確
圖15、骨盆高度不足
圖16、骨盆抬起過高
圖17、膝蓋角度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