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可使用中文,英文部分會提供重點摘譯。
※繼續教育積分申請中,包括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社工師等
本工作坊旨在介紹「意義治療」(meaning therapy , MT)。「意義治療」,是近年延伸自Frankl的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並整合認知行為治療與正向心理治療的治療模式。由於強調當代的意義研究,MT有厚實的實徵研究支持。因為「意義」是一個「整全的」(holistic)核心構念,所以MT本質上就是整合性的。就它的正向心理取向而言,MT聚焦於「意義」在療癒與充實滋長的核心角色。MT的優點是它是多元與整合的,因此它可以依每個個案的需要而量身定做,同時又能善用他們「意義追尋」(meaning-seeking)與「意義建構」(meaning-making)的內在能力。此外,MT強調為了心智健康與實現自我,人類有追尋「意義」的需求。這個工作坊將介紹創新的意義介入的治療模式,也稱為「存在的正向介入」(existential positive interventions)。
五個在你的臨床工具箱裡增加MT的理由:
1.幫助個案學習有「意義的心向」(Meaning-mindset)以產生根本的改變。
2.協助個案修復生命中最糟的經驗,進而帶出最佳的潛能。
3.讓個案從自我覺知與自我實現到自我超越。
4.透過義意,化悲劇為勝利。
5.讓你的個案精通自己的天生能力,達到療癒與健康發展的作用。
Dr. Paul Wong 的意義治療工作坊將介紹
遊戲治療是帶來改變與療癒的最有效治療工具之一。很不幸地,遊戲治療往往被誤認為只是兒童諮商模式之一。雖然它在心理治療領域已有長久歷史,但也是被使用與研究最不足的治療模式之一。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最先體認到兒童遊戲的重要性,她的女兒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1926)則將遊戲活動整合到治療中。容格(Carl Jung ) 也發現遊戲的象徵意義,克萊恩(Melanie Klein, 1932)曾詮釋遊戲在治療中的意義,卡爾芙(Dora Kalff )在她的容格訓練中融入了沙遊(sandplay)。
Lilian的個人心理諮商與治療的實務中,遊戲治療不僅對兒童有效,對青少年、成人和家庭也一樣有效。在這個工作坊中,Lilian將展示在人類發展的所有階段中,為何遊戲都是健康人生必要的元素,以及它具有跨文化的重要性與療癒性:
遊戲總是以某種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個工作坊將聚焦在什麼是遊戲治療、為什麼遊戲對心智與身體健康是重要的,以及意義治療如何應用在遊戲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