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書店Amazon於2007年發表第一代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2011 年1 月,美國的電子書銷售總量首次超越傳統紙本圖書
Kindle並不是第一台電子書閱讀器,但是它結合線上商城與優秀的閱讀手感,而成功。
母公司Amazon更是世界最大的實體書、電子書販賣網站,擁有大量書庫。Amazon將網站電子書資庫與Kindle閱讀器、讀者,全部串連在一起,讀者可上網用個人帳號購買電子書,網站會推送電子書檔案到讀者帳號登入下的kindle、手機平板kindleAPP,所以買一次,就可以帶帳號到處登入看同一本書,不用擔心會弄丟電子書。有Kindle電子書載具的讀者,通常會不斷地在Amazon網站刷卡買書,Kindle閱讀器就成了Amazon底下不停下金蛋的金雞母。
台灣曾經在舊時代的大量各種電子墨水屏閱讀器,但都失敗停產,例如有名的金庸機。主因是缺乏大量的電子書的書城,沒有大量的電子書,閱讀器就不容易推動.
Amazon對台灣市場並沒有興趣,跳過台灣,大力促進中國電子書市場的發展。
2012年在Amazon中國分公司正式開設Kindle電子書線上商店,並且為了拓展市場,義務為中國出版社的實體書進行數位化,並且指導中國出版社製作統一規格的電子書,使得中國電子書平台急速成長。到2014年時,Amazon中國達有19.7萬種電子書,是2012年kindle初入中國時的三倍。
雖然美國Amazon已經於2019年5月開賣繁體書,但書的數量仍有限。(註1)
e-ink掌握在台灣的元太科技手中。其他電子紙的核心技術也幾乎都掌握在台灣手上,是故有專家認為:「閱讀器有機會成為台灣第一個技術領先全世界的產業。」
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