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個很棒的模擬網站,但有一個重點就是,理論和現實相差很多。
模擬器都是假的,既然有真正的電路可以接,幹嘛還用假的?而且有很多真實世界才會碰到的問題,有操作的經驗,才是技術的硬底子。
商場上就是這樣,會做的不一定會賣。ESP32是樂鑫公司的產品,但是卻由安信可(AiThinker)公司賣出名氣來。
ESP32-S 是安信可的商品名,他們使用的是第 1 版 ESP32 WROOM晶片 。而且他們也停產了,可能是被盜到沒利潤,乾脆不賣了。
立橙 ESP32-S 的名字,是致敬安信可的貢獻。重新設計開發板,晶片使用 ESP32 原廠修正的第 3 版,更加穩定。
最基礎的底,就是 ESP32
工業的東西都是這樣,為了應付客戶的各種 (costdown) 需求,會推出各種排列組合的功能,再加上型號,而推出不同型號 S2、S3 等
如果是初學,建議使用最單純的 ESP32。等到要靠這個吃飯,再依客戶需求量身訂作。
在 20 年前,我學習 8051 時,步驟如下:
1、用文字編輯器,那時是 HE5 (漢書文書處理器),編寫組合語言,存成 ASM 檔。
2、執行編譯程式 (名字我忘了),編譯成二進位檔。
3、把 8051 插到燒錄器中,執行燒錄程式,燒到 8051。
4、把 8051 改插到麵包板及電路中,測試功能。
而「IDE」就是把上述的工作一次打包,所以它的名字為「整合開發環境」
如果我回答沒有改變,你相信嗎?
你可以這樣想,Arduino IDE 是和你互動的介面,編譯程式的是 C++ 編譯器,讓 ESP32 動起來的是其核心 (esp32core)。
這三個完全獨立,只不過是包在一起用而已。其實這種組合能順利使用沒有 bug 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
而 Arduino IDE 更新到 2.0,只有「介面」更新,和 ESP32 相關的全部都不變。
延續上一個回答,編譯程式的是 C++ 編譯器,而不是 Arduino IDE 2。
編譯器沒重大改版,所以編譯速度不會改變。
號稱 Arduino IDE 2 比較快的原因,是你在寫程式碼時,它先偷偷幫你呼叫編譯器幫你編了一點,你最後按「上傳」時,感覺有比較快,以整體來說,速度不變。
https://youtu.be/xP9s8VGB1G4?list=PL1k8pQESHP8MGXsp6h0gRlhoFP9VExOP_&t=163
仔細看左下角,證據在那兒呢!
沒有 Arduino C 這種東西。
Arduino 用的就是 C / C++ 語言,只不過他們先寫了一堆函式供你使用如:digitalWrite()、analogRead()。別被聳動的標題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