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現節期的由來及意義
撰文:張漢強牧師
撰文:張漢強牧師
每年一月初,教會節期裡面,有稱為「顯現節期」的(Epiphany of the Lord)。 曾經聽聞,有兄姊見到「顯現」二字,便按直覺以為,「顯現」就是指耶穌基督死後 復活,向世人「顯現」的時刻。但是,這種理解是不乎合事實的。其實,有關「顯現 日」,它是教會年曆的一部份。它是繼「將臨期」與及「聖誕節期」之後的三個節期, 即「顯現節期」。故此,她的出現,與耶穌基督的誕生有著一份繼承的關係。換句話 講,「顯現節期」是與耶穌出生後,直接有關的。
所謂「顯現」(Epiphany)一詞源自希臘語 ἐπιφάνεια(epiphaneia),意即「顯現」或「顯露」,指上帝的救恩通過耶穌基督向全世界彰顯。那麼,耶穌基督是怎樣向世人「顯現」呢?在古代教會,起碼有兩個說法是關於「顯現節期」的,一個以為, 「顯現」是指向耶穌洗禮(有些說法,再加上耶穌第一次的神跡)。以此作為神兒子 向世人的「顯現」自己神聖的時刻。另一個說法,大概源起於三世紀,紀念東方博士的朝聖事件。在這一天強調耶穌基督的神性,通過東方博士來訪和他們所帶來的禮物 (黃金、乳香和沒藥),象徵著耶穌是王、是祭司是將來的救主。這一天(顯現)象徵著神向所有人顯現,特別是外邦人。當東方博士前來朝聖之時,就意味著基督的救恩不僅限於猶太人,而是向全人類開放(比如,東方博士就是外邦人)。以後,這個傳統就穩定下來,成為了教會節期的一個重要傳統。今天,比如天主教、東正教、聖公會、路德宗等等(長老宗都有以上節期,但相對以上宗派來說,就較為低調),都會在 1 月 6 日舉行特別的禮拜活動,閱讀有關東方博士的經文。(此外,一些歐洲國家,如西班牙語國家,會稱這一天為「三王節」/Three Kings' Day,並會舉行遊行和送禮活動,模仿東方博士獻禮的行動。)
從以上的歷史及節期的內容看來,整個「顯現節期」,正是提醒我們每一位願意跟從耶穌的信徒,作為東方博士的事跡,正在啟迪我們,如何回應基督的呼召,以謙卑的心獻上最好的禮物(時間、才能、資源)來敬拜耶穌基督。同時,顯現節期亦提醒我們,耶穌基督救恩的普世性,我們作為得著福音的見證者,理應在我們的生活中, 將耶穌基督的愛和恩典,延伸到身邊的人;既去見證耶穌,亦傳揚基督所成就的救恩。 求主憐憫我們。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