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選義守 / 科技在你手
想多瞭解學長姐
在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嗎??
及畢業後就業情況嗎??
本網頁持續新增中...
來到義守大學電子系,經由專業領域老師的講解,讓我慢慢了解並喜歡上電子系。老師上課採互動方式,讓理論不那麼僵化,並透過實驗加以活用。參加系學會後從其中獲得很多課堂學不到的事,人際互動、溝通等等我原本認為非常普通甚至不重要的技能,在系學會中發現這些技能可讓自 己在未來社會中展露自信。
陳韵雯(彰化溪湖高中)
由於自己一直對3C電子智慧用品非常感興趣,又響往南部晴朗好天氣,在一個機會中認識彷彿置身歐洲大學城之義守大學,就這樣毫不考慮進入自己喜歡的電子系。在良好的師資及設備環境中學習,讓我逐漸更喜歡上這裡,教授授課採互動方式,讓尖端電子理論不再那麼僵化,並透過實驗加以活用。加入系學會後從其中學習到課堂學不到的事,如人際互動及溝通等等,而這些技能更可讓自己在未來社會中展露自信。從迎新宿營、系烤中了解到電子系是一個大家庭,是一個彼此互相扶持的團體,透過老師的指導、同學的陪伴,讓我在這個環境下有機會實現我的夢想。
吳婉寧(基隆女中)
在求學過程中感謝老師的認真細心教導,大三獲得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為置入奈米金粒提升高演色性白光發光二極體出光強度之研究,而畢業專題為薄膜脈波感測器研製獲得光電專題成果展特優, 在老師帶領下得到了創新專題競賽科技生活組銀牌獎,以及推薦獲得斐陶斐榮譽會員,而在大四就學中很榮幸得到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實習的機會,自本校電子工程學系學士畢業後,赴國立成功大學取得光電碩士學位,位於國家奈米中心研究具界面修飾層FAxMA1-xPbI3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目前位於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製程工程師,其主要負責defect分析及研究從而提高良率,在這研究的過程中有很多未知的答案需要去尋找,必須先了解自己的特質以及專業能力,而工作中每天都在與時間賽跑,必須不斷的提升自己工作及表達能力,在途中當然也受到不少挫折,然而我亦學到人與人相處應有的態度,以及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法及心態,有效地增強自己的抗壓性。在人際關係上相當主動,在團體中能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或看法,雖然不是什麼都懂,但我有一顆肯學習的心。
在職場與求學中最大的不同不只是學習知識,還要善於人際關係以及表達能力,且保持著正向的態度,面對挑戰,認真做好每件事,很多機會是靠自己去爭取的,學弟妹加油!
高玉馨 (畢業級)
在目前服務於TSMC F15B,主要工作內容大多是VIA Mask 相關 Project,以及日常全廠光學及EUV NTO Mask KLA Recipe Maintain。TSMC 對於薪水待遇這方面相較於其他半導體製程公司算是相當不錯的,但這也意味著充滿高壓的工作環境,在這邊可以一直學習到新知識,也隨時都有各種意外及挑戰等著我們去解決,所以無時無刻都必須提醒自己謹慎,小心以及考慮周全的後才能下決定。
想對之後有機會來面試製程工程師的學弟妹說,一位製程工程師最需具備的不是多棒的口才,也不是需要太多證照,我們最需要的是-能夠立即止血的能力。遇到線上產品出現問題,製程工程師是需要立即下判斷搶救損失的第一線人員,所以壓力會比其他工作來的稍大,但這份工作同時能大幅地提升抗壓以及危機處理能力。所以最後想給對未來想加入相關半導體產業的學弟妹一個建議,沒有人定義哪份工作或哪家公司是最好的,遇到好機會就要努力去爭取,機會其實是留給勇敢爭取的人。
陳昱臻 (畢業級)
作為一專案的管理者,需要掌握各相關單位的進度及時程安排、隨時協助單位間的溝通、迅速對不同來源的情報做出整合及對客戶朝夕令改的要求做出及時的回饋。因此從科技產業的相關學識素養、技術發展,到語言溝通、邏輯思考、人際關係及團隊合作,甚至對個人特質的靈活度、應變能力及抗壓性都有著全方位的要求、發展與訓練。在各國都積極推動工業4.0,也就是將進入高度自動化,重複的勞動工作將被機器取代的產業結構轉變下,唯有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決策者是無法被取代的。我認為如何迅速且正確地做出決策,是專案管理最大的挑戰。。
我非常鼓勵學弟妹把握在學期間系上安排的專題研討或是業界實習,除了能了解現業界的技術水平及需求,更能訓練自己的人際溝通、團隊合作能力及人脈的培養。並且要對科技新知抱持高敏銳度,持續的學習、更新並完善自身對大環境的了解及情報,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業脫穎而出。最後就是語言能力的培養,舉例車用極大市場是在歐美及日韓,所以若是未來的生涯規劃是擁有國際客戶的大企業,外語能力是絕不可少的。
郭怜妤 (畢業級)
一位碩班畢業新鮮人,剛踏進電子半導體業既遇到工作挑戰,被主管指派新製程擴廠建置人員,歷經種種困難與努力不懈。從懵懵懂懂摸索到深入了解每項製程參數帶來的變化;從主觀”以為或認為”的實驗變化到安排實驗流程讓數據說話;從人為作業疏失到系統管控人員作業方式,從花費人力作業到機台取代作業。在此深深體會到從無到有,是需要各單位合作與努力才能達成,過程雖辛苦,卻比其他人更紮實。在電子半導體業界,製程工程師需具備許多技能專長,如:評估新製程專案計畫、定義合適的製程流程、新產品製程導入、異常發生原因與改善、節省成本開源節流、良率管控、客戶需求…等。不僅項目多元,且每項皆須專精,或許聽起來很困難,但精通後卻是旁人無法輕易取代的。
現階段如何充實自己履歷為首要條件,當今要加入電子業工程師除了需具備理工背景,校內成績、大學專題與研究所題目皆為業界應徵重點,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更能在面試或履歷上加分。積極參與學校舉辦各種實習與參訪機會,從中累積業界經驗,相信學弟妹對於未來工作更可得心應手。出社會後發現工作態度比工作能力更重要,凡事主動積極,就能得到別人認同;做事認真負責、就能取得別人信任;具備禮貌與謙卑的態度,才能相互配合達成使命,創造更大績效;最重要的是保持樂觀去迎接每項任務挑戰,才能在工作上得到成就感,並更有動力繼續邁進,共勉之
黃偉哲 (畢業級)
求學時期即已確定志向,朝科技業發展。2009年畢業於義守大學電子工程學系,2011年於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隨即投入職場。首份工作在聯華電子公司從事技術開發,工作內容為實驗設計、帶貨、電性分析、元件特性量測及技術文件撰寫。現行工作為管理職,主要內容為年度目標執行、日常作業之執行與改善、新平台技術開發與時程掌控。身為公司的管理者,除了目標達成之外,也應同時注意人員的身心狀態,對於工作內容適時地做調整。另外,看待事物的眼界、邏輯思考、人際溝通等能力亦應隨之提高。
學校在職涯發展上,已幫大家規劃得很完整;然而科技進步的腳步飛快,除了師長教授的基本功之外,必須不斷地精進學習,才能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上的專才,面對競爭才不至於被淘汰。進入職場後須注意,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一件事情做得再完美,卻非主管期望達到的目標,這樣便無法為自己贏得好績效。同時提醒自己不失赤子之心,對工作隨時保持熱忱,如此才能持之以恆做下去。
許茗舜 (畢業級)
於義守大學電子系時期,在林彥勝老師指導下認識了光電半導體材料技術,開啟了我對光電半導體元件的興趣,因此決定繼續升學,一路從高應大光通所碩士班到國立交通大學光電系博士班,皆鑽研於光電元件科學,並於博士班期間獲得科技部千里馬獎學金至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做太陽能電池的研究,見識到令人值得學習的研究態度,更拓展了自己的研究深度與視野。目前於國立中興大學材料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除了持續研究光電半導體領域外,同時執行科技部與經濟部計畫,並連續兩年獲得績優研發替代役的殊榮。
建議學弟妹可找系上老師做專題研究,除了可以實際規劃研究方法、實作實驗及分析實驗數據外,更可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實際運用在自己的研究上,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透過與老師或實驗室開會,可以學習到如何製作投影片及上台報告的方法,未來在公司開會報告是很有幫助的。透過專題論文的撰寫,可以學習到如何組織論文架構,承先啟後的將研究撰寫成論文,可訓練邏輯推論的能力。我就是透過上述學習過程,使對於學習光電半導體技術有著強烈的吸引力,驅使我繼續的研究。如有機會可多參加國際研討會或出國遊學及留學,與世界各地的人交流,不僅可增加外語能力更可增加國際觀。
陳柏瑋 (畢業級)
目前工作於電子製造服務的製程工程部,也就是業界最常聽到的工程師,其工作主要為製程生產穩定與良率和效率提升。工作內容對於專業知識沒有嚴苛要求,但需有較快的學習力與理解能力,並因製程的產品類型多,總會出現不同的異常新狀況,因此需要邏輯判斷能力高,且溝通能力好,並能由觀察中找到錯誤進而改善與提升的能力,當然透過這些經驗的累積,更能對後續的問題更快找到適合的改善做法。
義大電子系所涵蓋的專業領域很廣,電子製造剛好是於最後的生產應用端,與學術研發最大的不同處在於生產的可行性,所以若了解後段製造後對前段設計也能有很大的幫助。目前學校與公司剛好有產學合作部分,如果想了解電子製造行業可以去參與選課,課堂除了安排講師說明分享外,也會安排工廠實習讓同學能更了解這行業的體會。
建議學弟妹除了學校課業的學習外,針對統計學和文書軟體的應用多熟悉與增進,並建議多找教授參與專題的研究,主要可以提升上台報告與專題文案的撰寫能力,並能於專題中遇到問題時培養邏輯分析和事情觀察能力,畢竟未來進入了職場後,每個異常都如同是你的畢業論文,並且還有時間限制,所以越早體會與熟悉專案處理與團隊合作,對畢業後更能盡早融入職場中。
曾暐智 (畢業級)
主要工作為讓電動機車更安全、更便利、更貼近貼進消費者的需求。做為機車產業,最重要的就是消費者的使用上的安全,工作內容更是和消費者息息相關。因為我們的工作內容一方面必須確設計出來的電動機車的功能性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更要考慮到當功能失效時是否會對行駛中的消費都造成危害。因此除了技術能力的培養之外,對生活的觀察及消費者行為的探討更是重要。
我認為「態度」才是最重要的。在工程的領域,往往是由很多複雜的行為邏輯組成,如果沒有樂觀積極的態度去一遍遍的嚐試,很難造就一個好產品。在技術上只要透過時間都可以學的到,但學的精,學的好需要有正確的態度才能建立。學校的教學內容已經建立完整的基礎,再透過進修或進入職場學習精進專業領域的技術。更重要的是「團隊合作」,一個好的產品一定都是由許多專業人士共同合作創造的。透過與人合作,可以擴大自己的專業領域, 讓自己成為一個更有價值的人。
王弘仁(畢業97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