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About Us:
台福歷史
台灣來的留學生與羅省教會 台福教會於一九七○年十月十一日在美國洛杉磯成立。其實早在一九六五年秋天,有幾位由台灣來的青年基督徒,參加蔡信彰牧師的家庭聚會,並與一些講廣東話的信徒共同組織了基督教團契,按照加州的法規於一九六六年五月正式登記為羅省基督教會( First Evangelical Church)。
過不久這位台灣艋舺出身的蔡牧師,因師母受聘擔任菲律賓嘉南中學校長而離美,由羅文牧師接續帶領主日崇拜與教會事工。一九六七年大家努力奉獻,在銀湖區Fargo街購了一間舊房,修建為禮拜堂,當年十月八日正式啟用。
獨立分設台語福音教會
經過三年一切順利,聚會人數增加,語言則以英語講道,隔週翻譯台語與華語。這時任職於羅省教會的台籍執事,開始籌劃分設完全使用台語的教會。一九七○年在執事會中,獲得當時全部董事、執事與羅牧師的同意與祝福,四十幾位台籍兄姊離開羅省教會分設了台語福音教會,完成了以台語(閩南語)敬拜上帝的心願。當時尚無教堂所以暫借阿罕布拉的安息日會開始聚會。
成立當時的同工們一致認為過去西方的基督徒以人員及金錢幫助台灣教會,但我們覺得應當不再仰賴外人,就決定以奉獻的十分之一為宣道基金,每月收入的四分之一為建堂基金,以獨立的精神邁出,在北美洲宣揚福音、建立教會的一大步。
感謝上帝厚賜高舉十架福音的同道,人數繼續增加,於一九七三年二月廿八日搬進新購於El Sereno的教堂。為了充分配合教會的增長,教會聘請邱以正牧師協助首任主任牧師高集樂牧師擔任牧會工作。
高牧師因參與中國神學研究院之創設與教學工作,必須離開美國到香港,教會乃於一九七五年十月一日聘請劉富理牧師就任為台語福音教會的主任牧師,開始推動細胞小組,訓練信徒的相互關懷與自行查經靈修的生活。由此教會進入急速增長的階段。一九七七年底遷入位於洛杉磯Highland Park的新購會堂。一九七八年開始每年定一主題,做為該年努力的目標,第一年就是「立定志向得主喜悅」,第二年為「全家事奉主」。
成立台福總會
一九七九年是台福教會的增長關鍵年,因為三月開設東區佈道所(東安教會前身),年底又創立南區佈道所(南灣教會前所)。一九八一年三月在西北區開設始家庭聚會(後來發展成聖谷教會),一九八二年在柑縣一帶發展的家庭聚會也於九月成立為柑縣福音教會,於是聯合五間教會於一九八二年十月十六日舉行台語福音教會總會成立感恩禮拜,修整總會章程及地方教會章程,並正式成立總會董事會。
台福總會在大洛杉磯已有五間教會,除各教會加強英語事工培養第二代的信仰外,開始向外州同鄉宣揚福音、協助發展中的台語聚會。一九八四年七月在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的雙城台灣基督教會,因異象的共識,加入了台福總會。那年夏天的台福青年音樂見證團一行三十人在美國東南各地十多處演唱見證,另一團在美西四城演唱引領了總共七十六位青年歸主。接著總會在吳德聖牧師帶領下在各地辦了幾次民謠見證會,感動了不少人。
跨州增長
一九八五年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查經班及德州聖安東尼城的台語聚會也陸續發展成科州及聖城福音教會,這是我們越州植堂的開始。那年九月,洛杉磯教會差遣部分住在Arcadia地區的會友成立聖安教會,同時在休士頓的福音團契也成立為美南教會,至此台福總會共有十間教會。
跨國宣教
一九八六年領受『九○二五』異象,立志努力,期望蒙主恩典能於一九九○年時增長到廿五間教會,以「為主圖謀大事,搶救百萬靈魂」的精神,大家同心合意興旺福音。上帝不斷的施恩,使台福能於一九八九年開始跨國植堂,先後在中美洲的Costa Rica、澳洲的墨爾本及雪梨,紐西蘭等地建立台福教會,提前完成『九○二五』的目標。如此繼續增長與植堂,到一九九五年底為止,台福教會總共有卅二間,即美國洛杉磯十一間,外地十五間,加拿大二間,哥國一間,紐澳三間。
走出流淚谷
一九九○年「九○二五」目標達成之後,台福教會有一段時間經過流淚谷。我們遇到幾乎不能承擔的創傷,教會受攻擊,多少的痛苦,多少的眼淚。但當時同心呼求上帝時,祂沒有放棄我們,以施恩的手牽引我們、赦免我們、憐憫我們,祂是使咒詛變成祝福的上帝(尼十三:2)。祂安慰我們,使我們在淚水中抓住祂的應許繼續撒種。靠著上帝的恩典,我們又在洛杉磯、紐澤西州、賓州,甚至「跨國」到加拿大繼續植堂。
「二○五○」宣道植堂目標
一九九六年八月總會同工在禱告中設定「二○五○」宣道植堂目標:就是求神興起一千人同心合意禱告;每人每個月奉獻廿元持續五十個月,由一九九六年十一月開始到二千年十二月總共奉獻一百萬美金為宣道基金;在二千年時設立五十間教會成為福音據點來傳福音、裝備信徒。為了達成這個植堂目標,總會徵召愛恩教會的主任牧師吳德聖牧師擔任首任總幹事,積極配合推動植堂計劃。感謝上帝的扶持,二千年十二月,台福教會達到五十一間教會,超出「二○五○」之植堂目標。
由於北美地區實際的需要,教會除了台語聚會外,又設立英語聚會來面對成長中受美國文化薰陶的第二代,緊接著又有華語聚會的成立,來向以華語溝通方便的年輕人及華語族群宣道。因此「台語福音教會」易名為「台福基督教會」,不但向台語同鄉傳福音,也向華裔同胞及美國成長的亞美人傳福音。願賜厚恩之主繼續保守與帶領台福的宣道植堂事工,使台福能繼續為主興起發光。
台灣宣道
早在八十年代末葉,因著對骨肉之親歸主的負擔,我們就開始談到回台宣道的異象,但當時與台灣長老教會總會同工幾次的對話,他們認為那時台灣的環境,並不適合台福回去宣道。於是我們轉向南半球,在那裡向當地的台灣移民傳福音。
一九九六年元月,台福總會召開年會。正當大家關心普世宣教之時,“Taiwan Mission”再次在會中被關心,那時我們想到:「今日台灣的環境和八十年代末葉不同;已經是民主、開放的社會。現在回去應該是時機了。」遂在一九九六年四月台福總委會提案中通過設立「台灣宣道部」,並委任劉富理牧師來負責。台灣宣道部成為繼北美本地宣道、海外宣道、普世超文化宣道以外,向台灣骨肉之親宣道的另一項行動。
台灣宣道部一成立,立刻得到北美及台灣眾教會的支持,一九九六年夏,有四隊短宣回台。台灣先後成立台北祈禱站、台中祈禱站、高雄祈禱站、台東祈禱站。而在上帝引領中,有愛主的家庭奉獻台中市的一棟大樓中的兩間房間,為「台灣台福宣教中心」。一九九七年三月廿二日,在台福眾兄姊的同心中,我們在台中台福宣教中心舉行「台福回台宣教說明會」,感謝上帝,當天有許多各教會牧長的參與支持。三月廿三日「台福宣教中心」奉獻感恩禮拜,並向政府註冊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基督教台福宣教中心」。三月卅日復活節,在台北設立「台北台福基督教會」,正式踏入故鄉參與傳揚的工作。感謝上帝台福教會在台灣已陸陸續續地設立了十間教會,並有台北泰山基督教會美門堂因傳福音之異象相同而與台福教會結成盟友,同心合意地傳福音。為了更積極與有效地推展台灣宣教事工,總會成立台灣宣教策劃委員會,由丁昭昇長老當召集人,負責策劃與連繫。
我們肯定過去的年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一百卅年來對台灣福音的貢獻,使台灣各處,無論是都市、城鎮、鄉村、山區、沿海,都有福音的據點引領無數的鄉親來歸主。近年來又在促進社會公義、弱勢關懷以及政治開明方面有極大的貢獻。身為台灣海外移民的一份子,我們的心願是,能和台灣的眾教會同心合意,在主愛中互相鼓勵,為百分之九十七點五的未信骨肉之親歸主來努力。惟願在聖靈的引領中,百萬同胞得以領受救恩。因更多人信主,有基督的生命,心靈更新而過一個合主心意的生活,以致影響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使台灣真能成為美麗島。使上帝的國度降臨台灣,使公義和平能在美麗島上彰顯出來,願靠主耶穌基督的恩典,藉著聖靈的同工,成就這一切,使榮耀歸至高之神。
設立四個福音機構,向前邁進
台福教會有四個附屬機構來輔助台福的宣道植堂運動。
1. 台福神學院
台福教會植堂的過程中,首先發現專職傳道人的缺乏。於是在一九八九年正式籌備設立「台福神學院」,栽培神國人才。由於我們嚴謹辦校,在上帝的扶助中已被接納為美加神學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Theological School)的正會員,並被聯邦政府移民局接受,可發I-20,招收國外學生。
由於世界福音工場的需要,目前除了繼續栽培台語族群的傳道人之外,也積極參與世界華裔族群傳道人的培訓工作。目前學生來自北美、台灣、巴西、阿根廷、馬來西、新加坡、印尼、韓國各地。學制有基督教研究碩士科(MCS)、道學碩士科(M.Div.)以及教牧博士科(D.Min.)。歷年來的畢業生分散在美國、加拿大、台灣、紐西蘭、澳洲及中美洲參與服事。盼望不久的將來也能發展栽培第二代亞美人的傳道人,以面對增長中的第二代族群。台福宣道植堂運動中,台福神學院扮演重要的角色。
2. 台福傳播中心
自一九七五年開始《台福通訊》,一些生活見證被陸續刊載在這一本不定期刊物中。一九八一年成為雙週刊,後來又改成八頁的週刊。於二○○二年一月起,《台福通訊》改名為《傳揚》福音雜誌月刊,並於美國、台灣、南美等地發行。 一九九一年元月,有鑑於廣大禾場的需要,將原來的總會文字部擴張展成為「台福傳播中心」,盼藉著多元化的大眾傳播媒體,實現宣道異象。台福傳播中心擴大事奉的領域,在原有的《台福通訊》外,又增加「中心書房」、「書籍出版」等事工,願藉著各種管道能造就眾信徒並帶領慕道友歸信。
3. 普世豐盛生命中心
主耶穌的大使命,不只限於向自己本族傳福,也要祂的門徒向異文化的族裔傳福音。所以台福宣道運動也不忽略向非台語族群傳福音。台福總會於一九九五年成立「普世豐盛生命中心」,參與非台語族群的福音工作,目前接下由美國「大使命中心」所開拓在莫斯科的華人事工,負責安排教會的牧養栽培。除此之外,也積極注意歐洲及世界各地的福音需要。二○○二年,為了栽培傳道人,在歐洲地區設立了以聖經為主的「普世豐盛神學院」。
4. 伯特利祈禱園
為了栽培信徒,台福總會於一九八八年購買一塊十五英畝的靈修營地,可容納五百人的聚會,鼓勵信徒操練靈性,為主而活。許多弟兄姊妹常來此親近神,並在靈裡更新。
台福精神
一、靠主自立的創始精神
回想教會創立當初,我們什麼都沒有:借用他人的地方聚會、人數少、沒有足夠的奉獻來支持傳道人,但卻有一群以信心仰望上帝以及決心自立更生的創始者。想到昔日台灣教會一直受到差會的幫助,在這美國地土上的台灣教會,不當再存這意念。這種靠主自立精神,蒙上帝祝福,直到如今。
二、注意福音的宣揚
教會成立之時雖有部份信徒出自長老會的背景,但也不乏聖教會等其他教派,也有在美信主的信徒,大家尋求在北美洲台灣教會的形態,最後願超教派以傳耶穌基督福音為共同的異象,所以取名「台語福音」教會,在這大前題之下,教會注重傳福音的事奉,尤其強調個人佈道來領人歸主。
三、看重上帝的同在
由創立至今,因清楚這是上帝的教會,所以時刻注意「上帝同在」的問題,深知離了祂我們就不能作什麼,所以教會聚會、注重禱告、願追尋神的心意來建造教會,深知上帝的同在是教會增長的秘訣,所以同工們以「校正和上帝之間的關係」為首要天職。
四、在禱告裡來同心
我們曾以「沒有祈禱就不要摸聖工」來共勉。我們深覺教會沒有禱告不能同心;牧師及同工若沒有一起禱告就不能同負一軛;信徒沒有禱告,就不能看見、也不能領會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在教會主日崇拜前一起禱告;小組聚會,一起禱告;隨時隨地同心禱告。在禱告裡領受同一異象,也在禱告裡領受完成異象的能力。
五、在愛裡彼此建立
神就是愛,我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我們是祂的門徒﹙約翰十三﹕35﹚,在彼此相愛的關懷上,上帝常藉著祂的僕人來提醒我們,惟願這教會被人所看見所感觸到的,不是雖有其他一切、但卻缺少「愛」。
六、在大使命中繼續分設
自七九年開始分設東安教會、八○年南灣、八二年聖谷及柑縣,如此不斷分設,至八八年九月,產生了「第三代」,在洛杉磯有九間教會。在分設教會中能接觸更多的同鄉、發掘更多的同工,實在是為了使命而分設。每一次分設,雖然母會都出去一批同工、一批信徒,但信實的上帝在母會及分會都加添了祝福。
七、在異象中與他教會結合
在母會洛福分設了東安、南灣、聖谷、柑縣四間教會後,於八二年十月同心組成總會,同心合意興旺福音。主的大使命這麼大、禾田這麼廣,非一個或數個教會所能完成,因此遂開始與外州有負擔的教會結合,積極地向北美各地同鄉傳福音。所以八四年與雙城﹙The Twin Cities, MN.﹚,八五年與聖城﹙San Antonio, TX.﹚在異象中結合,至八九年更開始跨國宣教事工,迄今先後在中美洲哥國及澳洲、紐西蘭設立九間教會。
八、團隊同工服事
每個人的恩賜不同,因此需要相互搭配,大使命這麼大,非一人所能完成,因此要建立團隊來服事主。不只傳道人要有團隊服事,傳道人與長執也要有團隊服事,長執在行政與牧養上盡量搭配牧師,使牧師更能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在這種團隊服事中經歷上帝的祝福。
九、遵守聖經教導
上面所提及神的祝福,是弟兄姊妹敬畏主、努力遵守神話語的結果,在教會中,我們努力依靠神的心意,遵守神的話來「守主日」、「守十一及奉獻」。教會年紀尚輕,盡量避免傳統的包袱,若別處有好的盡量吸收,自己有不好的,同心立即改正。
十、注重裝備信徒各盡其職
除了主日禮拜之外,學習使徒行傳中的初代教會,以家庭禮拜來裝備信徒。進而主日基督徒教育,接著以小組在週間牧養,此外按年齡、語言等不同階層,有團契的組成,並有各種門徒訓練、造就栽培之課程。
科州基督福音教會信仰告白 EFCC Faith Statement
我們相信
A. 新舊約聖經是上帝所啟示無謬誤的話語,明陳上帝完備救人的聖旨,是基督徒信仰與生活最高權威。
B. 自有永有的真活上帝,永存於聖父、聖子與聖靈三位一體。
C. 三位一體的上帝創造、維護並統管宇宙萬物,但祂在一切受造物之前,且與被造物有別。
D. 人類始祖亞當是按上帝的形像被造,但因得罪上帝而失去原有純真本性,遭致本身及其後裔的定罪及死亡,因此人類需要救贖,但卻全然無能自救。
E. 上帝因祂的慈愛與憐恤,在人類墮落之後為人類預備救贖大功且與祂的子民訂立恩典之約,上帝不但應許而且實際地賜下救主耶穌基督,使信靠祂的人得以稱義與享受永生。
F. 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由父上帝所差遣,從聖靈所感孕,藉童女馬利亞出生,祂一生無罪順服,並為那些相信祂的子民受苦被釘在十字架上,上帝使祂從死裡復活,並且高昇祂為主為基督,並將所應許之聖靈賜給教會。
G. 人的得救本乎恩也因著相信耶穌,被救贖的罪人得以成為上帝的子民,承受永生,耶穌基督是上帝與人之間的唯一中保,唯獨藉著祂才能到父那裡去。
H. 信徒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蒙召順著聖靈而行,向罪死、在義上活、效法基督、顯出聖靈的果子。善功是基督徒生活的本份而不是稱義之根據。
I. 唯獨上帝才是我們良心的主宰,信徒在信仰與行為上得以超脫一切違反聖經或增添聖經以外的人為誡命。
J. 所有真信徒是屬於基督,是聖靈的居所,是基督的身體,亦是無形的教會;教會在基督裡是聖潔、普世性與合一的。無形的教會藉有形的教會表明出來,地方的教會包括一切心信口認基督而且接受洗禮,作為上帝的子民、祭司的國度。教會必須漸漸長大,滿有基督成長的身量,藉著運用聖靈的恩賜在崇拜、聖禮、團契、訓律與服事、見證等事上完成宣教的聖工。
K. 信徒皆為祭司,受職者與平信徒同心服事。
L. 在末日,基督將親自有形體地再來,審判活人與死人。死人將有形體的復活,信徒藉聖靈承受永生,不信的人被定罪,新天新地於是開始。
Counting started on Oct. 25,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