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林神社目前保有鳥居、高麗犬、石燈基座及參拜道等舊有結構,彰化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95年將員林神社遺跡列入歷史建築名錄,神社目前尚保留3座鳥居,鳥居有著引導與隔離不潔之意,入口處鳥居旁花木林立,有著百年以上的樟樹,二戰後,原本神社參道上的原木鳥居被改為中國式牌坊,延著3座鳥居拾階而上可看到青銅馬和石獅皆代表守護的吉祥物,最終會抵達浩然台,百果山為楊桃之重要產地,在地果園種植已超過百年,其肉質細嫩,鮮甜多汁,生津止渴,營養價值高。
出水坑廣天宮,座落於百果山風景區頂峰,佔地廣闊,後方的泰山亭花園可看見高鐵穿梭而過,視野十分寬闊,可清楚鳥瞰員林街,夜晚時萬家燈火,號稱百萬夜景。晴空萬里之際,從廣天宮可遠眺至彰化縣鹿港鎮,有一日千帆的榮景的美稱。廣善堂為今日廣天宮前身,民國48年玄天上帝請旨於出水里集會所設立,民國53年玄天上帝降駕,乩生高舉神劍,於現今廣天宮正殿位置做了「神劍插地」指示建廟,從廣天宮階梯順勢而上,可看見一對大型石獅,威猛雄壯之姿且栩栩如生,廣天宮內除正殿與聚聖寶殿供奉許多神明,慈航寶殿主祀觀世音菩薩。
百果山溜滑梯位於百果山遊憩區,由參山國家風景管理處負責管理,是許多彰化人的共同回憶,舊百果山溜滑梯號稱全台最長,且斜度45度,3個滑道總長為75公尺。2024年重新改頭換面,新設『喔熊坡面遊戲場』,並設置全國第一座2.5米高的喔熊組長公仔,繽紛亮麗的管道式溜滑梯總長為25公尺,遊憩區中還有大象磨石子溜滑梯及西瓜造型小迷宮,重現當年歡樂氣氛。
民國1960年員林鎮長林朝業上任不久,省政府來函必須「消滅日本軍國主義遺毒」,遂將鳥居改為中式;石燈籠圖案改為梅花,一樓為涼亭,二樓做為忠烈祠,內部供奉「明延平郡王靈位」、「國軍陣亡將士靈位」及「國民革命先烈靈位」。忠烈塔為5層樓高,各層門楣彩繪花鳥圖,書寫「山河錦綉」、「高樓彩映」、「鳥語花香」以及「旭日東昇」,極具歷史意義。
臺灣留存的神社中,員林神社的文化遺物保存頗多,員林西南扶輪社曾修建馬座,並建贈「扶輪亭」供社區民眾休憩之用,神社的銅馬曾幾經波折,一度被移至員林公園,最後流轉回到百果山,其中銅馬腹上的社紋已被挖掉,馬尾處曾經斷裂後被修復,仿間有傳說銅馬四處移動,為此添加了許多傳奇色彩。
布袋戲是台灣俗民文化的代表,在早年農業社會和庶民生活習習相關,而位在彰化百果山腰的湖水坑,是台灣布袋戲雕刻重要的文化產業基地。日治時期由許協榮創社,今日由許姓家族接棒,雕刻出許多維妙維肖的台灣戲偶,所以許協榮在民間有台灣木偶雕刻之父的稱號。
在地達人許金棒先生承襲父親許協榮的家傳技法,在時光淬鍊中累積技藝,精進偶頭製作工序工法,是台灣少數能用傳統工法製作偶頭的藝師,「新式大型偶頭」創舉更是被登錄為彰化縣傳統工藝-偶頭製作保存者。
開林寺第一代廟宇建於1857年,後於1979年改建年久失修的土角厝、1981年啟用現今的混凝土建築,開林寺主奉釋迦牟尼佛。
早期因百果山上之學子就學須經山區崎路跋涉困難,故湖水里里民極力爭取在設立小校,以方便在地學子就近學習,民國四十年廟方將部分寺地捐予辦學以作育英才,讓附近居民小孩不用再遠赴市區就讀。因此開林寺與學校形成廟中有校,校中有廟的一段佳話。
隴頂古道位於彰化縣員林市百果山,約有1.5公里,兩旁果樹成蔭,楊桃、荔枝等果樹處處可見,有株百年龍眼果樹,隴頂古道俗名「待人坑」,早期又名「刣人坑」,是因為日治時期曾為刑場,昔日為彰化沿海地區與南投山區物資交換的要道,隴頂古道又名挑鹽古道。
員林湖水里的櫻花「吳家古厝櫻花」秘境,沿路不僅有一整排八重櫻花大道可以欣賞,除了粉色花海還能拍下三合院古宅、沿著鵝卵石石階而上感受懷舊的氛圍。湖水社區為已逾百年的老社區,古厝外石頭土地公廟超過百年以上的歷史,土地公廟外觀是由石板堆疊成『ㄇ』字型供居民祭拜。
藤山步道全長約2公里,路面寬敞且坡度平緩,最適合親子一同遊玩,早期八卦山一帶出產黃藤,所以有藤山之名,沿著步道而上最後可續接至八卦山139縣道,春夏之際,雪白的油桐花遍布山谷,不僅為綠蔭增色,清風吹拂花瓣落下,形成宛如下雪的美景,每年的四月雪吸引將近20萬遊客前來賞花。
藤山步道兩旁設立許多台灣民俗俚語及疊字碑,以推動鄉土語言教育,設置24個「趣味台語字牌」,沿途設置許多觀景台可供休憩,其中「員獅亭」不僅可以近距離賞花,也有相當好的眺望視野,可將山坡市景盡收眼底。近年結合藤山的自然美景及觀光資源,推動在地新鮮、安全、健康的農特產品於是有了藤山市集的誕生,在每週六、日8:00~12:00創造一個優質的市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