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國內外各類刊物側重的面向不同,投稿者與刊物之間,也因此有不同的關係存在,而國內部分刊物,太過強調論文格式或編輯委員審查因素,以致太多實徵研究的成果沒有機會被閱讀。因此,本刊創刊也有不同考量,特別著重研究得出的結論與建議,體現研究的貢獻及價值,審查時標準前言(10%)、文獻探討(15%)、研究方法(15%)及研究結果和討論、結論與建議(60%),有意投稿者,請作為投稿參考,如不適合者切勿投稿。
《結論與建議》第6卷第2期徵稿 Call for papers
一、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歡迎賜稿,論文稿件請參照本刊撰寫格式撰寫。
二、第6期第2卷將於114年12月出刊,截稿日期為114年11月31日。
三、投稿須知及相關附件請參考本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e852302)「投稿須知」頁面。
四、若有疑問歡迎來信:e852302@gmail.com或line: khhjerryjerry;或請洽詢本刊廖先生,電話0915-867001。
第6期第1卷 發刊詞
感謝每位支持《結論與建議》(以下簡稱本刊)的讀者,以及支持本刊順利出刊的每位幕後團隊。本刊創刊的目的,有鑑於國內外各類刊物側重的面向不同,投稿者與刊物之間,也因此有不同的關係存在,而國內部分刊物,太過強調論文格式或編輯委員審查因素,以致太多實徵研究的成果沒有機會被閱讀。因此,本刊創刊也有不同考量,特別著重研究得出的結論與建議,體現研究的貢獻及價值,審查時標準前言(10%)、文獻探討(15%)、研究方法(15%)及研究結果和討論、結論與建議(60%)。本刊自109年1月1日創刊,由學術界及業界專家學者共同組成,訂於每年6月及12月出刊(另將不定期推出專刊徵稿),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惠賜稿件。
第6期第1卷共有二篇論文貢獻本刊文采,第一篇論文是郭漢鍠、林玟蕙共同研究的「埃及古文明文化景觀與旅遊生活美學之研究」,該論文透過探討古埃及文化景觀如何經由沉浸式旅遊,轉化為具有美學意涵的生活體驗。研究者實地前往埃及,採用質性觀察與敘事分析法,聚焦於金字塔、神廟、木乃伊、尼羅河與撒哈拉沙漠等文化場域,剖析其在視覺構造、象徵意涵及空間氛圍上的美感表現,並探討其如何激發旅遊者的情感共鳴與文化想像,形塑深層旅遊美學體驗。結果顯示,文化景觀的吸引力不僅體現在視覺與空間規模,更透過場域感知、導覽敘述與文化互動,喚起旅遊者對歷史、信仰與生活樣態的多層感官連結。此一美學經驗乃源於旅遊者在文化脈絡中與記憶、情緒及感知之間的交互作用,形成一種具有深度的生活美學實踐。本研究貢獻能為文化旅遊永續發展提供理論與實務之參考,並開啟古文明與現代美學生活融合的新視野。
第二篇論文則是李彥希、郭漢鍠、王秉睿共同研究的「虎尾鎮北溪里社區參與營造程度與地方依附及幸福感之研究」,論文主軸欲探討社區營造參與程度對於居民的地方依附及幸福感的影響。基於此,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了解北溪社區居民對於社區營造的參與程度、了解北溪社區居民對於社區營造的地方依附、了解北溪社區居民對於社區營造後的幸福感及探討北溪社區居民參與程度對於其地方依附及幸福感的影響。依本研究結果,建議北溪社區營造活動建立在瞭解居民背景與需求的基礎上,搭配持續性、參與性與共創性高的社區營造策略。北溪社區應延續既有的成功經驗,並引入其他社區實務做法,朝向更加包容、多元且永續的社區發展邁進。
再次要感謝本刊社期刊顧問、編輯委員、審稿委員及編輯及設計伙伴,由於他們的全力配合和支持,才使本期能順利出刊,也再次感謝投稿者的賜稿,使得本刊獲得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結論與建議》半年刊
主編 廖家偉114.08.15雲林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李彥希、郭漢鍠、王秉睿(2025)。虎尾鎮北溪里社區參與營造程度與地方依附及幸福感之研究。結論與建議,6(1),45-91。
Accepted article!
Yen-Hsi Li, Han-Hwang Gwo1, Ping-Jui, Wang (2025). A Study on the Degree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onstruction, Place Attachment, in Beixi Village, Huwei Township.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6(1), 45-91.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郭漢鍠、林玟蕙(2025)。埃及古文明文化景觀與旅遊生活美學之研究。結論與建議,6(1),5-44。
Accepted article!
Han-Hwang Gwo1, Wen-Hui Lin (2025). A Study on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Ancient Egyptian Civilization and the Aesthetics of Tourism Life.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6(1), 5-44.
《結論與建議》第6卷第1期徵稿 Call for papers
一、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歡迎賜稿,論文稿件請參照本刊撰寫格式撰寫。
二、第6期第1卷將於114年6月出刊,截稿日期為114年4月30日。
三、投稿須知及相關附件請參考本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e852302)「投稿須知」頁面。
四、若有疑問歡迎來信:e852302@gmail.com或line: khhjerryjerry;或請洽詢本刊廖先生,電話0915-867001。
《結論與建議》第5卷第2期徵稿 Call for papers
一、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歡迎賜稿,論文稿件請參照本刊撰寫格式撰寫。
二、第5期第2卷將於113年12月出刊,截稿日期為113年11月31日。
三、投稿須知及相關附件請參考本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e852302)「投稿須知」頁面。
四、若有疑問歡迎來信:e852302@gmail.com或line: khhjerryjerry;或請洽詢本刊廖先生,電話0915-867001。
第5期第1卷 發刊詞
感謝每位支持《結論與建議》(以下簡稱本刊)的讀者,以及支持本刊順利出刊的每位幕後團隊。本刊創刊的目的,有鑑於國內外各類刊物側重的面向不同,投稿者與刊物之間,也因此有不同的關係存在,而國內部分刊物,太過強調論文格式或編輯委員審查因素,以致太多實徵研究的成果沒有機會被閱讀。因此,本刊創刊也有不同考量,特別著重研究得出的結論與建議,體現研究的貢獻及價值,審查時標準前言(10%)、文獻探討(15%)、研究方法(15%)及研究結果和討論、結論與建議(60%)。本刊自109年1月1日創刊,由學術界及業界專家學者共同組成,訂於每年6月及12月出刊(另將不定期推出專刊徵稿),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惠賜稿件。
第5期第2卷共有二篇論文貢獻本刊文采,第一篇論文是郭漢鍠、陳惠瓊、張乃筑、黃筠宸共同研究的「有機農產品消費行為之研究-以購買有機蔬菜意願為例」,該論文研究分析有機蔬菜消費者消費行為對於消費購買之意願,分析消費行為對於有機蔬菜消費購買之信任認知,以及決定購買意願的表現,研究目的如除初步了解有機蔬菜消費者之信任認知與購買意願外,也進一步了解消費者知覺價值之信任認知與購買意願的關聯性,研究結果得出知覺價值對購買意願的影響最為顯著,健康意識及信任亦有顯著正向影響。這些發現為理解消費者購買意願行為提供了重要見解,對市場營銷策略的制定提供具有實質性的參考。
第二篇論文則是廖家偉研究的「對鄉鎮市區級推動地景地物再造、綠美化行動策略之啟示:考察新加坡為例」,論文透過出訪新加坡花園城市的經驗,作為雲林縣斗六市花園城市建設之參考,為斗六「花園城市」提出短中長期願景規劃及具體執行方案擬訂,透過深入了解新加坡後續成為「花園中的城市」歷史發展與具體經驗,參訪政府機關、公園與相關場域,學習該國花園城市實務規劃與執行過程,透過著重於實務經驗的觀摩與學習,將參考該國文化與藝術設計精神,激盪出適宜斗六市花園城市願景規劃方案。最後研究結果,提出5大層面14項建議,具體層面包括:一、第一層面:基本設施,如路面、設施綠美化。二、第二層面:強化斗六在地特色,結合綠化與街景美化。三、第三層面:尋求雲林縣政府、中央政府的政策與經費支援。四、第四層面:動員市民社會參與才能多元發展。五、第五層次:「綠美化」概念翻轉,如立體綠化、多元植物、綠化走入文化教育活動。
再次要感謝本刊社期刊顧問、編輯委員、審稿委員及編輯及設計伙伴,由於他們的全力配合和支持,才使本期能順利出刊,也再次感謝投稿者的賜稿,使得本刊獲得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結論與建議》半年刊
主編 廖家偉114.01.22雲林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廖家偉(2024)。對鄉鎮市區級推動地景地物再造、綠美化行動策略之啟示:考察新加坡為例。結論與建議,5(2),25-44。
Accepted article!
Chia-Wei Liao (2024). Implications for Promoting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and Greening Strategies at the Township and City Level: A case study of Singapore .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5(2), 25-44.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郭漢鍠、陳惠瓊、張乃筑、黃筠宸(2024)。有機農產品消費行為之研究-以購買有機蔬菜意願為例。結論與建議,5(2),5-24。
Accepted article!
Han-Hwang Gwo1, Hui-Chiung Che, Nai-Chu Chang, Yun-Chen Huang(2024). Purchasing organic vegetable of the consumer with some consuming behavior.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5(2), 5-24.
《結論與建議》第5卷第1期徵稿 Call for papers
一、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歡迎賜稿,論文稿件請參照本刊撰寫格式撰寫。
二、第5期第1卷將於113年6月出刊,截稿日期為113年4月30日。
三、投稿須知及相關附件請參考本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e852302)「投稿須知」頁面。
四、若有疑問歡迎來信:e852302@gmail.com或line: khhjerryjerry;或請洽詢本刊廖先生,電話0915-867001。
第4期第2卷 發刊詞
感謝每位支持《結論與建議》(以下簡稱本刊)的讀者,以及支持本刊順利出刊的每位幕後團隊。本刊創刊的目的,有鑑於國內外各類刊物側重的面向不同,投稿者與刊物之間,也因此有不同的關係存在,而國內部分刊物,太過強調論文格式或編輯委員審查因素,以致太多實徵研究的成果沒有機會被閱讀。因此,本刊創刊也有不同考量,特別著重研究得出的結論與建議,體現研究的貢獻及價值,審查時標準前言(10%)、文獻探討(15%)、研究方法(15%)及研究結果和討論、結論與建議(60%)。本刊自109年1月1日創刊,由學術界及業界專家學者共同組成,訂於每年6月及12月出刊(另將不定期推出專刊徵稿),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惠賜稿件。
第4期第2卷共有三篇論文貢獻本刊文采,第一篇論文是林照庭、陳銘村、張筱雅共同研究的「社區家政班說在地的故事-班級經營與促進社區參與關係之初探」,該論文透過我國農業基層之關鍵性組織社區「家政班」研究,探討家政班組織之成效與人力資源,創造就業機會之關係,以及促進產業及地方特色蓬勃發展之下,社區農會家政班成員背景資料與班級經營、社區參與及社區參與行為三者關係為何?該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研究結果發現:(一)能夠實際參與家政班相關議題的討論是影響農會家政班成員最重要的社區參與因素。(二)發現成員未來推薦親朋好友來加入家政班意願很高。,以農會相關人士為主要管道,其次為社區居民,再者為親友。(三)農會家政班成員的性別、婚姻狀態、年齡、學歷、職業、收入與社區參與整體量表無顯著差異存在。(四)家政班成員越認同社區參與量表,對社區參與行為的參與頻率也就越高。(五)家政班成員越認同班級經營中安排教室環境策略、建立和諧溝通策略、監督學生活動、解決問題行為及生活常規輔導的五個構面對社區參與的認同也就越高。(六)推論班級經營正向預測社區參與,監督學生活動負向預測社區參與,建議光豐地區農會家政班成員的班級經營對促進社區參與具有一定影響性。綜合研究結果,對於台灣農業發展未來的發展,以及政策之建議有諸多的貢獻。
第二篇論文則是周芯如、廖家偉共同研究的「公法救助就業政策評估量表發展研究—以新冠肺炎期間安心即時上工計畫實施為例」,論文主軸主要以新冠疫情造成全球經濟供給面及需求面受到雙重打擊,而我國也在此疫情期間透過擴大公共就業政策方案改善失業問題及穩定就業,研究者為評估新冠肺炎期間就業政策相關就業計畫是否有其效益,以Stufflebeam(1971)CIPP理論之觀點為理論基礎,並以背景評鑑、輸入評鑑、過程評鑑、成果評鑑等四個變項作為發展量表評估的指標項目,透過安心即時上工計畫實施對象進行驗證,而該量表亦經統計信、效度分析結果均符合規定,根據此一本研究結果,據以建立新冠肺炎期間就業政策評估量表,也能作為爾後擴大就業公共政策之重要參考。
第三篇論文則是由呂虹欣研究的「探討影響弱勢家庭學生學業成就因素之個案研究-以臺南市某學校學生為例」,該研究目的在於了解家庭、學校及個人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之影響,研究方法採個案研究法進行蒐集資料及分析。研究發現:一、家庭社經地位高有助於學生學業成就,但透過引發學生高度自尊心,可勝過家庭社經地位對學業成就之影響。二、家長參與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非絕對影響。三、教師效能高有助於學生學業成就表現,但良好師生互動關係勝過教學效能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之影響。四、志同道合良好同儕關係是提高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重要因素。五、學習動機高有助於學生學業成就表現,高度自主性更是增強學習動機一大因素。六、自我效能高有助於學生學業成就表現。此篇研究對個案有詳細的訪談及深度分析,可作為為瞭解影響學生學業成就之特殊性因素,以及如何協助有相似背景學生提高學業成就之重要參考。
再次要感謝本刊社期刊顧問、編輯委員、審稿委員及編輯及設計伙伴,由於他們的全力配合和支持,才使本期能順利出刊,也再次感謝投稿者的賜稿,使得本刊獲得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結論與建議》半年刊
主編 廖家偉113.01.30雲林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呂虹欣 (2023)。探討影響弱勢家庭學生學業成就因素之個案研究-以臺南市某學校個案學生為例 。結論與建議,4(2),57-83。
Accepted article!
Hung-Hsin Lu (2023). A Case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from Disadvantaged Families: A Case Study of Students in Tainan City Schools.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4(2), 57-83.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周芯如、廖家偉(2023)。公法救助就業政策評估量表發展研究—以新冠肺炎期間安心即時上工計畫實施為例。結論與建議,4(2),21-56。
Accepted article!
Hsin-Ju Chou, Chia-Wei Liao(2023).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valuation Scale for Public law Assistance Employment Policies: An Example of the An-sin Program of Getting to Work during COVID-19 Period.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4(2), 21-56.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林照庭、陳銘村、張筱雅(2023)。社區家政班說在地的故事-班級經營與促進社區參與關係之初探。結論與建議,4(2),5-20。
Accepted article!
Jaw-Ting Lin, Ming-Tsun Chen, Shiau-Ya Chang(2023). Community Home Economics Classes Tell Local Stories –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 Management and Facilitati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4(2), 5-20.
《結論與建議》第4卷第2期徵稿 Call for papers
一、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歡迎賜稿,論文稿件請參照本刊撰寫格式撰寫。
二、第4期第2卷將於112年12月出刊,截稿日期為112年11月31日。
三、投稿須知及相關附件請參考本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e852302)「投稿須知」頁面。
四、若有疑問歡迎來信:e852302@gmail.com或line: khhjerryjerry;或請洽詢本刊廖先生,電話0915-867001。
第4期第1卷 發刊詞
感謝每位支持《結論與建議》(以下簡稱本刊)的讀者,以及支持本刊順利出刊的每位幕後團隊。本刊創刊的目的,有鑑於國內外各類刊物側重的面向不同,投稿者與刊物之間,也因此有不同的關係存在,而國內部分刊物,太過強調論文格式或編輯委員審查因素,以致太多實徵研究的成果沒有機會被閱讀。因此,本刊創刊也有不同考量,特別著重研究得出的結論與建議,體現研究的貢獻及價值,審查時標準前言(10%)、文獻探討(15%)、研究方法(15%)及研究結果和討論、結論與建議(60%)。本刊自109年1月1日創刊,由學術界及業界專家學者共同組成,訂於每年6月及12月出刊(另將不定期推出專刊徵稿),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惠賜稿件。
第4期第1卷共有三篇論文貢獻本刊文采,第一篇論文是陳雪梅、王東榮的「國民小學推動品德教育現況與實施方案之行動研究—以雲林縣個案學校為例」,研究的主軸在探討國民小學推動品德教育現況與實施方案之研究,包括1.個案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對實施品德教育方案的覺知情形。2.個案學校實施品德教育方案的內容。3.個案學校教師品德教育之專業知能提升情形。4.個案學校實施品德教育方案遇到的困難。從個案學校品德教育方案之實施結果發現,學校行政人員及教師持肯定看法。此外,透過個案學校品德教育方案實施,教師品德教育採取議題融入領域課程進行,以創新多元方式融入在正式及非正式課程中;個案學校教育人員討論規劃出學校本位的品德教育課程;個案學校透過多元教學活動引領學生品德思辨能力,此一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品德教育具有顯著成效。
第二篇論文則是廖家偉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見解與試論文化的意涵」,本研究從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從中領悟到了一些是文化實踐路徑新的思考方式,作者從韋伯的書中思考發現,韋伯在處理什麼是「有意義」的文化的同時,呈現在方法論上的活用.它對於一個充滿熱血,一心想要改造社會的年輕學子.提供了一個如何掌握切確有意義的、「文化」、「社會」和「實踐」的可能。相對地,作者將之關連到「西方之所以成為今日之西方」,研究認為我們有必要就其整個文化和人性論作一思考和反省,藉此思考推動歷史文化前進的主要原因,還是要歸結於人性論述的起源和發展,此才有助於釐清當前人類之社會困境的文化根源,而該研究從韋伯給予的,文化論不是空談的,也不是不變的,而是從基本義理上得到釐清。
第三篇論文是由陳美玲、董信宏共同研究的「心象攝影創作理念與審美經驗之研究:以「我思我見Meiling Chen陳美玲攝影展」作品為例」,本論文以「心象攝影」、「審美經驗」、「接受美學理論」做為文獻探討基礎,再經由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文獻分析法、敘事分析法、資料分析法,來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分析。研究材料為「我思。我見--Meiling Chen陳美玲攝影展」之八件心象攝影作品,再以本研究的創作過程及創作理念,以及受訪者訪談逐字稿,藉由「審美經驗狀態圖」及「審美經驗評估模式」分析及做為研究分析之依據,此研究結論將有助於創作者對於心象攝影作品的梳理、作為心象攝影策展的參考、了解創作者與觀賞者詮釋作品的關聯、作為創作者未來藝術可能性的探索。
再次要感謝本刊社期刊顧問、編輯委員、審稿委員及編輯及設計伙伴,由於他們的全力配合和支持,才使本期能順利出刊,也再次感謝投稿者的賜稿,使得本刊獲得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結論與建議》半年刊
主編 廖家偉112.08.30雲林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陳美玲、董信宏 (2023)。心象攝影創作理念與審美經驗之研究:以「我思我見Meiling Chen陳美玲攝影展」作品為例。結論與建議,4(1),63-126。
Accepted article!
Mei-Ling Chen, Hsin-Hung Tung(2023). A study on the Creative Concept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Mind Image Photography: Taking the works of : “I think I see Meiling Chen´s photography exhibition” as examples.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4(1), 63-126.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廖家偉(2023)。《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見解與試論文化的意涵。結論與建議,4(1),35-62。
Accepted article!
Chia-Wei Liao(2023). The Insights of "Protestant Ethics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and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4(1), 35-62.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陳雪梅、王東榮(2023)。國民小學推動品德教育現況與實施方案之行動研究—以雲林縣個案學校為例。結論與建議,4(1),5-34。
Accepted article!
Hsiu-Mei Chen & Tung-Jung Wang(2023). Action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of promoting moral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Taking the case of Yunlin County school as an example.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4(1), 5-34.
《結論與建議》第4卷第1期徵稿 Call for papers
一、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歡迎賜稿,論文稿件請參照本刊撰寫格式撰寫。
二、第4期第1卷將於112年06月出刊,截稿日期為112年04月30日。
三、投稿須知及相關附件請參考本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e852302)「投稿須知」頁面。
四、若有疑問歡迎來信:e852302@gmail.com或line: khhjerryjerry;或請洽詢本刊廖先生,電話0915-867001。
第3期第2卷 發刊詞
感謝每位支持《結論與建議》(以下簡稱本刊)的讀者,以及支持本刊順利出刊第3期第2卷的每位幕後團隊。本刊創刊的目的,有鑑於國內外各類刊物側重的面向不同,投稿者與刊物之間,也因此有不同的關係存在,而國內部分刊物,太過強調論文格式或編輯委員審查因素,以致太多實徵研究的成果沒有機會被閱讀。因此,本刊創刊也有不同考量,特別著重研究得出的結論與建議,體現研究的貢獻及價值,審查時標準前言(10%)、文獻探討(15%)、研究方法(15%)及研究結果和討論、結論與建議(60%)。本刊自109年1月1日創刊,由學術界及業界專家學者共同組成,訂於每年6月及12月出刊(另將不定期推出專刊徵稿),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惠賜稿件。
第3期第2卷共有三篇論文貢獻本刊文采,第一篇論文是林照庭的「從SCORM規範看辭書式教材分類系統建置之特性與挑戰」,研究的主軸是運用應用語意網(Semantic Web)其中的語意語言來建構教材辭書,並且將此辭書再與符合SCORM標準的學習元件元資料(Learning Object Metadata, LOM)進行辭書化,使得課程間隱含的關係得以清楚的顯現。本論文從過往的相關文獻,分析辭書化對教材分類的影響,再藉由與SCORM模型的結合,進而給予教材製作與管理者、系統開發人員以及教師建議,是一篇相當具有實務運用的論文。
第二篇論文則是陳培德的「高中及五專導師同事互動、工作負荷與工作壓力之關係」,研究背景則是在現今高度競爭及強調工作績效表現的職場環境之下,教師如何面對學校與同事互動,以及其所產生的工作壓力。為探討此一主題,陳培德運用「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第四波調查資料庫進行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各變項皆達到顯著水準,且在研究結果分析發現,同事互動與工作壓力之間具有負向的直接影響效果,並且同事互動可透過工作負荷對工作壓力產生間接影響。
第三篇論文是由柯美華、林妏庭、陳天瑜、李青薇、蔡姿君共同研究的「芳香療法改善成人睡眠品質及疲勞之影響」,主題是運用芳香療法的實驗研究,探討職場青壯年齡者介入芳香療法後對工作疲勞與睡眠品質之成效評估,是相當獨具特性的研究主題。研究以職場20-40歲以上青壯年齡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實驗法之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組別分為實驗組一(介入複方精油按摩加嗅吸)、實驗組二(複方精油嗅吸),以及對照組(無任何芳香療法介入),並進行「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及「疲勞量表」進行調查搜集資料,研究結果也發現使用芳香療法能促進及改善職場青壯年齡者的「睡眠品質」及「疲勞程度」。
再次要感謝本刊社期刊顧問、編輯委員、審稿委員及編輯及設計伙伴,由於他們的全力配合和支持,才使本期能順利出刊,也再次感謝投稿者的賜稿,使得本刊獲得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結論與建議》半年刊
主編 廖家偉112.01.22雲林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柯美華、林妏庭、陳天瑜、李青薇、蔡姿君(2022)。芳香療法改善成人睡眠品質及疲勞之影響。結論與建議,3(2),45-78。
Accepted article!
Mei-Hua Ke, Wun-Ting Lin, Tian-Yu Chen, Qing-Wei Li & Zi-Jun Cai (2022). Effects of aromatherapy on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and fatigue in adults .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3(2), 45-78.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陳培德 (2022)。高中及五專導師同事互動、工作負荷與工作壓力之關係。結論與建議,3(2),27-44。
Accepted article!
Pei-Te Chen (2022).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ying STEAM to the Carpentry Skill Course Design.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3(2), 27-44.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林照庭(2022)。從SCORM規範看辭書式教材分類系統建置之特性與挑戰。結論與建議,3(2),1-26。
Accepted article!
Jaw-Ting Lin (2022). Characteristics and Challenges of constructing Ontology-Based Cont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ORM specification.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3(2), 1-26.
《結論與建議》第3卷第2期徵稿 Call for papers
一、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歡迎賜稿,論文稿件請參照本刊撰寫格式撰寫。
二、第3期第2卷將於111年12月出刊,截稿日期為111年11月31日。
三、投稿須知及相關附件請參考本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e852302)「投稿須知」頁面。
四、若有疑問歡迎來信:e852302@gmail.com或line: khhjerryjerry;或請洽詢本刊廖先生,電話0915-867001。
第3期第1卷 發刊詞
感謝每位支持《結論與建議》(以下簡稱本刊)的讀者,以及支持本刊順利出刊第3期第1卷的每位幕後團隊。本刊創刊的目的,有鑑於國內外各類刊物側重的面向不同,投稿者與刊物之間,也因此有不同的關係存在,而國內部分刊物,太過強調論文格式或編輯委員審查因素,以致太多實徵研究的成果沒有機會被閱讀。因此,本刊創刊也有不同考量,特別著重研究得出的結論與建議,體現研究的貢獻及價值,審查時標準前言(10%)、文獻探討(15%)、研究方法(15%)及研究結果和討論、結論與建議(60%)。本刊自109年1月1日創刊,由學術界及業界專家學者共同組成,訂於每年6月及12月出刊(另將不定期推出專刊徵稿),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惠賜稿件。
第3期第1卷共有二篇論文貢獻本刊文采,第一篇論文是由陳培德完成的質性研究,談在教育界能獲得教學卓越獎的背後,學校的得獎團隊在專業學習社群運作與創新教學發展之關係,研究方法透過半結構的質性訪談,訪談二間技術型高中2個團隊,經由訪談資料的分析,得出的研究發現得獎團隊的社群運作與創新教學發展之關係是:一、社群成員具有共同的教育理念,願為達成社群目標貢獻心力;二、社群教師具有教育熱忱,致力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三、社群互動正向積極、有效提升社群教師專業知能;四、融合教師多年教學經驗,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新教學方案;五、教學方案具有完整的教學架構,系統教學成就每一個孩子;六、團隊領頭羊兼俱知識力與領導力,帶領團隊走向卓越;七、校長行動支持,促成學校本位課程。根據這項研究結果,可作為後續相關學校在學校經營、課程教學及班級經營上,如何應用參照教學卓越獎獲獎運作的思維,提升優質教學成果,此篇文章是一篇相當值得學習借鏡。
第二篇文章則是李春旺應用STEAM在木工技能課程成效之研究,本研究對象相當特別,以來台學習的專班外籍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者將專業家具結構課程,導入以STEAM教學模式,並將其應用於木工技能學習課程教學,同時融入我國木工術科丙級技能檢定試題製作為技能學習範例,研究分析是以專家訪談法、學習成效模糊綜合評價研究方式進行,經由十週的課程教學研究發現,以STEAM模式應用專班學習木工技能教學,採用木工檢定術科試題為教學課程設計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滿意度及增進師生間的互動。本篇研究貢獻之處,不但能為未來開設外籍學生專班相關領域的教學參考,同時亦可藉由本研究結果,進一步探究我國木工檢定術科試題與未來命題運用於未來木工趨勢及教學結合之參考。
再次要感謝本刊社期刊顧問、編輯委員、審稿委員及編輯及設計伙伴,由於他們的全力配合和支持,才使本期能順利出刊,也再次感謝投稿者的賜稿,使得本刊獲得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結論與建議》半年刊
主編 廖家偉111.10.30雲林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李春旺(2022)。STEAM於木工技能課程成效之研究 。結論與建議,3(1),27-47。
Accepted article!
Chun-Wang Lee (2022).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ying STEAM to the Carpentry Skill Course Design.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3(1), 27-47.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陳培德 (2022)。高中教學卓越獎得獎團隊專業學習社群運作與創新教學發展之關係 。結論與建議,3(1),3-26。
Accepted article!
Pei-Te Chen(202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eaching among the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ing Excellence Winning Team.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3(1), 3-26.
《結論與建議》第3卷第1期徵稿 Call for papers(延長投稿日期)
一、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歡迎賜稿,論文稿件請參照本刊撰寫格式撰寫。
二、第3期第1卷將於111年6月出刊,截稿日期為111年9月30日。
三、投稿須知及相關附件請參考本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e852302)「投稿須知」頁面。
四、若有疑問歡迎來信:e852302@gmail.com或line: khhjerryjerry;或請洽詢本刊廖先生,電話0915-867001。
《結論與建議》第2卷第2期徵稿 Call for papers
一、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歡迎賜稿,論文稿件請參照本刊撰寫格式撰寫。
二、第2期第2卷將於110年12月出刊,截稿日期為110年11月31日。
三、投稿須知及相關附件請參考本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e852302)「投稿須知」頁面。
四、若有疑問歡迎來信:e852302@gmail.com或line: khhjerryjerry;或請洽詢本刊廖先生,電話0915-867001。
《結論與建議》第2卷第1期徵稿 Call for papers
一、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歡迎賜稿,論文稿件請參照本刊撰寫格式撰寫。
二、第2期第1卷將於110年6月出刊,截稿日期為110年5月31日。
三、投稿須知及相關附件請參考本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e852302)「投稿須知」頁面。
四、若有疑問歡迎來信:e852302@gmail.com或line: khhjerryjerry;或請洽詢本刊廖先生,電話0915-867001。
第1期第2卷 發刊詞
感謝每位支持《結論與建議》(以下簡稱本刊)的讀者,以及支持本刊順利出刊第1期第2卷的每位幕後團隊。本刊創刊的目的,有鑑於國內外各類刊物側重的面向不同,投稿者與刊物之間,也因此有不同的關係存在,而國內部分刊物,太過強調論文格式或編輯委員審查因素,以致太多實徵研究的成果沒有機會被閱讀。因此,本刊創刊也有不同考量,特別著重研究得出的結論與建議,體現研究的貢獻及價值,審查時標準前言(10%)、文獻探討(15%)、研究方法(15%)及研究結果和討論、結論與建議(60%)。本刊自109年1月1日創刊,由學術界及業界專家學者共同組成,訂於每年6月及12月出刊(另將不定期推出專刊徵稿),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惠賜稿件。
第1期第2卷共有三篇論文貢獻本刊文采,第一篇論文是食農教育融入幼兒教學之研究,論文由董信宏著作的「食農教育教案研究–家家有盆菜在斗六幼兒園食農教育教學為例」,此篇論文亦屬於一種課程教學方法,旨在為幼兒園規劃一套以生命教育為核心的食農教育,作者將他稱為「家家有盆菜」系列課程,並藉此評估實施於幼兒園之成效為何。該研究歷經二年長期的教學及觀察,依照食農教育課程架構所涵蓋的四個面向「農作體驗」、「健康飲食」、「環境保育」及「生命教育」,藉由教學現場觀察、幼兒學習單、訪談幼兒園園長及協同老師對話記錄等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研究課程除能增進老師的食農教育知能外,幼兒由農務體驗活動也能瞭解到可食用農作物的栽培方法,以及學習照顧作物,從而在潛移默化中,老師及幼兒均能建立健康飲食觀念,並達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第二篇論文則是運用機電整合自動化概念的應用論文,是由林文山、周佩蓁共同著作的「機電整合自動化教育應用課程有助於餐飲自動化之未來發展」,該論文首先探討機械群的專業課程發展的取向和內涵,而主軸是探討技術型高中機械群專業從事機械製造加工課程發展運用於餐飲業的實際成果,該研究是以台中藏壽司福科店消費者為研究對象,進行自動化點送餐服務系統與科技接受模式的研究。研究結果發現,消費者對自動化點送餐服務系統具有正向相關性的意願,且自動化點送餐服務系統消費者「知覺易用性」與「知覺有用性」對「行為意向」具有預測力。換言之,該系統的設計符合消費者點餐、送餐與結帳上的需求,得到高度認同該系統對於消費服務流程的改善及幫助。
第三篇論文則是國內實施已久的TTQS訓練品認證系統的評析,由廖家偉、謝文英共同著作的「我國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之現況及其問題初探」,作者認為TTQS評核系統作為國家人才培訓發展重要角色,需完整且全面的提出改進之道。因此,作者以評鑑學的後設評鑑為理論基礎,初步檢視TTQS評核系統本身的現況及問題。論文先說明TTQS評核系統現況,接著進行TTQS評核系統問題的分析。最後,發現TTQS系統在評核指標、受評單位及評核委員存在若干問題。根據研究結論,作者提出TTQS評核系統未來能改進的四項建議,包括透過TTQS後設評鑑強化指標的明確性與關連性,並透過後設評鑑評估TTQS的評核過程與結果;透過TTQS後設評鑑使相關利害關係人更瞭解訓練品質的理念,使其更易掌握精髓,做好評核準備工作,以利提升訓練品質;發展TTQS評核系統適合的後設評鑑量表,以利發現問題背後的特性。該篇論文對於現有TTQS系統執行提供初步的問題及建議,期待未來該研究能進一步朝向實徵研究。
再次要感謝本刊社期刊顧問、編輯委員、審稿委員及編輯及設計伙伴,由於他們的全力配合和支持,才使本期能順利出刊,也再次感謝投稿者的賜稿,使得本刊獲得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結論與建議》半年刊
主編 廖家偉109.12.31雲林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廖家偉、謝文英(2020)。我國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之現況及其問題初探 。結論與建議,1(2),55-71。
Accepted article!
Liao, C.W. & Hsieh , W.Y. (2020). Taiwanese Govern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1(2), 55-71.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林文山、周佩蓁(2020)。機電整合自動化教育應用課程有助於餐飲自動化之未來發展。結論與建議,1(2),33-54。
Accepted article!
Lin W. S. & Chou P. C. (2020). The Assistance of A Mechatronics – Automatic Assisted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Cals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atering Industry.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1(2), 34-54.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董信宏(2020)。食農教育教案研究–家家有盆菜在斗六幼兒園食農教育教學為例 。結論與建議,1(2),3-32。
Accepted article!
Tung, H.H. (2020). A Case Study of Lesson Plans on Food and Farming Education at Douliu Kindergarten: Household Pot Vegetables .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1(2),3-32.
《結論與建議》第1卷第2期徵稿 Call for papers
一、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歡迎賜稿,論文稿件請參照本刊撰寫格式撰寫。
二、第1期第2卷將於109年12月出刊,截稿日期為109年11月30日。
三、投稿須知及相關附件請參考本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e852302)「投稿須知」頁面。
四、若有疑問歡迎來信:e852302@gmail.com或line: khhjerryjerry;或請洽詢本刊廖先生,電話0915-867001。
第1期第1卷創刊號 發刊詞
感謝每位支持《結論與建議》(以下簡稱本刊)的讀者,以及支持本刊順利創刊的每位幕後團隊。首先,先佩服本人有勇氣創辦學術學刊,並擔任第一任主編,為社會公益及學術界付出一些努力,也為一些致力於學術或實務研究的研究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台。此外,感謝願意擔任副主編的李冠旻女士,貴為國際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付出對社會公益及藝文環境的關懷及行動令人佩服,尤其願意擔任雲林縣街頭藝人協會理事長,更是雲林縣表演藝術者的福氣。再者,指導本刊創刊重要貴人,除了堅強的期刊顧問團外,來自各界的學者及實務專家皆是本刊創刊重要的支持力量。
本刊創刊的目的,有鑑於國內外各類刊物側重的面向不同,投稿者與刊物之間,也因此有不同的關係存在,而國內部分刊物,太過強調論文格式或編輯委員審查因素,以致太多實徵研究的成果沒有機會被閱讀。因此,本刊創刊也有不同考量,特別著重研究得出的結論與建議,體現研究的貢獻及價值,審查時標準前言(10%)、文獻探討(15%)、研究方法(15%)及研究結果和討論、結論與建議(60%)。本刊自109年1月1日創刊,由學術界及業界專家學者共同組成,訂於每年6月及12月出刊(另將不定期推出專刊徵稿),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惠賜稿件。
創刊號共有五篇論文貢獻本刊文采,第一篇論文從數位教學設計出發,論文是王怡婷和莊貴枝共同著作的「開發電子學習系統中制式思考模式圖像的創意數位整合課程」,此篇論文屬於當代主流研究領域之一科技數位學習主題,主要使用電子學習系統發展具創造力的結構化模型數位整合課程,將數位教學教材與多媒體教學設計相結合而設計,其中包含了藝術與人文、社會研究、和語言藝術三項領域,對應了基礎課程,核心課程,和應用課程的設計。最後,評估學習成效,還培養學生對科技和人文社會的關注和責任,平衡技術與人文的發展。
第二篇論文則是都市社會學書評兼論文性質,是由廖家偉著作的「空間社會性的主流、批判及反思,一個都市社會學典範的轉成:隨Gottidiener走入都市空間生產的否思」,作者十年前因緣際會下研讀都市社會學家Gottdiener於西元1985年出版的經典著作"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 ",得到啟發,深刻體悟都市社會學在處理都市問題背後的社會科學及方法論之博大精深,進而重新研讀該書並撰寫本文,論文首先由「已建成環境如何可能?」、「空間如何可能?」一個從康德哲學知識論思維為基礎的提問方式開始,對相關領域中對空間研究進行否思(unthinking)或是反省,現今,都市社會學的理論觀點是否能代表都市研究問題能獲得解決?作者翻閱詳讀Gottdiener的《都市空間的社會生產》,認同Gottdiener立書目的,經由與主流觀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觀點,以及後資本主義觀點的對話與反思,到Gottdiener融和各派現有理論,企圖以建立知識論體系之過程獲得啟示,作為經驗研究時更好的指引與對照。
第三篇論文則是關心教官退出大學後,全民國防教育推動受因素影響之探討,林俊傑和謝文英共同著作「影響大學全民國防教育推動因素之研究-教官退出大學之觀點」,旨在探討教官退出大學後全民國防教育推動之認同感及相關問題,並據以建構一套教官退出大學後全民國防教育因應之道,研究以以自編研究工具對全國國(市)、私立大學教師兼行政、教師、教官及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並訪問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及教官。研究結果顯示,教師兼行政、教師、教官與學生高度認同教官退出大學後全民國防教育推動,其認同度依序為「課程設計」、「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推動策略」;另「教官退出大學後全民國防教育推動」整體與推動策略、課程設計、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等各構面具高度正相關;各構面彼此間有中高至高度正相關;整體與各分構面有高度正相關,這些研究結果,對於目前研議教官退出大學校園後產生相關全民國防教育推動問題,提出極具建設性的建議。
第四篇論文是職前訓練課程設計及學習成效有關的研究,是由柯美華、謝文英共同著作「時尚設計職前訓練課程設計及訓練成效之研究:以南部大專校院相關科系學生為例」,旨在探討時尚造型設計相關科系美容造型設計課程,以南部大專校院相關科系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課程設計及教學,與實務訓練課程學習需求與學習成效是否有關,以了解學生畢業後到職場上工作其在校所學專業實務課程,是否能確實運用,以達到真正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本篇論文是有關於美容造型設計課程內容編排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對該領域職前實務訓練及成效非常實務貢獻價值。
第五篇則是職業訓練知名雙軌旗艦計畫研究論文,由劉邦棟著作「比較德國、英國、瑞士、奧地利之技職教育制度反思台灣雙軌旗艦制之發展」,文中認為歐洲的德國、奧地利及瑞士等國家實施師徒制職業教育,其成效不但締造了低失業率,更成為這些國家建立師徒制度特色的技職教育基礎。因此,作者以文獻回顧法,廣為蒐集與雙軌旗艦制相關之期刊雜誌、論文文獻、資料等剖析德國、瑞士、英國與奧地利的技職教育經驗,了解各國不同之雙軌學制的差異,進而比較分析,根據結果提出對於台灣職業訓練非常有實質幫助的建議。
創刊後能順利刊出,再次要感謝本刊社期刊顧問、編輯委員、審稿委員及編輯及設計伙伴,由於他們的全力配合和支持,才使本期能順利出刊,也再次感謝投稿者的賜稿,使得本刊獲得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結論與建議》半年刊
主編 廖家偉109.05.27雲林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劉邦棟(2020)。比較德國、英國、瑞士、奧地利之技職教育制度反思台灣雙軌旗艦制之發展 。結論與建議,1(1),99-118。
Accepted article!
Liu, P.T. (2020). Comparison of the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s of Germany, Britain, Switzerland and Austria to Rethinking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Dual System of Vocational Training project.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1(1), 99-118.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柯美華、謝文英(2020)。時尚設計職前訓練課程設計及訓練成效之研究:以南部大專校院相關科系學生為例 。結論與建議,1(1),81-98。
Accepted article!
Ke , M.H. & Hsieh , W.Y. (2020). A Study on the Course Design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Pre-employment Training for the Fashion Design: A case of students from related departments of Southern Technological College .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1(1), 81-98.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林俊傑、謝文英(2020)。影響大學全民國防教育推動因素之研究:教官退出大學之觀點。結論與建議,1(1),49-80。
Accepted article!
Lin, C.C.& Hsieh , W.Y. (2020).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The view of the instructor withdrawing from the university.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1(1), 49-80.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廖家偉(2020)。空間社會性的主流、批判及反思,一個都市社會學典範的轉成:隨Gottidiener走入都市空間生產的否思。結論與建議,1(1),19-48。
Accepted article!
Liao, C.W. (2020). A Study on a Paragon Conformation of Urban Sociology by the Critique and Rethinking of the Social Space Mainstream: Unthinking the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 with Gottidiener.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1(1), 19-48.
恭喜!獲得推薦刊登
王怡婷、莊貴枝(2020)。開發電子學習系統中制式思考模式圖像的創意數位整合課程。結論與建議,1(1),5-18。
Accepted article!
Wang, T.T. & Chuang, K.C. (2020). Developing the Creativity Digital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on Reminiscence of the Old Train Stations Images in e-Learning System. Journal of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1(1), 5-18.
《結論與建議》半年刊創刊號徵稿 Call for papers
一、凡國內外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論文及書評,特別歡迎公共行政、政治學、社會學、社會福利、教育學、心理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歡迎賜稿,論文稿件請參照本刊撰寫格式撰寫。
二、第1期第1卷(創刊號)將於109年6月出刊,截稿日期為109年5月31日。
三、投稿須知及相關附件請參考本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e852302)「投稿須知」頁面。
四、若有疑問歡迎來信:e852302@gmail.com或line: khhjerryjerry;或請洽詢本刊廖先生,電話0915-86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