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霸凌不NG

採訪:王政忠(夢N協同主持人)

文字: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2022/10/30

戲說霸凌不NG(照片來源:夢N團隊

「酷凌計畫」,其「酷凌」英文為「Cooling Conflict」,此計畫源自於瑞典「和平發展研究中心」的「神龍計畫」,和英國新南威爾斯州的「全校反種族歧視計畫」(註1),透過情境建立,提供學生處理種族歧視衝突的方法。爾後,澳洲昆士蘭教育局將此計畫著重在「校園霸凌」,「酷凌計畫」也因而成形。


「酷凌計畫」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修練覺察練習,讓學生認識衝突與情緒,以減少校園霸凌發生。第二部分是同儕互動演出,以四個步驟:「演一次」、「思想軌跡」、「坐針氈」和「新式論壇」,從戲劇策略引導學生觀察紛爭、拆解衝突。最後以小組討論,讓學生探究事情的根本原因,並且同理與接納自己與他人,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

※酷凌行動課程架構圖:https://img.onl/GaQkSx

「和諧是為了能好好說話」


高雄市鳳山國中表演藝術沈邑蓎​老師(小路老師)回想起當初會接觸「酷凌計畫」的機緣,是受到碩士班指導老師—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林玫君教授的啟發,「因為我的個性和處理事情的方式比較容易引起衝突,那時候,我的老師剛翻譯完《酷凌行動-應用戲劇手法處理校園霸凌和衝突》(Cooling conflict: a new approach to managing bullying and conflict in schools),於是拿了這本書跟我說:『邑蓎,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妳,或許可以做為妳的研究題目。』」因為指導教授的建議,讓小路老師一頭栽進「酷凌計畫」的研究中。

2022酷凌戲劇營隊大合照(照片來源:沈邑蓎老師)

「在這個計畫當中,讓我覺得最棒的是,我們透過表演,教導學生如何面對衝突,並且從思想軌跡中探究衝突背後的真相。」小路老師表示,自從她將這樣的課程帶入校園後,期望學生有更好的方式去理解對方,同學之間的氣氛也更為和睦,即便有時候仍會因為不同意見而起爭執,但他們越來越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設身處地。「和諧並不代表不吵架,而是能好好地說話、傾聽、愛人與被愛,在尊重他人的同時自己的心也重獲自由。」小路老師說。

「酷凌計畫」互動演出-坐針氈環節
(照片來源:夢N採訪影片截圖)

「迎接自己,面對未來」


每一年她都帶著國中生進到鄰近國小班級,進行「酷凌計畫」互動演出,透過同儕教學的方式,國中帶領國小生,透過戲劇情境的建構,去感受衝突霸凌如何被建立,並練習拆解甚至在情境中練習解決衝突和霸凌。透過高雄市輔導團的協助,甚至也辦理教師研習希望讓更多老師加入,2021年高雄市多位國中小老師,也一起加入這互動演出計畫。

今年暑假,小路老師更是第一次辦理「酷凌計畫」夏令營,透過暑期營隊能擴及鄰近國小高年級和校內七年級的孩子一起認識情緒管理、衝突結構,當面對衝突來臨可以如何面對。雖然夏令營是第一次辦理,但實際上,陪伴這群孩子練習,擔任營隊助教的學長姐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之所以願意和小路老師一起投入的背後,是因為執行「酷凌計畫」後,他們成長許多,也希望能將自己的收穫傳承下去。

演一遍衝突故事
(照片來源:夢N採訪影片截圖)

霸凌行動劇模擬真實的衝突情況
(照片來源:夢N採訪影片截圖)

從觀看和演出互動與學習
(照片來源:夢N採訪影片截圖)


黃烽嘉同學說到自己升上高中後,由於不適應校園生活,身心因素而休學。休學後,他回到鳳山國中找小路老師分享他的近況,老師不僅給他心靈上的支援,還問他:「老師之後要辦理夏令營,你要不要回來幫忙?」由於自己從老師身上獲得許多能量,回母校擔任助教,是他覺得能夠回饋老師最好的方法。


畢業學生-黃烽嘉同學(右一)演出照片(照片來源:沈邑蓎老師

「我今年要升上高三了,以前我還在學校的時候,會有資深的學長姐會回來帶領我們排練、檢視劇本,真的很不容易。因為我們演戲不只是戲劇本身,還需要跟和觀眾互動,充滿挑戰」楊凱琳同學認真地說,「不過也因為如此,讓我在畢業之後,想繼續參與這個計劃,我認為每一次的練習,都能讓我對自己更了解,也更有自信。」


盧潔瑜同學說:「我比較不一樣,因為我對於情緒覺察很有興趣,我試著把這個計畫帶進我目前就讀的高中,讓影響再擴大。不過,在帶領青年志工團過程中,我遇到最大的困難是,在衝突發生時,我並不會把當下的情緒抽離並且審視自己,所以也比較不容易進入狀況。不過每次的覺察練習,都幫助我把自己帶往更好的地方,成為一位更好的人。」

畢業同學-林映廷同學(照片來源:夢N採訪影片截圖)


「我是小路老師導師班的學生,剛上國中的時候,因為我不想上學,所以請了三個月的假,或許是我的內心感到不安,又渴望被愛,讓我沒辦法好好地上學。直到小路老師帶著我和媽媽一起練習對話,才逐漸打開心房。也因為小路老師帶給我很大的力量,我現在才有辦法坐在這裡和同學一起討論。」林映廷同學開心地說。

「我真的很謝謝小路老師讓我有機會和父親有深入的對話和理解,雖然幾年前他因工傷過世,但幸好那時候我有嘗試化解隔閡,才不會讓我感到遺憾。」陳昱翔同學感性地說。


這群學長姐從鳳山國中畢業後仍持續回來參加「酷凌計畫」,並且協助計畫進行,是因為過去他們在徬徨少年時,小路老師接住了他們,陪伴他們追求自我的心路歷程,讓他們有勇氣面對未來的挑戰。

「關係重塑,情感更緊密」


除了夏令營外,小路老師和校內不同領域的老師,例如:藝術與人文、英語、社會、國文等科目一起組成跨領域學習社群,將家庭教育、品格教育等議題,以多元面向的觀點融入於七年級的「家在一起」課程。其課程內容包含衝突理論、情境處理和冰山理論等,以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溝通技巧及同理他人的態度,並增進孩子與同學及家人之間的正向互動機會。

酷凌計畫演出片段(照片來源:沈邑蓎​老師

由於,家庭是孩子與世界產生連結的起點,在其中一堂冰山理論課程中,社群成員陳健瑩老師希望學生從自己的家庭出發,重新覺察自己對家人的情感和感覺,其中一位學生描述自己與家人之間曾經發生過的衝突:「我的父母每學期都會買很多講義給我,希望我在課業上多用功,其實我很不開心,也覺得他們都不愛我,一直逼我去做我不想做的事。」然而,健瑩老師透過平日觀察學生,發現除了講義之外,他的父母也幫他買了很多小說,因此,健瑩老師引導學生以冰山理論思考,學生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只看到父母買了很多講義給我,但實際上,他們知道我喜歡看小說,也會買很多課外書讓我閱讀,而這些都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當他再次提到家人對他的關愛時,不再那麼抗拒,眼中也散發出溫柔的光芒。

此外,另一位社群成員陳韻安老師則提到她看到她與學生最大的改變在於,過去她在學務處調解學生糾紛時,看到同學之間常因累積許多不滿的情緒而引起紛爭,即便她以訓責告誡學生,仍沒什麼幫助。加入社群後,運用情緒與衝突管理技巧,讓學生之間理解彼此的想法,雖然需要花比較多時間,但學生在溫和與堅定的教導下,互相尊重對方,也更能幫助學生能用正向的態度面對衝突。韻安老師開心地說:「我也體會一件很棒的事,我很喜歡在下課的時候遇到學生,他們會很熱情地跟我打招呼。參加社群課程後,我認為老師與學生不再適合權威式的教育,以互相理解和接納的關係,更幫助於教學的效度。」這同時也是韻安老師最大的收穫。


擔任導師的小路老師每天總要面對班上不同的衝突事件,「酷凌計畫」讓她自己以及班上的孩子都在慢慢地改變。小路老師:「曾經有學生跟我說他從來不敢跟父親說話,更不敢和爸爸拍照。但因為課堂作業讓他必須面對這個課題,主動和父親表達感受,甚至邀約,也因此改善了自己與父親之間的關係。那孩子憂鬱的臉龐露出帥氣的微笑」小路老師看到班上學生的改變,促使她召集各領域的老師組成跨域社群,期待「家在一起」讓七年級的孩子都有機會重新認識衝突和情緒,重塑彼此之間的關係,情感也會更加緊密。

酷凌計畫2020【第三屆】演出片段,當時替代演出的國小學生(著黃衣),是目前第七屆酷凌計畫執行學生之一(下圖右一)。(照片來源:沈邑蓎老師)

「溝通從傾聽開始」


一開始,「酷凌計畫」只有在小路老師的導師班和表演藝術課教學,當她看到這群孩子,無論是在人際關係,或者是情緒管理都有很大的進步,推動她將課程延伸到全校七年級的孩子,甚至辦理夏令營擴及到學校鄰近國小。每每看到孩子們的成長,總是讓小路老師與社群夥伴感到動容。


校園衝突、霸凌等議題,是校園中經常發生的校園問題,小路老師把「酷凌計畫」的理論延續至「家在一起」的社群夥伴們,透過衝突潛伏、萌發、爆發和四個結果,帶領孩子重新認識衝突,以及衝突發生時,如何察覺自己與他人的情緒感受,並且試著同理與接受不同的觀點,讓傾聽作為溝通的開始,讓溝通成為促進自己包容與尊重同學和家人的橋樑,那麼衝突和霸凌才有可能在根源真正的被解決。

「家在一起」的社群夥伴:陳韻安老師(左一)、沈邑蓎老師(右二)、陳健瑩老師(右一)(照片來源:夢N團隊

想了解更多關於「酷凌計畫」的故事嗎?

讓我們一起看看沈邑蓎老師、社群老師們和的學生們怎麼說?

《跟著大叔走一走》EP3 戲說霸凌不NG(上) ft.沈邑蓎老師
(照片來源:夢的N次方Youtube)

《跟著大叔走一走》EP4 戲說霸凌不NG(下) ft.沈邑蓎老師
(照片來源:夢的N次方Youtube

【酷凌計畫】課程架構簡介:



註1沈邑蓎,《戲劇讓改變發生──降低衝突和霸凌的「酷凌」計畫》,未來教育Taiwan 100 http://tw100-2019.cwgv.org.tw/contents/results_demo?id=780 (參考日期:2022/9/28)


影音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