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出走,小飛魚的達悟精神(上)

採訪:王政忠(夢N協同主持人)

文字: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照片引用:小飛魚文化展演隊粉絲專頁照片已取得著作權人顏子矞老師授權同意轉發

2022/07/10

(照片來源:小飛魚文化展演隊粉絲專頁

蘭嶼,是一座四面環海的島嶼,島上住著以「人」起名的達悟族(Tao)原住民。達悟族為海洋民族,每年三月到六月是達悟族的重要節日—飛魚季,部落裡的男性帶上捕飛魚的用具,划著拼板舟出航,尋找飛魚。


一位來自高雄的國小老師,他在一次大學營隊活動到了蘭嶼,便對當地的人文風情念念不忘,考上正式教師之後,等待機會申請調校到蘭嶼服務。一轉眼,已經十六個年頭過去,對於蘭嶼的情感已經越來越深。「這裡,有一種黏性,是怎麼樣也無法忘懷,我想我已經無可救藥地愛上他們、愛上這裡。」目前任教於蘭嶼椰油國小的顏子矞老師,在這裡成立了一個關於傳承達悟記憶的「小飛魚文化展演隊」,帶領孩子尋找達悟靈魂中的那條飛魚。


「用心陪伴,打開心房」


「蘭嶼,真的是一個不容易到達的地方,我就算吃了很多暈車藥也都沒有效果,我只能搭飛機往本島。不過,來了之後,就再也離不開了。」子矞老師說。教書這麼多年來,他提到曾經有位孩子令他印象深刻,而這段故事也被翻拍成電影《如果大海知道》。



(照片來源:小飛魚文化展演隊粉絲專頁)

(照片來源:夢N採訪影片截圖-讓顏老師最感動的事情

(照片來源:夢N採訪影片截圖-顏老師在教舞蹈隊的心路歷程)

那天,是子矞老師第一天到椰油國小報到,他看到一位學生在操場上玩耍,便主動過去打招呼,結果學生並不理睬他。開學後,子矞老師是他的導師,旁敲側擊後得知,由於家庭因素,他由阿照顧,因缺乏家人的陪伴與關愛,讓他不善於與人相處,功課也經常缺交。


有天,子矞老師跟他說:「下課後,你留在教室寫功課,我陪你寫。」除了他之外,還有幾位學習進度較落後的孩子也會留在教室完成作業。「我希望我能帶給他們不一樣的學習態度,以培養他們對於自己的學習有更多的責任感。」慢慢地,子矞老師打開他的心房,孩子與他更靠近了,也對學習更加用心。曾經他對子矞老師說:「老師,你是我的天使,這樣陪伴著我,讓我感覺到溫暖。」對於子矞老師來說,這是一份珍貴的禮物,陪伴,是他和這些孩子們的日常。

(照片來源:小飛魚文化展演隊粉絲專頁)

「核廢惡靈,歌舞重現」


這座島嶼,除了島上居民外,還有核廢惡靈。子矞老師的班上有許多家長曾經參與過「220驅逐蘭嶼惡靈」反核廢料運動,但對於孩子來說卻很陌生,因此趁著日本311大地震引起的福島核災,讓孩子了解核廢料的風險,他和班上的孩子合力編演了一齣歌舞劇,將這段不公義的歷史重現。演出結束後,台下的家長情緒激昂,似乎又回到當年抗爭的回憶,也給這群孩子深刻的環境教育。


「每位孩子都在我的生命中,陪伴我走過一段路,我覺得很感恩,也很有價值。我從來沒有後悔過,更覺得上帝對我真的太好了,把我帶來這裡,讓我感受生命的美好。」子矞老師感性地說。


(照片來源:小飛魚文化展演隊粉絲專頁)

(照片來源:小飛魚文化展演隊粉絲專頁)

(照片來源:小飛魚文化展演隊粉絲專頁)

《跟著大叔走一走》EP1 島嶼出走,小飛魚的達悟精神(上)

《跟著大叔走一走》EP2 島嶼出走,小飛魚的達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