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溝通多友善,教學相長齊開展

採訪:王政忠(夢N協同主持人)

文字: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2023/06/18

臺北市立景興國民中學(照片來源:夢N團隊)

為了讓孩子具備國際溝通能力與國際化視野,以面對全球化的浪潮,英語儼然成為與世界接軌不可或缺的工具。臺灣已經有多所學校正在校內推動雙語課程,臺北市立景興國中是其中一所雙語課程學校,校內的藝能科課程,例如:音樂、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家政、體育、健康教育以及生活科技都是雙語教學。不只是課堂學習,校園也隨處可見雙語情境的布置,進而讓學生熟悉生活英語,營造友善的雙語環境。


政忠老師與郭智嘉老師合(照片來源:夢N團隊)

學生小心翼翼地使用裁切機具(照片來源:夢N團隊)

「英語只是一種表達工具」


雙語教學的目的與英語課不同,雙語教學著重在,老師要在掌握學科本質的情境下,靈活運用兩種語言教學,而不是強調英文單字與文法運用。


生活科技科郭智嘉老師在大學時主修英文,再加上她也喜歡手作及設計,研究所轉而就讀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對於智嘉老師而言,她認為無論是中文或是英語,語言只是教學的工具之一,在備課時,她仍然將課程回歸到教學目標。她常提醒學生:「上課的時候,我會以符合你們目前的英語能力使用適合的詞彙介紹課程相關內容,若是較難理解的內容,則會使用中文輔助及圖片解說,因此只要你們都能了解課程內容,並且能夠回應適當的問題,那麼英語在這堂課只是作為溝通工具。」


由於生活科技需要操作不同機具,學生需要了解每個機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才能確保學生能夠安全地使用器材,並且完成作品。智嘉老師說:「維持課室安全和教學本質是我的教學目標。學生的英語能力不同,我希望英語弱勢的孩子,能習慣英語學習環境,且不排斥課程。至於英語能力較好的孩子,他可以嘗試以英語回答問題,自然地使用英語表達。」智嘉老師將英語融入於課堂,也期待學生依照自己的能力,樂於和同儕一起參與課程討論與學習。


「學科和雙語相輔相成」


在雙語課程推動上,對於非英語專長的老師來說,是一項具挑戰性的工作,老師嘗試在教學生涯中有嶄新突破,抱持著躍躍欲試的心,展開不一樣的教學面貌。


音樂科吳慧倫老師說:「第一年,學校開始推動雙語課程時,我便嘗試將英語融入於課程,雖然我對於自己的英語能力不太有自信,調整幅度有限,但我仍想給自己成長的機會。這學期開始,有了前一年的教學經驗後,我敦促自己邁開步伐,加入更多的英語說明在課堂中。」接受雙語教學的轉型過程,是掙扎與兩難,但慧倫老師選擇勇於突破,並且以自己作為示範,鼓勵孩子不害怕,她說:「有些孩子因為過去有些不愉快的學習經驗,因而討厭上音樂課,再加上英語又是另一門會令孩子懼怕的科目,這些都是讓我猶豫雙語教學的因素。因此,音樂的教學內容和英語融入的教學比例,是我需要謹慎評估的地方。」為了讓孩子親近英語,現在,星期五的課程結束後,慧倫老師會愉快地跟孩子說:「Have a nice weekend! 期待下次見!」


王政忠老師與吳慧倫老師(右)和侯雅馨(
談論關於雙語教學的想法(照片來源:夢N團隊)

吳慧倫老師透過雙語教學,
讓學生分組練習音樂節奏(照片來源:夢N團隊)

另一位體育科侯雅馨老師,大學時,曾經參加國外教育見習計畫,前往瑞典Von Bahrs skola學校交流。除了觀摩課程外,她也以英語教授體育課,因此對她來說,雙語教學並不陌生,她說:「我認為藝能科的教學性質,比較容易將雙語融入於其中。過去在海外的教學經驗中,我看到學生在學習上有很好的表現,因此增加我以英語教學的信心,回來後也試著將英語融入課程中。」因此,雙語教學雖然充滿挑戰,但雅馨老師看到這對學生學習行為有正面的影響力,她也很願意嘗試,更增添教學特色。


雙語教學,對於師生來說是教與學的全新體驗,教師的教學設計除了扣合學科本質外,也需要考量學生的英語能力差異;而學生則需要適應老師會同時使用中文和英語說明學習內容。雙語教學以學科為主,雙語作為教學加分,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英語口說,日常溝通」


面對雙語學習衝擊,學生不只可以重新思考英語對於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也可以練習作為日常溝通的工具。


目前就讀八年級的陳毅杰同學,已經第二年以雙語課程學習生活科技課程,他說:「我入學的時候,老師跟我們說這堂課會以雙語教學,不過,遇到專有名詞或是安全宣導的時候,老師會特別用中文說明一次,讓全班同學都能理解。我自己滿喜歡這樣的上課模式,將來我打算從事和英語相關的工作,所以從現在開始熟悉英語環境,並且學習英文課本裡沒有的單字,我覺得很棒。」


和毅杰同學同班的林媖中同學說:「我認為,未來的發展趨勢勢必會跟世界接軌,因此,具備雙語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現在,我們在學校就能經常接觸英語的話,之後需要以英語交流的時候,也比較不那麼害怕。」


打造英語友善環境,讓學生勇於開口說英語,透過雙語教學,提升學生英語力,增加語言熟悉度。


王政忠老師與陳毅杰同學)、林媖中同學()對談
(照片來源:夢N團隊)

學生專心地打磨木材,完成作品
(照片來源:夢N團隊)

王政忠老師與陳毅杰同學()、林媖中同學(左)合影
(照片來源:夢N團隊)

「雙語教學,改變課室風景」


為了營造雙語環境,景興國中組織校內跨領域專業社群,並邀請曾經在雙語學校任職的外籍教師,提供教師專業學習。教務處蘇祐萩主任說:「我們希望無論老師或是學生,在課堂上舒適地使用適合自己表達的語言,在生活中靈活運用不同語言,讓雙語教學有更多彈性。」


唯有孩子的學習開始改變,老師也會更有動力持續努力,當老師與學生都能舒服地習慣雙語教學,自在地以英語表達想法,那麼雙語也將可以為課室帶來美好的課室風景。



《跟著大叔走一走》EP10 雙語完美融合在生活科技課程裡 讓大叔驚呆了?! 一起直擊雙語教育的教學現場〜ft.臺北市立景興國中(照片來源:夢的N次方Youtube)

《跟著大叔走一走》EP11語言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由切換!教師與學生對於雙語教育的看法是...ft.臺北市立景興國中(照片來源:夢的N次方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