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學習概念,分齡計算解題 

東汴國小謝美雪老師(2)   

採訪、文字: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錄音:魏翎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系學生)

2021/12/25

孩子討論學習(照片提供:謝美雪老師)

面對挫折,跨出第一步,是對自己做出最勇敢的一件事。

六年前,因為學校改制成實驗學校,從一般教學變成混齡教學,我頓時不知道該如何教書。在徬徨之際,我加入了國小數學EECC社群,在數學教學上有很大的幫助。

由於學生在數學邏輯理解能力普遍偏弱,因此導入EECC起承轉合教學法後,幫助孩子增強數概念能力,讓學生從「頓悟數學–產生興趣–自我練習–達成目標」四階段,了解如何學數學。

「概念引導混齡教學」


面對困難,我認為實踐就對了。

EECC起承轉合教學法很適合用在混齡教學上,因為學生能夠透過「起」將數學概念基礎打穩,當學生學習進階數學問題時,能更順利應用,解決問題。


目前學校所採取的混齡教學模式有「合–分–合」或「分–合–分」,以整數分解課程來說,便是採「合–分–合」進行。六年級學生對於因數與倍數已經有基礎認識,但對五年級學生來說是新的概念,因此當五、六年級學生一起學習時,我會先將因數與倍數的觀念再教過一遍,但在題目計算上會使用不同方式,六年級學生使用短除法,而五年級則是以列舉法呈現。各自算完後,再互相檢視答案是否一致。六年級學生藉由互相學習的過程,可以再次練習已經學過的數學概念,而五年級學生則可以預先知道之後的學習內容。


持續實踐的過程,有時候不盡理想,所以我更認為實踐家應具備兩種能力:


當課程設計得好,混齡教學也會變得比較容易,概念教完之後,依照年級高低區分佈題難易度。混齡教學讓我自己重新檢視原本的教學狀況,我在社群中學習,帶回課室實踐,才會知道哪裡需要修正,量身打造後的課例,都將成為課程的一部份。


EECC實踐教學(照片提供:謝美雪老師)

課堂實踐教學(照片提供:謝美雪老師)

「孩子,謝謝你沒放棄數學」


這學期有位高年級學生的家長很興奮地跟我說:「我終於看到我家的孩子會使用除法了!」這位學生的學習狀況不是很理想,部分應該要在低年級和中年級學會的數學概念沒有學習完整,因此升上高年級後,已經跟不上預計的課程進度。為了讓學生能重拾信心,我按照EECC的課例引導他練習數學,補足他缺乏的數學觀念。那時我跟自己說:「好險,我沒有放棄他,所以孩子也很努力沒有放棄數學。」學生的學習能力很好,已經慢慢地跟上,我看到他願意嘗試計算數學題目,真是太好了!


「勇敢地走出來,就會發現不一樣的天空;走出舒適圈,就會看見外面的世界多寬廣,雖然路途上偶有沮喪,但有社群夥伴在一起,一定可以看到更遼闊的視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與其聽別人說實踐,不如自己體驗。」這是我自己體會出來的心得,也期待還在觀望的老師,可以試著「走出來,自信就會大不同」。


入班觀課(照片提供:謝美雪老師)

參與臺中共備社群小組討論(照片提供:謝美雪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