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不停滯,勇敢走向前 

正義國小簡盈安老師(1)   

採訪、文字: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錄音:魏翎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系學生)

2022/03/20


目前任教於新北市正義國小的簡盈安老師看到偏鄉師資不足,進而投入教育工作,透過以身作則,讓班上的孩子在學習中點燃信心,看見自己的價值。

2019校內數學公開課1(照片提供:簡盈安老師)

「從教學中不斷修正自己」


踏入教職十一年,盈安老師從沒後悔過,雖然有時感到挫折,「我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所以也會將這些期待投射在學生身上。但我發現,當我太求好心切,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因此我開始學習試著等待學生。」


除了學生外,與家長間的溝通,也曾讓盈安老師感到沮喪:「家長和我都站在為孩子好作為出發點,但家長對我的誤會難以釐清,讓溝通形成沒有交集的平行線。」後來,盈安老師將教學重心放在孩子身上,並且透過MOXA基金會的正向教育培訓工作坊,看見自己的教學盲點,不斷調整自己的步調和思維模式,以達到親師生之間的平衡。


2019校內數學公開課2(照片提供:簡盈安老師)

2021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校內簡易公開課(照片提供:簡盈安老師)

「我希望把孩子教好」


盈安老師會想要成為老師,全因為就讀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時,參加山地服務社(現為原住民文化社)與新竹尖石後山部落聯繫密切。加入社團的司馬庫斯小隊後,得知部落學校缺乏教師,因而決定報考清大師培課程,希望未來能到部落服務。雖然在各種因素考量下,暫時無法成行,但這個初衷一直在她的心裡,也是促使她不斷向前的動力來源。


「我覺得我是個比較願意改變的人,也喜歡嘗試不同教學法。」盈安老師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參加由各家出版社辦理的增能研習,並試著在課堂實踐所學,她發現學生開始有了細微的改變。


2021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課(照片提供:簡盈安老師)

在桃園市樂善國小擔任代課老師期間,有位學生對注音符號及拼音概念掌握得還不是很好,在盈安老師與家長溝通後,利用課餘時間加強學生的注音練習。幾年前,學生與她聯繫上,學生說:「謝謝老師當時對我格外照顧及幫忙,讓我在學業上能跟得上其他同學。」學生在多年後給予的回饋,讓盈安老師相當感動與溫暖。


一個簡單的起心動念「把孩子教好」,促使盈安老師學習。「自從我擔任教師以來,沒有一屆的作業是重複的。不只是每位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同,再加上,社群夥伴的課例分享,讓我有機會學習新的教學策略,這些都是我的教學法寶。」

「在部落格留下足跡」


一開始,盈安老師參加的研習多以國語文為主,包含MOXA 第二屆MAPS種子教師培訓,為了了解不同的數學教學法,陸續加入社群網站上的數學社團,偶然機會下,看到維民老師將到新北市三多國小設立數學EECC社群。


在參加社群之前,盈安老師對於EECC的教學模式並不了解。

但一次又一次的研習後,她發現,這套教學法有許多亮點,原來數學可以這麼好玩,從生活周遭常見事物發現數概念,讓孩子更親近數學。此外,維民老師帶領社群夥伴了解教科書的奧秘之後,她說:「魔鬼藏在細節裡,教科書裡的單元編排,都是有意義的。如果我了解脈絡,我便能提供更好的教學鷹架給學生,學生也更能掌握學習重點。」

2019新北夢與大叔合照

(照片提供:簡盈安老師)


為了讓自己的教學脈絡留下足跡,盈安老師將她在課堂活動紀錄在部落格上,校內老師看了她的文章後,開始與她討論教學方法並且帶回班上嘗試教學。此外,這學期從中年級換到高年級擔任導師的盈安老師和同學年夥伴在校內組成共備社群,不僅互相交流外,也會和好夥伴郭姵妤老師一起將EECC課例帶進社群,讓校內老師也有機會了解EECC的教學模式。


校內社群,對於第一年擔任高年級導師的盈安老師來說幫助相當大,除了結識許多教育夥伴,進而拓展視野,轉化為教學廣度,也在翻轉的路上感到不孤單。


2019新北社群實踐家夢N分享(照片提供:簡盈安老師)

「面對失敗,看見不足」


「我覺得現在的學生容易對自己沒自信,認為自己做不到,久而久之就真的做不到了。因此我經常鼓勵孩子,盡量嘗試,不要害怕。學生到了高年級,逐漸走向自我價值穩固的階段,我除了能夠帶給他們知識上的探索外,更希望他們能勇敢面對自己遇到的困難,以及肯定自己遇到困難後,每一步努力的痕跡。」盈安老師認真地說,也希望藉由自己以身作則,讓孩子知道緊張和害怕都是正常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正視自己的感受,突破困難。



「此外,我還想要成為一名優雅的老師,貼近班上的孩子。希望無論什麼時刻,我都能為自己做的決定感到有自信,也希望班上的孩子也能在我的引導下,看見自己的亮點。」


就如同盈安老師對於成為實踐家的看法,「成為實踐家,很重要的就是『說你的,做你說的。』不要害怕分享自己的課堂,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是很寶貴的經驗,每個人都需要嘗試,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透過課堂分享,不只可以讓夥伴少一些失敗的次數,同時也可以給他們一些信心,更勇敢地回到課堂實踐。」只要改變思維,就能讓課室多一些不一樣的可能。



2020參加第二屆EECC暑期工作坊

(照片提供:簡盈安老師)

2019新北夢(照片提供:簡盈安老師)

2020六月EECC社群共備(照片提供:簡盈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