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APS改變低年級國語課,
讓學生自發學習

新民國小陳仁虹老師(2) 

採訪、文字: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錄音:溫沛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系學生)

2021/05/29

當初我帶著好奇心參加夢N,後來為了能學習更多MAPS的教學內容,107年跑遍夢N各個場次MAPS課堂。我學了MAPS,運用MAPS在低年級學生身上,並且成為同樣想嘗試低年級MAPS老師們的肩膀。 

喜閱網增能研習(照片提供:陳仁虹老師)

「我成為我自己的肩膀」   


我想要改變是因為看到學生在課堂有氣無力,沒有學習動機,但是國語是基本學科,總不能讓學生在一年級便對學習失去興趣,於是帶著尋根究底的心,想知道國語還能怎麼教。

公開授課(照片提供:陳仁虹老師)

從夢N帶回MAPS教學法,我擷取其架構開始在當時任教的二年級實驗,剛開始學生雖然不了解我想要他們做的事,但是漸漸地課堂流程出來之後,我看到學生上課時的眼神開始不一樣,他們期待每一堂課,甚至班上程度較好的同學已經可以事先完成接下來要達成的任務,這讓我更有信心在新的學年嘗試在一年級學生練習這樣的上課模式。我想讓學生知道如何根據課文畫心智圖,以心智圖設計題目,再運用這些題目讓學生有機會練習口說和團隊合作的能力,雖然只是一年級,但是在我手把手地引導下,學生也能進入軌道,甚至在這次校內資優班考試達到預期目標。

然而用MAPS引導低年級學生看起來成功,其實一開始很困難,因為我沒有可以參考的範本,目前可以找到的教學模式都是中高年級的課程,沒辦法給低年級的學生使用。因此我自己從頭開始準備,另一方面也請教雅惠老師建議和協助,讓我可以更能掌握MAPS。

「我更可以成為低年級MAPS老師的靠山」   


我曾經以實踐家的身份分享過兩次實踐經驗,第一次是108年屏東實踐家分享如何在二年級使用MAPS教國語,第二次則是109年在高雄實踐家分享一年級的MAPS可以如何操作。在校內,由於我擔任學年主任,所以我經常把班上孩子的教學成果放在討論群組中,剛開始老師們只是好奇,但是慢慢地這些老師會詢問我這是什麼,看起來很有趣,甚至快要退休的老師也會在上課中使用我的學習單在班上使用,這些細微的改變都令人覺得很開心,而且也讓整個學年級氣氛相當融洽。

2020年高雄場實踐家分享(照片提供:陳仁虹老師)

2020年高雄場MAPS課程實踐家合照

(照片提供:陳仁虹老師)

2020年高雄場MAPS課程實踐家發表證書

(照片提供:陳仁虹老師)

公開授課(照片提供:陳仁虹老師)

學生們討論中(照片提供:陳仁虹老師)

在兩次實踐家分享後,我才發現其實也有許多老師對於MAPS很有興趣,但礙於資源太少,不知道如何著手,因此我開始把備課資料放在自己的臉書上,讓想嘗試的老師可以透過現有的備課資料加以改良成適合自己班上學生的模式。雖然這些資料不一定很成熟,但套一句大叔的名言:「做就對了!」我想讓更多老師想踏進低年級MAPS教學的老師,敢願意跨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