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科改變學生的路徑

—人物側寫:國中小科技教育實踐家人物故事(下)




受訪者:南投縣立國姓國民中學 詹瑋安老師

採訪、文字:詹玉婷(夢N專助理)

2024/4/24

幫學生找到路   


       「我希望能幫學生找到自己的路,有些學生雖然學科不好,但他總有其他方面的天賦」,談及當老師的願景,瑋安老師這樣說道。

 

       家庭是學習社會化的重要場域,在偏鄉的社會脈絡下,有些家庭沒有時間可以照顧小孩,導致有些孩子成為外人無法理解的頭痛人物。瑋安老師指導參加比賽的某幾個學生,就有在學科方面不是很擅長,行為讓國小老師很頭痛的人物;但這些所謂的問題人物,因為對科技教育、對實作有興趣,進了科技教室就會變成另外一個人,老師形容他們會「變成天使」,不管講什麼都會聽,甚至只要摸一下桌子,說:「今天桌子好像有點髒耶」,他們就會主動拿抹布出來擦,和在科技教室外判若兩人。

 

以前沒有科技老師的時候,學生能走的路也許只有他們並不擅長的讀書、技藝班,但現在因為有了科技課,可以試著寫程式、做實作,有的人木工很強、有的人電子電路很強,瑋安老師就會鼓勵他們:「你如果有這方面的天分,你以後高中或高職就不用擔心」,讓學生有信心堅持下去;在比賽期間,老師也會和學生約法三章,只要比賽期間違反校規就得立即退賽,所以他們就會互相約束彼此。也許家庭塑造出的樣子根深柢固,但老師希望藉此對他們產生良性的影響,也希望增加他們的視野,知道人生並非只能侷限在讀書上。

 

      「只要幫學生找到一條他自己的路,這樣就足夠了」。


(照片提供:詹瑋安老師)

(照片提供:詹瑋安老師)

對我們這個領域來講,不持續學習就是在退步」

        要如何讓學生對科技課能有源源不絕的興趣,進而能有幫助學生改變的契機,瑋安老師認為精進自己是首要之務。


        當初在送審計畫的機緣下,姚述勤老師發現瑋安老師的課十分有趣,因此邀請她成為夢N的實踐家,在去年的臺中場分享自己的課程,以帶給其他老師更年輕、有活力的想法,「我只能帶給大家啟發的靈感,因為說專業能力,電路、木工那些我也不是最強的,但如果能讓其他老師蹦出不同的課程,我就心滿意足了」。


        去年在夢N研習,瑋安老師看到一位教國小的老師用廢材料做杯墊,給了老師莫大的靈感,也想來做廢材利用,因此設計了拿學校汰換的課桌椅來做家具改造的課程,有的學生做成床、有的做成躺椅,有人不舒服的時候,大家還會拿外套鋪墊,讓不舒服的同學可以躺在躺椅上面休息(很實用!)。老師說,看得出來學生也喜歡有變化的課程,如果發現科技課的內容是和課本不一樣、有新意的,他們才會覺得「酷」,也比較有興趣動手跟著做,像這屆學生在做這次廢材利用課程的時候,上一屆的學生就來問我說「那為什麼我們去年沒有這樣做?」


        瑋安老師說,夢N跟科技中心研習的差別是,科技中心大部分還是綁著課綱,不太會看到意想不到的東西,而夢N則是會有各式各樣的創意激盪、互相交流,帶給老師更多不同面向的啟發。老師也提及參加夢N的另一個好處:夢N的科技教育是國小、國中整合在一起的,參加的時候就可以知道國小現在在教什麼、學生已經學過什麼東西了,在課程安排上就不用特別從頭教他們,有利於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


      「我不想要我的課程永遠長得一樣,畢竟科技一直在變,我要多去研習、多學習,也要來夢N多看;或者是我可以將自身經驗分享給其他老師,讓其他老師帶去自己的課堂上多應用,這是很重要的」。簡單的一席話,也帶出夢N一直以來想要帶給教育界的東西。


(照片提供:詹瑋安老師)

帶來改變

        

        108課綱上路後,生活科技已經被納入國、高中必修課,在這階段的生活科技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導學生如何從生活中發現需求,進而去設計、製作出可以用的物品,從中學習思考。在瑋安老師科技課的課程安排變得越來越活躍、做的東西越來越多之後,也引起了學校及其他老師的注意。


    其他科目的老師們在發展不同課程的時候,都會問說有沒有可以結合的地方,像是有時候出去推廣學校的特色咖啡課程,要端著咖啡杯,其他老師就會來詢問說可不可以做出「托盤」,「我就帶著學生自己畫圖、設計,就真的做出來了!」;或者,有些設備可能學校一開始沒有打算購買,比如雷射切割機,老師就會自己開車去跟其他學校、或是科技中心借來用在課堂,而當學校看到,發覺原來這種機器可以做出這麼多不同的東西,就會撥經費來購買。


    「他們越來越知道生活科技其實有更多的變化,跟他們腦海所想那種傳統的工藝很不一樣」。如同生活科技成為必修課,是臺灣教育史重要的新頁,初入教壇的瑋安老師,亦讓國姓國中的科技教育有了不一樣的風景,她翻轉了學校及其他老師對科技教育的印象,讓科技教育不再被認為是附屬於主要學科的次要課程。



編輯後記:

        訪談過程中,瑋安老師雖然總是在話語間偶爾透露出她可愛的小幽默,但還是能聽出老師對待教學認真的態度。

        據老師說,她不是在申請計畫、就是在申請計畫的路上。除了是要能請購更多的設備讓學生體驗之外,背後還有一個很暖心的原因:老師說她有時候想做一個課程,但可能學生的家境無法負擔材料費,像是有個學生有4個兄弟姊妹,家裡卻只有爸爸在工作,經濟上比較困窘,所以如果想做創新的課程,就必須想辦法申請計畫補足材料費,既讓學生能不減損體驗,又不會造成他們的壓力,用心可見一斑。


        訪談中,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老師談到當時發表完後,心淵老師給她的回饋。當時他對瑋安老師說:「在比賽過程中,只要能讓學生體驗到更多的實作、或者讓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就是比賽最大的目的跟成就,而非將重點放在名次」。聽了心淵老師給的話,瑋安老師回家之後甚至默默掉淚,老師說自己「那時候心裡有難關卡著,覺得只要帶學生去比賽,就要取得好成績」,一年中,老師約要帶學生參加3、4場比賽,其中會有1、2個比賽沒有得名,「那種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好像浪費了學校的資源、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很內耗自己」。

        當時心淵老師的評語,彷彿看見瑋安老師內心的糾結,一語點醒老師被困住的心。雖然描述時輕鬆寫意,身為科技老師也有不為外人道的辛酸,也許只有他們自己才懂。




瑋安老師指導學生參加南投縣國民中學生活科技創作競賽(照片提供:詹瑋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