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作為嶄新學習回憶的開始

新上國小楊馥甄老師(2)

採訪、文字: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錄音:林苹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學生)

2022/01/16

作為實踐家代表,與政忠老師擊掌合影(照片提供:楊馥甄老師)

有些孩子曾經在體育課中受挫,因此我期待透過不一樣的教學方式,讓每位孩子從運動中獲得嶄新的學習回憶,也從中得到成就感,甚至作為興趣發展。

「實踐是為了求新求變」

 

參加研習及持續實踐是為了讓自己求新求變。

我認為過去所學,有時會因著教學現場改變而有所變化,新的教學方法或是器材被發想出來,是為了補足缺少的地方,同時也幫助我解決教學困境。


課堂實踐除了能讓我看到學生的需求,進而調整課程目標外,我也發現課程設計時,要先考量各項運動的特殊性、專業性等層面後,再去思考課程安排。雖然遊戲與學習兩者之間,我還需要持續修正,取得平衡點。不過,只要學生在每次上課都能完成一個小目標,並且慢慢進步,便已經達到教學目的了。


小幫手協助擺放器材(照片提供:楊馥甄老師)

動線安全宣導(照片提供:楊馥甄老師)

邀請學生示範(照片提供:楊馥甄老師)

「從運動中發覺自己的特質」

 

每當我看到學生因為改變教學後,逐漸跟上教學進度,並且每次上課時帶著發亮的眼神專注課堂上,我知道,改變是有意義的。


在教學過程中,我觀察到部分女生的運動基礎較薄弱,因此,我會預留一點時間,讓已經學會的同學練習並應用運動技能,而我則利用這段時間單獨指導進度落後的同學。除了讓她們學會基本技巧外,我也會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運動,有些人跑得快、有些人協調性好,擅長的運動項目都不一樣。因此,我希望妳們能藉由接觸不同的運動,發覺自己的特質。」一旦學生學會技能並玩出興趣後,甚至可以將課後練習作為一種獎勵方式。


今年教師節,我收到這群學生親手製作的卡片,感謝我教會她們終於在畢業之前知道了如何運球、投球等籃球基本技巧,這真是最棒的教師節禮物呀!


「教學是禮物還是炸彈?」

 

對我來說,成為實踐家就如同我回到高雄基層訓練站擔任助教一樣,訓練站是讓我成為專業運動員的起點,而夢N則是讓我成為實踐家的夢想起源。過去我曾是不斷吸收專業知能的學員之一,現在我想將持續實踐的過程分享給來參加研習的老師們,同時也幫助我,在交流中獲得不同老師的想法,讓我的教學能更進步。這是我想成為實踐家的初衷。


實踐課程分享(照片提供:楊馥甄老師)

過去這幾個月因為疫情的關係,只能採以線上共備,因此我特別珍惜今年(2021)高雄場實體研習的機會,我將課堂實踐所經歷的好與壞更豐富地呈現出來。再加上,面對人群時我說得更起勁,分享結束後,好多老師來跟我說:「聽完妳的分享,我覺得很感動。」


我還記得,那天我講了一個「禮物與炸彈」的故事。

有時候,當老師認為這是一份禮物,想要送給學生時,學生可能不領情,甚至會覺得這是一顆炸彈。剛開始,我曾經猶豫,這樣做是好還是不好。後來,轉念一想,也許是我和學生的頻率還沒對上,他還沒有感受到這件事情為他帶來益處。因此我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他加入,等待他願意學習,發覺這份禮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