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框架,改變自我  

玉山國中官意千老師(2) 

採訪、文字: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錄音:林苹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學生)

2021/10/09

「讀出經典·再現唯美」閱讀課學生分組討論(照片提供:官意千老師)

閱讀或許不能馬上看到學科成績進步,但是卻能幫助孩子活絡思考,增進思辨能力。

當課程進行不再只是固守於原本框架後,可以激盪更多東西,學生獲得的養分也更多,也能幫助他未來更加茁壯。 

「實踐,就是突破」

 

擊掌的當下,其實我沒有太多猶豫,因為經過兩天課程,我知道這樣的閱讀課協助我在教學精進,也對學生學習有幫助,因此,我很開心能夠成為實踐家。夢N給予老師這麼好的舞台,讓我知道,即便我沒有很厲害也可以站上台,和大家分享我進步的痕跡。

 

我常常對自己說:「當老師的時候,要突破兩種框架,一是對自己的框架,二是對學生的框架。」現在的學生已經和過去不一樣,因此老師也不能再以過時的方式教學。教學對我來說,就是透過我的引導,增強孩子翅膀飛翔的能力,我讓他們的羽翼更豐滿、更有力量,飛得更高更遠。

 

實踐,就是突破框架的一種方式,改變課堂風景是我的方向。

「讀出經典.再現唯美」閱讀課學生分組討論

(照片提供:官意千老師)

「閱讀,找回學習樂趣」

 

國中國文其中有一課是節錄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的內容,我採小說賞析的方式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同時,藉由分組討論,讓學生之間腦力激盪,將人物畫成圖像、武功招式大對決等與課文相關的主題,引起他們的注意,也讓閱讀變得更有趣。

 

實踐幾年下來,有一件事讓我印象很深刻。

有次下課時,在走廊看到學生匆匆忙忙地不知道要去哪裡,我問學生:「你今天閱讀了嗎?」學生跟我說:「老師,我正要去圖書館借書。」這讓我又驚又喜,因為這位學生原本在學習上有些困難,然而卻能在廣大書海中找到樂趣,且持續進行。

 

我想要幫助像這樣的孩子,透過閱讀營造不一樣的班級氛圍,不只能改善班上氣氛,學生在學科能力上也會有大幅改善。我期許自己是播種的老師,我把思辨和善解人意的種子撒在學生身上,相信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閱讀課-認識圖書結構資訊
(照片提供:官意千老師)

數位閱讀課程-利用資訊
(照片提供:官意千老師)

安妮新聞師生合影
(照片提供:官意千老師)

「文學與美感的結合」

 

今年,我將在臺中場分享,透過「The Anne Times安妮新聞」與美術老師合作,從閱讀安妮新聞報紙,讓學生練習閱讀理解,在文章中找到關鍵字,排出上位概念。接著美術老師再從學生的文字中,引導至圖像思維。整套課程,由富有設計感的美感閱讀出發,再到文章內容的閱讀理解,最後以色彩學方式圖像輸出。

 

當我跨出舒適圈之後,學生也跟著走出來,跨領域讓學生知道如何運用這些能力,並且展現出來,也更有自信面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