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策略遷移,進入知識寶庫 

義竹國中謝淑媚老師(2)

採訪、文字: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錄音:林苹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學生)

2021/11/20



我覺得滿幸運能夠到嘉義縣義竹國中服務,無論是學校或是其他老師,在閱讀推動上都不遺餘力。不只是每位導師都有各自帶領學生閱讀的方式,也會依照不同年級的學生執行閱讀任務,從奠基開始,一步步引導學生喜歡閱讀。

上課情境(照片提供:謝淑媚老師)

「將閱讀策略融入各領域」

 

在參與社群的過程中,欣希老師提到:「推動班級閱讀時,老師可以透過班級佈告欄的推薦好書活動,讓學生有機會留下自己的意見,而老師從中觀察學生是否將想法扣合書中文本。藉由學生的表現方式,老師在掌握學生的先備知識後,將學生的新知識結合舊經驗。」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想法,過去學生的內容較為鬆散,對於提升閱讀能力沒有太多幫助。當我提醒學生書寫方向後,學生的文字表現更為精彩,多能聚焦於文本上,也啟發同儕間多元觀點。


分組討論(照片提供:謝淑媚老師)

作品發表(照片提供:謝淑媚老師)


然而,目前我在教學上遇到比較大的挑戰是,學生不容易將閱讀課學習到的閱讀策略遷移到其他學科。即使學生已經相當熟練閱讀策略,也能完成閱讀課的課程目標,但是將這些策略放進學科後,就會顯得有些手忙腳亂。因此,這學期我試著將學科文本作為閱讀課的教材,讓學生熟悉不同類型的文章,希望透過練習後,能有更進一步地學習。


為了深化學生閱讀理解及運用能力,我和校內社會科老師共備,將閱讀策略與社會議題融合,帶給三年級學生不一樣的閱讀課。這學期,我讓學生辨別主觀意見和客觀事實的差異。之所以會有這個想法,源於我曾在《中學生報》看到一篇報導〈判斷訊息真假,大腦夠客觀嗎?〉,希望從概念建立、課程練習,帶領學生學會媒體識讀的能力。


「讓孩子學會擁抱無窮盡的知識」

 

有次,一位學生跟我說:「老師,每次您研習回來後,總是會有新上課方式。」當下我聽到時,其實感到一絲絲的喜悅,雖然學生只是不經意地說出這句話,但也許這是學生對我的鼓勵。從研習中獲得新的教學知能,並且帶回班上實踐,讓學生有機會學習更紮實和穩固,並且將學到的閱讀技巧靈活運用在生活。

我對於自己的期許是:「我希望我的學生們在未來踏出校門後,還可以記得我曾經教過他們的閱讀素養與技巧。也許課文會忘記,但只要他們知道如何閱讀,他們終將會自己擁抱那些無窮無盡的知識。」


與學生討論作品如何修正(照片提供:謝淑媚老師)

政忠主任到校為老師增能(照片提供:謝淑媚老師)

作品觀摩與發表(邀約他人運動成果想像)

(照片提供:謝淑媚老師)

2020年夢N雲林場-實踐家分享
(照片提供:謝淑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