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不設限,潛力無極限  

深坑國小李岩勳老師(2)

採訪、文字: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錄音:林苹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學生)

2021/10/30

107年07月13日 小貓頭鷹主題讀寫營在新竹竹北國中分享課程-與欣希老師合照(照片提供:李岩勳老師)

雖然我服務的學校離市區有點遠,但是藉由創新的閱讀教學模式,同樣能帶給學生深刻的學習經驗,當能力不斷地累加,他們也能具備足夠的動能,繼續往前邁進。

「閱讀共讀,奠定基礎」

 

過去我在推動閱讀課程時,比較偏重於讀寫練習,而忽略了聽和說。藉由欣希老師的引導,可以從中發現,聽、說、讀、寫四種能力都相當重要。為了讓學生能夠有機會充分練習,除了國語課外,我會將各個科目都帶入閱讀策略,以社會課來說,課本內容多為說明文體,透過步驟性的引導,親近它、理解它、運用它,讓學生更能讀懂文章。



2019年,我上台分享教學實踐,台下的老師學員聽完後,都覺得不可思議。有位老師說:「原來二年級的孩子能夠如此穩健地站在台上,面對觀眾時的神態,落落大方、口語表達清晰,真的相當厲害!」我想這是因為一年級的時候,我便讓孩子透過閱讀、共讀,奠定他們的閱讀基本能力。到了二年級,藉由校內闖關活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同時在小組間的合作朗讀,相互聆聽彼此的話語。讓他們面對陌生群眾時,也能侃侃而談自己已經準備好的動物知識,解說給大家聽。



108年11月09日 新北夢N分享-孩子帶領老師們實作並分享學習心得(照片提供:李岩勳老師)

108年05月21日 二年級學生解說校園動物給明德五年級學生聽(照片提供:李岩勳老師)


今年,我帶四年級的學生做服務學習,讓他們與二年級的學弟妹們分享中年級與低年級的差別,例如:學習科目變多了,也開始要負責校園環境打掃工作。藉由經驗分享,讓二年級的孩子對於升上三年級產生期待與想像。

只可惜,疫情關係,原本安排到班上面對面分享,變成以錄影片方式呈現。然而,看似遺憾,也讓學生有了不同的收穫。我看到影片中的孩子,說話條理分明,甚至製作手卡,將重點清楚標示。由於需要家長協助按下錄影鍵,因此我也收到家長的回饋:「原來我家的孩子口語表達能力這麼強,我從來都不知道。」


這些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收穫。這讓我想起欣希老師曾說:「我們盡量不要讓外在因素影響或取消課堂活動,而是想想,要如何應變其他方式,讓學生仍能夠從中獲得些什麼。」


108年06月21日校園動物尋寶趣-校內閱讀闖關活動

(照片提供:李岩勳老師)

109年11月10日 四年級學長姐在動物園解說動物給二年級學弟妹聽(照片提供:李岩勳老師)

110年03月07日 跨閱教學實踐社群(每月一次跨校社群備課)

(照片提供:李岩勳老師)

「持續實踐,增加裝備」

 

回想起從104學年度參與閱讀亮點學校計畫,帶給我許多的能量,當然實踐家也是。雖然擔任實踐家有壓力,但適度的壓力,我覺得很好。欣希老師說:「能力來自於經驗。」讓我再次想起當初指導我的實習輔導老師所說:「教學靠的是經驗的積累。」

成為實踐家、持續實踐、累積經驗、增加裝備,這些都是讓我在教學上更得心應手,且一直保有熱情的因素。


我認為,老師,是一份使人成為人的工作,讓學生學到新知,並且更為成熟,若老師用心,教學就能創新。有句話說:「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自學」現在的教育趨勢,已經不再是很會教書就好,更重要的是,教孩子運用學習策略自學。


最後,我想和還在遲疑的夥伴們說:「有些事不做,不會怎麼樣;做了,很不一樣。勇敢地加入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