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樂音的翅膀,翱翔在音樂國度 

義學國中王大維老師 (1)

採訪、文字、錄音: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2023/05/14

與召集人巧燕師合影(照片提供:王大維老師)




老師,是一份教學相長的工作,也是一份幸福的工作,大維老師認為學生不只是坐在教室裡學習的成員,更是能夠幫助他持續教學進步的一份子。「我很感謝每一位曾經出現在我課堂的學生,因為他們,讓我知道自己還有進步空間,透過不斷調整與進修,將教學做得更精緻。」大維老師說。

「勇於承擔,迎接挑戰」


「老實說,原本我對於教師沒有太多想像和期待,因為我認為老師的工作無非是教書和處理教學瑣事,直到我到了臺南市南新國中實習後,看到實習夥伴的教學熱誠,才逐漸改觀。」目前任教於新北市義學國中音樂科兼任訓育組長的王大維老師說。那時還在南新國中擔任實習老師的他,時常與實習夥伴一起共備,以及互相觀摩教學。他才發現,原來老師是一份需要不斷學習的工作,雖然看似每天都是在教書,但面對不同孩子的學習狀況時,老師需要時時刻刻調整自己的教學,大維老師看到充滿挑戰的未來,讓他下定決心往這條路努力。


除了教學之外,大維老師為了讓自己更快熟悉校園文化,一進到教育現場便承擔起訓育組長的責任,即便,這讓初任教師的他在教學和行政間忙得焦頭爛額,不過卻也快速成長。他抱持著對教育、對學生的熱情,持續在教學現場努力。



實境遊戲體驗2-為社團需求及場地量身打造體驗活動
(照片提供:王大維老師)

「在安全感裡學習音樂」



在大維老師八年的教學生涯中,曾經遇到兩位特別的學生,他說:「有位學生每次上課都會帶著一根樹枝到班上,我詢問他:『為什麼你要帶樹枝進教室呢?』學生跟我說:『我覺得樹枝的陪伴,為我帶來安全感。』」另一位學生,則是對於聲音較為敏感,有次音樂播得較大聲,大維老師發現這位學生摀著耳朵在教室的角落哭泣。在這兩次的事情發生後,大維老師不只向導師關心學生的身心狀況,也深刻感受到學生的學習差異,他將課室營造成舒適的環境,讓學生每次來上音樂課除了能學到音樂知識外,也能舒緩情緒。


此外,和學生培養班級默契,是大維老師一直在做的事,由於達克羅士教學法會有許多肢體律動的表現方式,他跟學生說:「過去你們上過的音樂課可能只有吹直笛和唱歌,我想帶你們認識不一樣的音樂課。課堂中,你們需要在教室走動或是完成指定動作,我希望你們可以嘗試過去沒有做過的事,享受當下。」有安全感的教室讓學生學得更好,也能安心於展現自我。


然而,大維老師也曾經遇到挫折,在他教書的第三年,由於課程調動,學校安排他接手其他音樂老師的班別。由於教學方式不同,學生曾提出質疑,對他說:「老師,以前的音樂老師會讓我們在課堂看影片,為什麼你沒有?」讓他相當沮喪,但班級經營技巧尚不純熟,以至於直到學期結束,仍然沒有辦法有效地解決和學生之間的衝突。大維老師期許自己未來在接任班級時,透過不同教學策略和班級經營模式,讓他與學生熟悉彼此,專注於課堂學習。



暖身體驗-音程心臟病6(照片提供:王大維老師)

課程體驗-交響王國1(照片提供:王大維老師)

暖身體驗-音程心臟病2(照片提供:王大維老師)

「創意發想,藝文無限」


由於校內藝文社團發展蓬勃,有一年,大維老師觀察學生的音樂表現很出色,便詢問學生:「你們想不想參加音樂比賽呀?」確認學生的意願後,便開始分部練習。藉由音樂比賽,大維老師希望學生專注於準備比賽的過程,並且沉浸在台上演出的時刻,將最有自信的一面呈現出來。最後,他們榮獲新北市109學年度學生音樂比賽管樂合奏國中B組優等,曾經有學生跟大維老師說:「老師,謝謝您帶我們去參加音樂比賽,雖然準備比賽時,還要兼顧課業,讓我沒有時間和同學出去玩,但是站上台演奏樂器給大家聽,讓我的國中生涯留下印象深刻的回憶。」


自主增能-100分遊戲教育實境遊戲初階研習(照片提供:王大維老師)



除了學校藝文社團外,校內也組織教師共備社群,大維老師說:「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夥伴經常一起討論教學,共同訂定教學時程和課程內容,學校也很鼓勵我們發想各式各樣的教學策略,並且在課堂嘗試。」此外,校內大型活動無論是校慶大會舞或是七年級的班歌比賽,甚至是這學期舉辦的「轉角藝術節」,都是夥伴們一同發想的藝文活動,無非是想讓整個校園充滿藝術氣息,也為學生搭建展演自信的舞台。大維老師說:「從無到有、從陌生到默契,都是讓我在學習成為老師的過程中很有成就感的事。」




第1次參與夢N-與學校同領域夥伴揪團參加(照片提供:王大維老師)

「看見風光明媚的音樂樣貌」


「我一直認為音樂和數學的學習方式相近,以螺旋式學習帶領學生逐步建構音樂的學習脈絡。」大維老師說,「我像一位導遊,帶領學生探索不同的音樂體驗。」每條路或是每座山頭都有不同的風景,他帶領孩子飛翔遨遊,開啟不同的眼界,甚至影響周遭的人,看到更豐富的景色。


教學的路上崎嶇難行,大維老師還在這條路上持續前進,在教導學生的同時也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