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音樂流動於孩子的生活點滴 

愛蘭國小曾思婷老師 (1)

採訪、文字: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錄音:林苹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學生)

2023/12/03

2020南投夢N實踐家擊掌(照片提供:曾思婷老師)





目前任職於愛蘭國小的曾思婷老師在考上音樂正式教師前,曾經在南投教過數學、美勞、健康教育、體育等科目,這些經歷,讓她深感南投音樂教育資源的匱乏。考上正式教師兩年後,她回到南投任教,並且將既專業又多元的音樂教學帶給課室裡的每位孩子,讓他們重新感受到音樂的樂趣。

「教學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


曾思婷老師從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音樂系畢業後,在南投擔任實習教師,她說:「當我看到南投的音樂教育有些缺乏時,其實內心有些難過,即便我考上臺北正式教師之後,仍心繫著家鄉的那群孩子,希望有機會回南投服務,帶領孩子認識不同的音樂學習。」帶著目標前行,即使她在教師檢定考試遇上挫折,仍不減她想成為老師的夢想。通過考試後,她成為代理老師,並在兩年後考上臺北市國小音樂教師,並分發到臺北市北投區大屯國民小學服務,也順利地在110學年度第二學期介聘到南投縣埔里鎮愛蘭國民小學任教。







當老師這件事,對思婷老師來說是從小的志向,她認為教學的過程是一件特別的事情,每每在與學生交流中所產生的學習回饋,總是令她感到驚喜和期待,而這正是她喜歡擔任老師的原因。


學生聯絡簿小日記回饋(照片提供:曾思婷老師)

「以正向心態面對課室內的挑戰」


「我希望自己能夠以正向心態面對教育現場的挫折與挑戰,」思婷老師說:「但其實這並不容易做到,而且需要時時刻刻地練習,和自我提醒。」實習結束那年,剛到埔里國中教書,學校安排她接任特教班音樂科任老師,對她來說是一項陌生初體驗。由於思婷老師就讀師培期間,沒接觸過特殊教育課程相關課程,因此,了解班上每位孩子的需求與學習狀況,成為她的首要任務。思婷老師帶著一絲害怕和擔心,深怕自己經驗不足,沒辦法帶領孩子們認識音樂的美好。幸好,等待是值得的,思婷老師持續在課堂上與孩子們培養默契,看著他們的眼神逐漸閃亮、渴望學習,讓她感動不已。





此外,思婷老師為了讓課室有更多教學可能性,除了參加夢N研習外,也加入共備社群,和來自不同學校的音樂老師一起成長,她說:「即便我的教學年資還不長,也是會害怕了無新意的教學內容,雖然課堂實踐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不過,這些困難正是促使我進步的動力來源。」思婷老師很珍惜得來不易的教學經驗。



TPACK音樂講師群合影(照片提供:曾思婷老師)

「將音樂融入於生活」 


由於音樂串流平台盛行,學生接觸到的音樂類型多為當紅的流行音樂或是抖音歌曲,曾經有學生對思婷老師提出疑問:「老師,為什麼我們要學習這些傳統歌謠呀?現在的流行歌比較好聽耶!」她跟學生說:「學習傳統歌謠不只是旋律優美,更可以透過歌詞了解自己的文化特色以及鄉土風情,進而產生對家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此外,為了引起學生的共鳴,思婷老師將饒舌Rap編入課程,以傳統經典《三字經》作為文本,帶領學生練習節奏與押韻的重要性,讓他們發現課堂上的學習可以活用在生活中,而且也能增添不同的樂趣。現在學生在走廊上遇到她,會跟她說:「曾⋯⋯曾老師⋯⋯您好⋯⋯」成為專屬學生和她之間打招呼的暗號。


思婷老師認為音樂課,不只是讓學生學習音樂的知識,更希望藉由音樂發表,展現自信。從音樂中,引導孩子學會如何適當的表達情緒、感受愉快,是思婷老師正在努力的方向。 


低年級認識音符遊戲(照片提供:曾思婷老師)

低年級認識音符遊戲(照片提供:曾思婷老師)

「相信自己,繼續做對的事」



「今年是我教書第N年,我時常夜裡反省自己是否還在成為老師的初衷,我想,我還在,而且更進化了。」思婷老師因為樂於教學,將許多時間專注在探索、學習多元的課堂活動,讓自己專心一志做對學生有幫助的事。


加入課堂實踐是為了自己、孩子們,和更好的教學品質,即使遭遇挑戰,內心感到惶恐而卻步,然而看到孩子們熱切的眼神,都會讓我想起初衷,並持續在精進教學的路上邁進。「相信自己,繼續做對的事。」思婷老師堅定地說。



2020南投夢N實踐家合影(照片提供:曾思婷老師)

備註:本文採訪時,曾思婷老師服務於臺北市北投區大屯國民小學擔任音樂教師,現已於110學年度第二學期介聘至南投縣埔里鎮愛蘭國民小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