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改變,找回初衷

仙草國小葉嘉宸老師 (2)


採訪、文字、錄音:王怡珽(夢N專任助理)

2022/11/20

在實習的時候第一次嘗試將表演藝術的策略融入課程活動
(照片提供:葉嘉宸老師)

第三次實踐家分享(照片提供:葉嘉宸老師)

教書第三年,我在教學上遇到瓶頸,於是我尋求研究所的指導老師張麗玉教授協助,老師邀請我旁聽夢N講師武君怡老師的跨領域美感教育工作坊,爾後,我也進到小武老師的課室觀課。在那裡,我看到的是一群樂在其中學習的孩子,顛覆我對於教學的想像,藉由小武老師的帶領,我認識夢N。 

「實踐,讓我繼續堅持」


在幾次共備學習後,小武老師邀請我擔任實踐家,我馬上答應,我想:「雖然我不是一位很勇敢的人,但因為承諾,在我想放棄的時候,願意再多堅持一些,只因為我能全然感受到夥伴們的力量推著我繼續前進。」


在實踐的過程中,曾經有校內的英語老師到我的課堂觀課,他告訴我:「嘉宸老師,我發現您的團體動能課程帶給人溫暖的感覺,即使班上孩子的英語能力不一,但沒有人落單,所有人都能參與學習活動。」觀課後,這位老師將課堂活動帶回去和班上嘗試,並持續一年多,他跟我說:「自從我將這些活動放進教學後,我和孩子的距離更加靠近,教學氣氛也多了一些彈性。」聽到他的課堂回饋,讓我受到鼓舞:「原來,我也能夠影響到其他老師。」



不過,教學實踐並非一直很順利,途中也遇到許多挑戰,尤其是當我想要將肢體展演融入於英文課時,學生的課堂表現卻不如預期。我將問題與夢N講師沈邑蓎老師討論,她告訴我:「雖然事前你已經做了許多引導,但對於國中生來說,還需要更多的安全感,才不會讓他們感到很彆扭,以至於無法有較完整的呈現。」透過小路老師的提醒,我期望自己能將教學指引再熟練,也反思自己的教學歷程可以再放慢,讓學生勇於在課堂表現肢體動作。



第一次實踐家分享(照片提供:葉嘉宸老師)

「多元評量,探索議題」


目前,我負責任教國中二年級的英文課程,由於部定課程和校訂課程學習目標不同,因此我也採取不一樣的評量方式。

部定課程的評量,我除了紙筆測驗外,也為了讓學生練習英語寫作技巧,我以課文為主,引導學生從課文仿寫、續寫到改寫,循序漸進提升書寫表達能力。

在校訂課程中,口語練習則是運用課本旅遊單元練習英語會話能力,試著讓學生介紹臺灣觀光景點和美食,以課本中學習到的單字以及自我生活經驗撰寫短文,並且和小組同學分享自己的旅行地圖。

此外,為了讓學生探索多元議題,我透過國際高峰會活動,讓學生分組進行,每組需要設定各自的國家名稱、政府、產業結構等,並且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同時也要定時召開國際記者會,讓其他組的同學知道每一回合各國交涉結果。為了增加難度,我會設置關卡,例如:每個國家需要繳交公糧,不然得付罰金、又或者是瘟疫來襲,國民應如何防疫。

除了英語聽說讀寫外,我更希望他們能有不同的思考面向,以及學會查找和整理資料的能力,曾經有學生跟我說:「老師,我覺得這個活動很有趣,我不只是能練習英文,還能將地理課學到的知識在英文課應用,和同學一起討論如何組織國家,是很特別的體驗。」學生藉由多元評量呈現不一樣的學習面向,我希望學生不會因為紙筆測驗的成績,而失去學習英文的信心。


在校本位課程,透過表藝策略(角色扮演各國重大領袖)和各國討論、談判,並產出口頭報告的過程
(照片提供:葉嘉宸老師)

在校本位課程,透過表藝策略(角色扮演各國重大領袖)和各國討論、談判,並產出口頭報告的過程
(照片提供:葉嘉宸老師)

在校本課程中,模擬各國的土地大小、位置,以及經濟活動
(照片提供:葉嘉宸老師)

「改變後的影響力」


老實說,其實這樣活潑開放的教學方式,我一開始是有些質疑,也不認為學生可以更專心學習。然而,當我到小武老師的課堂觀課後,再加上沈邑蓎老師和實踐家們的協助,讓我在教學上有大幅地成長,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遇到這群夥伴。


109年我在靜宜大學實踐分享結束後,有位老師向我請教如果在班上遇到問題時,可以如何解決,這件事令我印象深刻。不只是校內的老師,甚至是素未謀面的教師都有可能因為我的分享,而有了想改變的念頭,「原來,改變的影響力這麼大,也讓我看見自己教學的價值。」



第二次實踐家分享(照片提供:葉嘉宸老師)



我不是一位很有毅力的老師,好幾次的挫折或是遭受質疑,曾經讓我想放棄。不過,冷靜思考後,改變後的教學模式才是我成為老師的初衷,所以我經常用梁靜茹《給未來的自己》這首歌中的歌詞鼓勵自己:「我要握住一個最美的夢,給未來的自己。」我在夢N有一群專業且強而有力的後盾,也期盼有更多的老師,一起加入課堂實踐家的行列。



備註:本文採訪時,葉嘉宸老師服務於建興國中擔任英語代理教師,現已於臺南市白河區仙草實驗小學擔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