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黃致誠
首頁
自我介紹
探索教育
台灣美食研習
RYAL 青少年訓練營
RYE 聖誕晚會
各國慶典以及特定議題介紹
2018.月報告
2018.九月報告
2018.十月報告
2018.十一月報告
2018.十二月報告
2019.一月報告
2019.二月報告
2019.三月報告
2019.四月報告
2019.五月報告
2019.六月報告
黃致誠
各國慶典以及特定議題介紹
巴西的慶典
1641年首度在薩爾瓦多舉行遊行,1846年則首度 舉行嘉年華化裝舞會。 森巴大遊行每年吸引全世界各地的觀光客,遠至 巴西汲取豐富華麗的色彩和瘋狂跳躍的熱情。 誕的摩莫王(Rei Momo),由他暫管里約直至嘉 年華結束,一切規範拋至腦後。 嘉年華三大特點在於,狂歡歌舞的街頭表演、俱樂部舞會, 以及森巴舞遊行。
巴西總是帶給人熱情奔放的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每年二月,巴西最熱的時節裡所舉辦為期五天的里約熱內盧嘉年華,重頭戲的森巴花車遊行每年都吸引上百萬人前來朝聖,在所有人都拋開束縛狂歡的這幾天,一起縱情呼吸巴西空氣,體驗百年歷史的嘉年華文化,狂舞森巴森巴!
這場嘉年華對於巴西人而言也有著「人人平等」的特別意義,在中世紀的這天,貴族和平民會拋開身分階級,互相打扮成對方的樣子,無論是誰都有裝扮成王子與公主的權利,拋開所有社會角色和階級束縛,盡情狂歡一天。直到近代嘉年華仍維持這特別的意義,例如18世紀的黑人奴隸,在嘉年華舉辦的期間可以放下所有工作,自由的過一個屬於自己的節日。
許多天主教國家在「四旬齋戒」前,會藉此機會飲酒狂歡、慶祝,舉辦百無禁忌的謝肉活動,又稱之為「嘉年華(carnival)」。然而里約嘉年華的前身還可以追溯到古代,相傳是古羅馬人與古希臘人慶祝春天來臨的慶典,人們會戴著面具在街上跳舞,而這樣的傳統來到1850年的巴西之後,當地人很快發展成為融合非洲與美洲印第安人獨特元素的街頭遊行。
看見台灣
看見台灣,透過空拍攝影
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哀愁
絕對是生長在台灣的你和我一定要看的電影
一部台灣人應該都要看的紀錄片,
吳念真導演在電影中說出了"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哀愁"這樣的開場白,
在看完整場電影下來,
真的確實的讓我們看見了台灣的美麗與哀愁,
台灣的美麗不用說,一定有很多常常出去玩的朋友看過這些景象,
但是以空拍的角度看的景象竟是如此的不同,
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清水斷崖,
之前常常往返台北花蓮的我,
每次坐火車回台北都可以看到美麗的清水斷崖,
但沒想到從空拍的角度看下來的清水斷崖竟是如此不同也如此美麗,
這部紀錄片的確讓我看到了台灣不同的美景。
儘管不同的美景令人讚嘆,
但都沒有急轉直下帶出台灣哀愁的工業汙染抑或是濫墾濫伐帶給我的衝擊那麼大,
用空拍的角度才拍出原來我們的山林在不可避免的利益競爭下已經被犧牲的真相,
用空拍的視野才看得出原來身處在都市中的河流,正一步步向大海吐著黑色的血液,
用空拍的角度才看得出原來那引以為傲的蘇花公路或是先人開闢偉大的山路,面對大自然竟是如此的脆弱,
在看紀錄片的當下真的很令人震撼,並且讓人有想哭的衝動,
在電影最後有告訴大家,
現在有很多人在為了台灣這塊土地而做努力,
利用無毒的有機耕法在改善這塊土地,
但說實在的,看完電影出來的我,
卻不知道我能為台灣做些什麼,有朋友說,那就寫心得請更多人去看這部電影吧,
一起了解台灣的美麗與哀愁吧,
渺小如我,似乎能做的不多,
如果這樣能夠讓更多人進電影院看這部紀錄片,
要我寫一百篇我也願意。
台灣,這塊在世界地圖上小小的土地,
是我們的家,是我們的根,
或許過去我們對他做了太多不可原諒的事情,
但或許現在來彌補可能還不會太遲,
就算你跟我一樣都覺得自己的力量很微小,
讓我們將力量聚集起來吧,
讓更多人能夠意識到我們生活的資源不再是那麼取之不盡用之不絕,
或許這就是往前進的一小步不是嗎?
推薦給大家,看見台灣,
這是一部讓你讓我都更了解這塊土地的紀錄片。
導演做了一些很厲害的挑戰,
例如:玉里的大腳印跟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挑戰在台灣最高處表演
一開始的玉里大腳印要拍攝的時候,遇到了當年度最大的梅雨鋒面,
一直到飛機必須返回台中的最後一刻終於雨停了,
才有那麼美麗的畫面呈現,或許也是老天在幫忙吧w
而原聲童聲合唱團也是頂著零下2度的強風在玉山最高處完成了表演,
真的很令人感動,讓我們再聽一次這首歌吧。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