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於1953年,牛頭角尚是荒蕪地帶,而在當時唯一的村落 - 復華村 (即現今的樂華村的位置),天主教瑪利諾神父會的傳教士已開始了傳教工作,而該村近山頂的庇護十二小學,便成了當時的彌撒中心 (即現今已遷往順天村的天神之后堂前身)。 當時堂區包括的區域遠至西貢的井欄樹。
1962年,佐敦谷村建成,庇護十二小學亦在村內開辦分校,即現在的潔心幼稚園,天神之后堂便在該處提供主日彌撒服務。
1967年瑪利諾工業中學建成 (即現在瑪利諾中學), 佐敦谷的聖堂便遷往此處, 基督勞工堂便在這裏誕生, 與天神之后堂「分家」, 那時的輔祭及宣讀員皆由「瑪工」學生組成, 到後來才有堂區青年參加。
60年代後期,教區計劃於牛頭角興建明愛中心, 而瑪利諾神父會亦打算把基督勞工堂遷往該處。 設計及接洽工作, 由當時庇護十二小學的校監譚拔士神父負責。 及後譚神父因健康欠佳,工程改由莫約翰神父負責。 當時興建明愛中心的經費 ,主要來自美國人民捐獻,賽馬會及瑪利諾神父會籌款等等。
1970年7月4日, 徐誠斌主教為基督勞工堂主持開幕典禮。 鑑於當時牛頭角區大部分居民是勞工階層, 基督勞工堂亦以此命名, 並以5月1日國際勞動節為主保瞻禮。 當時遷往牛頭角區的教友,分別來自京士柏,九龍仔及深水埗等地。 初期教友人數大約為四千餘人。
由1967年至今 ,基督勞工堂已經歷了四十個年頭,時至今日,區內居民及教友已概括了各階層。 現在堂區的區域 ,包括牛頭角上下村,安基苑至樂華村,彩霞村,淘大花園至德寶花園,德福花園至定安街一帶。 因堂區人口日漸老化,加上政府重建牛頭角上下村,現時已登記教友人數約為三百人。
願基督勞工堂的每一位成員,都能肩負起傳教的使命,使更多人認識基督 ,加入這個大家庭,同頌主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