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加強生活教育,培育德、智、體、群、美五育兼備的未來主人翁。
(二) 加強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知尊重、有誠信、肯合作、負責任、能關環、愛助人。
(三) 加強交通安全教育,維護行的安全。
(四) 加強環境教育,提昇環保意識和做法。
(五) 推展社會教育和民俗教育,倡導優良習俗,端正社會風氣。
(六) 推動民族精神教育,培養學生愛家、愛校、愛社區和愛國的情操。
(七) 提昇午餐供應品質,落實午餐教育。
(八) 配合運動人口倍增計畫,實施體育教學,推動全民體育,培養學生堅強的體魄和堅定的意志。
(九) 加強公共安全教育,維護師生之健康和安全。
(十) 加強民主教育,輔導學生具備正確的民主常識和修養。
(十一)落實團體活動培養學生生活基本能力及良好群性。
(十二)配合健康促進活動、落實健康教育,重視學生身心之保障。
(十三)實施級任老師責任制,充分發揮級任老師功能。
(一)長程目標:以生活教育及品德教育為中心,培養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活潑兒童與健全國民
為目標。
(二)中程目標:
(一)協助兒童認識自己,適應環境,使能自我肯定進而達到群性發展。
(二)暸解兒童各種能力,性向,興趣與人格特質,並發現特殊兒童,施以適當輔導、轉介、或安置、充分發展
其創造與學習的潛能。
(三)協助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進兒童身心的健康。
(四)協助兒童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增益學習效果,達成學習目標。
(五)協助兒童培養健康的生活理想與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
(六)協助教師早期發現適應欠佳兒童給予適當輔導,預防問題的發生,促進全體兒童身心的健康及健全的發展。
(三)短程目標:
1.生活輔導:
(1)建立學生資料。
(2)協助兒童自我認識,促進健康的生活。
(3)輔導兒童適應家庭生活。
(4)輔導兒童適應學校生活。
(5)輔導兒童的社會生活。
(6)輔導兒童善用休閒生活。
(7)實施特殊兒童的生活輔導。
(8)實施節約能源及資源回收的生活輔導
2.學習輔導:
(1)培養兒童良好的求學興趣與態度。
(2)協助兒童發展學習的能力。
(3)培養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4)特殊兒童的學習輔導。
(5)畢業班升學輔導。
3.生涯輔導:
(1)培養兒童對性別的肯定與接納進而互相尊重。
(2)培養兒童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3)培養兒童正確的職業觀念及勤勞的生活習慣。
(一)輔導活動之推行以全體學生為對象,全體師生共同參與並兼顧學生個別需求。
(二)輔導活動之實施應兼採個別諮商、小型團輔、班級輔導方式充分運用各種輔導方法。
(三)輔導活動之推行應重視溝通協調,除與校內各行政單位密切合作外,亦應充分運用社會資源。
(四)輔導活動之實施應利用導師時間及相關活動隨機教學,並與各科教學或教育活動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