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屋計畫-酸屋

越是此路不通,越是要走此路

人都是孤單的,一個人孤單的來到這個世界上,然後一個人孤單離開這個世界,但人也都是害怕孤單的,所以在一個人來又一個人走的過程當中,同樣渴望與彼此產生連結。

我想,這樣獨立卻又需要連結的概念,正是酸屋計畫的訴求,特別將連結的場域設定在“家屋”,是非常匠心獨具的巧思,我特別喜歡講者對家屋的解釋—日夢的場所,連結內在的精神性,在此居住,在此生活,在此作夢。

家,是一個人最真實存在的地方,因為在家,不需要偽裝,不需要面具,家乘載了一個人最真實,最赤裸裸的全部。用這樣的自己,與人連結所建立的關係,也是最真誠的,而這樣的真誠,伴隨著的也不只是陽光明媚的一面,畢竟太過真實總不會是最完美的,講者透過“酸”這個概念,呈現了家屋內真實的複雜。

酸,是批判的尖銳的,是心酸的是有壓力的,但也是可以被淚水和汗水中和然後治癒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正是如此的真實嗎?因著彼此的獨立,我們會互相傷害,但又因著彼此的孤單,願意放下自己,用淚水與汗水去彼此成全。

講者提到,酸屋計劃最根本要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私有話的空間中,融入公共性的思考,於是在擁擠混雜的永和區,一條“此路不通”的路上,建立了一個這樣的酸屋。

在這個空間中,是一段集體藝術創作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講者在偶然間,接待了一位日本非常資深的舞踏藝術家,這段看似偶然,卻又似是必然的相遇中,讓語言不通的人與人之間,透過藝術有了更純粹的交流,最後建立了美好的關係,不只造就了美好又精彩的演出,更在交流中,堆疊了珍貴的友誼。

講者說,別總是走在那些地圖上有畫出的路上!

藝術往往是,越是此路不通,越是要走此路,身為藝術家,越是不能走的路,越是要試試看。

雖然這個計畫,經歷了一些失敗和挫折,但我想,這些不也是人生中避免不了的過程,從這個角度看來,其實失敗與挫折,也都是藝術表達的其中一部分不是嗎?

酸屋公寓4地圖連結U2SSW22https://acidhouse5.weebly.com/342693489923478-artist.htmloggogog)

酸屋公寓(介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