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再怎麼讀,最後都一定會有不會寫的,那究竟怎麼猜正確率比較高?
猜題主要還是生化、牙藥這類小科在猜,也只適用在你完全不會的時候,大科請給我讀熟。遇到真的不確定的,如果只剩二選一請依靠直覺寫答案,改來改去通常都會錯。
以下面這題生化來說,乍看之下完全沒看過,要怎麼選?
可以看到題幹跟 B 選項中都有 trypsin,這樣選的正確率蠻高的,看到題目先觀察專有名詞跟選項有沒有類似的。
例如「一定、必、只會、僅」這種,這種通常都是錯誤的。
以上方法都選不出來就選最長的。雖然聽起來很白痴,但最長的選項通常是答案,是為了讓敘述不模擬兩可才會比較長(這理由我自己想的),不過平均起來可以多對兩三題(僅限生化),其實還蠻厲害的。
為什麼猜 B,而不是別的選項,這也只是個人習慣,體感上感覺B對比較多(我沒有統計過選項)。要猜別的也可以,不過不要 ABCD 亂跳,這樣的正確率是最低的,等等都剛好錯過正確的就很慘。
照道理說每個選項出現的機率都是 25%,所以選好一個,然後只要完全不會就猜他,這樣還可以有 25% 期望值。
先說結論,考試可以戴耳塞,但我覺得不需要。
考前我還一直考場大家會按滑鼠很吵,想說準備一下耳塞,結果前一天帶著寫題目耳朵好痛,可能平常沒在戴的會不習慣。如果以前大考都沒在戴的不太需要,實際也不會很吵,真的要準備也行,但記得拿給監考老師檢查。
這問題我問過學長,他是說多數人是九折,也就是你平常模考(計時寫考古)100分,實際考試變90分,如果你要穩一點可以抓八折。以我的經驗而言,我覺得我實際考試的分數跟模考差不多,甚至更高一點,當然可能因為題目難易度不同等原因。
所以我覺得就抓九折(或是正負10分),但是指你完全沒看過的考古題目一次寫一整份(要計時)的成績的九折,而不是很熟的分章題目之累,考古大概最低希望可以 135 分會比較穩。
可以做一個類似下面的成績登記表格,可以登記題數,自動計算成績。下面是用 Notion 做的,不過可能用 Google Sheet 或 Excel 公式會更好打一些,大家可以做自己想要的模板試試看。
判斷通過公式:
if(prop("牙醫學一")+prop("牙醫學二") >= 120, "✈️", "🙀")
註:表情符號可以自行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