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人口與家庭變遷、家庭社會學、社會政策專題、社會研究方法
大學部:人口學、代間互助與年金制度、家庭社會學、社會老年學、社會統計、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
l 陳怡林(2024)。多重弱勢家庭子女教育取得之困境與突破--以牡丹鄉排灣族家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原住民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l 李明翰(2023)。解教育、做教育:彈性自學家庭之親職經驗與教育實踐。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獲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碩士論文組優秀論文獎 )
l 楊宜靜(2022)。夜市工作者的教養策略與親子關係。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l 郭柏均(2017)。從非典型到非典型:送報生的勞動樣態變遷。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l 吳少卿(2015)。台灣生育與婚姻緊密連結之社會制度分析。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l 許逢育(2015)。邊緣區小學推動社區樂齡中心之研究—以臺南市某國小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l 曾怡菁(2014)。台灣漸進式退休與部分年金制度之設計與財務評估--以勞保老年年金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獲社會福利學會碩士論文獎 )
l 張辰楷(2013)。從職業訓練人員的觀點看中高齡者擔任照顧服務員之挑戰。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l 莊婉君(2013)。台灣中高齡勞工漸進式退休問題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獲人口學會碩士論文獎)
l 吳郁婷(2013)。台灣中高齡者老年財務準備與子女數量之關係。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l 柯雅齡(2011)。台灣各類老年年金給付之適足性與公平性差異。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獲社會福利學會碩士論文獎)
l 黃筱薇(2011)。台灣老人退休前後社會參與變化之性別差異。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獲人口學會碩士論文獎)
l 林沛瑾(2011)。企業的中高齡人力資源運用經驗─以「特力屋」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l 謝依純(2010)。台灣中高齡人口的退休年齡。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l 施瑞華(2010)。台灣獨居老人社會特性之區域差異。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l 李大正(2010)。人口老化與全民健保支出:死亡距離取向的分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博士論文,嘉義縣。(獲人口學會博士論文獎)
l 黃于珊(2009)。台灣老人居住安排與死亡率。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獲人口學會碩士論文獎)
l 黃奕綺(2009)。外籍配偶的生育水準與生育品質。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l 龔妍儒(2008)。為何我願意當大肚新娘?─台灣先有後婚現象之研究。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社會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嘉義縣。
l 陳怡潔(2007)。美貌!資本?場域。─女性業務外貌價值剖析。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l 賴文彥(2007)。性別角色態度變遷與外籍配偶現象之關係。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l 劉雯馨(2007)。兩性生涯發展趨同的可能性-從大學生對『家庭主夫』的接受度談起。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l 楊嘉芬(2007)。台灣鄉鎮市區別自殺死亡率之分析。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l 董麗美(2006)。台灣家戶組成變遷的可能方向。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獲人口學會碩士論文獎)
l 許倪瑋(2006)。國小教師與外籍配偶親師合作之行動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l 張國偉(2005)。台灣地區人口結構及教育擴張對有偶率影響—1978至2002年。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l 黃玟萃(2004)。突破逆境-單親子女的危機與轉機。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l 李大正(2003)。台灣地區婦女勞動參與歷程的變遷。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獲人口學會碩士論文獎)
l 楊瓊樺(2003)。性別職業隔離的轉變:以彩妝師為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l 陳美釵(2002)。日本人口老化與社會安全制度的改革。南華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l 劉一龍(2002)。台灣家庭的生命週期。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l 2023,陳奕《教師面對特殊障礙學生及其家庭的班級經營策略 – 情緒勞動的觀點》
l 2016,陳柏甫 《信任,帶來新幸福? 社會資本與其成效──以旗津作為案例 》
l 2015,張詠宣《文化資本的階層流動?以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音樂班學生為例》
l 2014,楊家華《淚/類獨居-旗津地區老人居住安排與社區資源利用的相關性》
l 2008,張雅芬《突破傳統?--「女高男低」婚配的衝突和調適》
l 2008,陳賢隆《良好家庭背景之青少年的逃家行為》
l 2006,黃彥樹《以青年為老年照顧人力的來源?-從青年對老年人的態度談起》
l 2005,龔姸儒《拾得一片天?「拾荒者」與「資源回收政策」之競合》
l 2004,劉雯馨《圓一個收養的夢–台灣收養管道與收養制度之探討》
l 2003,江心怡《同居與非婚生子問題探討》
l 2002,江心怡《先結婚再懷孕或先懷孕再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