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義(1995)。教師甄選-口試篇。載於彭新維、翁繩玉(主編),教師甄選百分百(頁69-86)。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清義(2010)。臺灣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學習績效調查。2010「理性與感性」:藝術教育V.S.教育行政與評鑑」國際學術研討會。
陳清義(2019)。臺北市小學學力檢測與補救教學系統建置經驗與展望。2019年第五屆京臺基礎教育校長峰會優秀論文集。
陳清義(2019)。「創業精神」在臺北市國小學力檢測團隊建置的實踐與核心素養評量試題的開創。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0),頁 85-93。
陳清義、王淑珍(2020)。大數據時代的基本學力檢測未來趨勢─以臺北市國小基本學力檢測為例。臺灣教育雙月刊,722,37-46。
陳清義(2020年6月26日)。修訂臺北市學校疑似食品中毒危機處理及通報程序之重要內涵及策進作為。臺北市教育e報,948期。
陳清義、張嘉芳(2020年7月7日)。從美國ST. ANN學校的成功經驗談臺北市國民小學提升學力檢測可借鏡之措施。臺北市教育e報,949期。
陳清義、張志強(2020/11/25)。臺北市杏壇芬芳:「學輔相乘、愛漾福星」:臺北市福星國小「學、輔」團隊。臺北市教育e報,第959期。
陳清義、莊乃霖(2021/04/07)。《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新生分發及入學辦法》修訂內涵與學校因應作為。臺北市教育e報,第964期。
陳清義、朱廉婷(2021.05)。國小階段「探究與實作」評量方式及評分量尺之析探。師友月刊,627期,頁128-133。
陳清義、莊乃霖(2021/10/06)。新訂《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學生轉學注意事項》 特色內涵及學校應留意之措施。臺北市教育e報,第970期。
陳清義、阮韻璇(2021/12/1)。《臺北市國民小學分層負責明細表》學務處業務調整與新聞事件探討。臺北市教育e報,第972期。
陳清義、卓家夙(2022)。校長主任甄試之路(一)─以成長性思維面對校長、主任甄試。師友雙月刊,631期,頁103-107。
陳清義、洪慧瑄(2022)。校長主任甄試之路(二)─以OGSM管理校長、主任甄試準備計畫。師友雙月刊,632期,頁146-152。
陳清義、黃玉貞(2022)。校長主任甄試之路(三)─確立領導思維,奠定答題策略矩陣。師友雙月刊,633期,頁138-142。
陳清義、劉建男(2022)。校長主任甄試之路(四)─以學校社會系統模式,組織筆試答題的架構。師友雙月刊,634期,頁120-124。
邱雅莉、陳清義(2022)。校長、主任甄試之路(五)─ 以藍海策略創新面試答題風格。 師友雙月刊,635期,頁125-131。
陳清義、郭瑞芬(2022)。校長、主任甄試之路(六)─以QBQ面對臺北市的實習評量。師友雙月刊,636期,頁123-128。
黃耀農、陳清義(2023)。候用校長、主任甄試之路(七)併用左、右腦發揮筆試整合力。師友雙月刊,637期,頁108-112。
陳清義、洪慧軒(2023)。菜鳥不侰,輕易勝任國小教師第一年(一)以終為始:串連教師甄試與教師職能。師友雙月刊,638期,頁93-97。
陳清義(2023)。運用聊天機器人功能並借鏡新加坡第二語言教學政策 讓學生享有語言學習自主權。臺北市教育e報,990期。
吳侰儀、陳清義(2023)。菜鳥不侰、輕易勝任國小教師第一年(二)以OKR規劃開學準備工作。師友雙月刊,639期,頁161-165。
吳侰儀、陳清義(2023)。菜鳥不侰、輕易勝任國小教師第一年(三)反轉幻滅邁向重生階段。師友雙月刊,640期,頁120-124。
吳侰儀、陳清義(2023)。菜鳥不侰、輕易勝任國小教師第一年(四)省思、期待成為巔峰型教師。師友雙月刊,642期,頁71-74。
劉郁芬、陳清義(2024)。行政快易通(一)運用知識管理策略形塑雙語教學之學習型組織。師友雙月刊,644期,頁78-81。
李亦欣、陳清義(2024)。行政快易通(五)以OKR進行行政減量調節國小課外社團供需平衡。師友雙月刊,648期,頁99-104。
李亦欣、陳清義(2024)。北市雙語教育學校中外師協同教學 對學生學習影響之初探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3(10),頁106-116。
陳清義(2025)。行政快易通(六)運用Covey的四象限時間管理法提升教學組行政工作效率。師友雙月刊,650期,頁103-106。
陳清義、李亦欣(2025)。行政快易通(七)從校園律師制度看國小生活教育組組長工作的支援。師友雙月刊,651期,頁112-116。
李亦欣、陳清義(2025年6月14日)。智能行銷於學校品牌經營之應用:以臺北市忠孝國小為實踐場域。「2025 都市創新學術研討會-打造智慧、共榮及永續的韌性城市」研討會。
李亦欣、陳清義(2025)。按下教育的快門: 以成長型思維與自我效能感培養教師的心理韌性。教師天地,219期,頁10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