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學報
PLOS one
大專體育學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and Sponsorship
曾國峰、鄭志富、黃士魁、呂祐華 (2024)。薪資滿意對家長式領導與團隊績效關係之中介效果。淡江體育學刊,27,1-21。
Chung, I. W., Wang, F. J., Cheng, C. F., Tseng K. F. (2024) Influenc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employees’ creative behavior and turnover intention in professional team sports organization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大專體育學刊,26(2),41-59。https://doi.org/10.5297/ser.202406_26(2).0003.【TSSCI】
黃才芸、鄭志富、曾國峰 (2024)。別人的觀感重要嗎?社會風險於女性泳裝消費者知覺價值與購買意願關係之調節效果。人文社會學報,20(2),129-154。
余泳樟、鄭志富、陳智彥、陳文正(2023)。國民運動中心智慧化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23(2),197-223。https://doi.org/10.6547/tassm.202312_23(2).0001. 【TSSCI】
鍾易瑋、鄭志富(2023)。臺北地區網球俱樂部會員知覺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淡江體育學刊,(26),65-90。https://doi.org/10.6976/TJPE.202311_(26).0005
王方宜、鄭志富(2023)。運動志工之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之探討-以內部行銷為調節變項。淡江體育學刊,(26),91-108。https://doi.org/10.6976/TJPE.202311_(26).0006
楊敦平、鄭志富(2023)。職工運動政策發展、推動阻礙與因應策略分析。輔仁大學體育學刊,(22),104-123。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6841018-N202309210002-00006
Lu, W. C., Lin, S. H., Cheng, C. F., & Wu, M. H. (2022). When coaching is a calling: A moderated mediating model among school sports coach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Coaching, 17(5), 1-10. 【SSCI】
Wu, Y.-T., Wu, Y.-F., Cheng, C.-F., & Chen, M.-Y (2022,June). NBA fan behavior: The effects of personality on NBA fandom and stickiness in purchasing related products.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31, 157-167. 【SSCI】
Li, M. H, Whitehead M, Green N, Hai R, Cheng C. F., Lin L. L, Lin C. P, Liu Y, Wen X, Lei S. M, Li H, Shy D. Y, Tang T, Choi S. M, Huang Y, Ma R, Wang F. J, Chen S, Sum K. W.(2022,July). Operationally Defining Physical Literacy in Chinese Culture: Results of a Meta-Narrative Synthesis and the Panel’s Recommendations. Journal of Exercise Science & Fitness, 20, 236-248. 【SSCI】
呂宛蓁、陳逸杰、吳明翰、陳怡雯、鄭志富 (2022)。學校運動教練工作不安全感、 組織認同、工作倦怠與工作退縮行為:工作要求-資源模式之觀點。體育學報,55(2),193-212。 【TSSCI】
張琪、熊道天、王豐家、沈劍威、鄭志富* (2022)。Application of the Social Impact of Sport Scale in Chinese Society.大專體育學刊,24(1),19-31。本 人為通訊作者 【TSSCI】
巴唐志強、鄭志富 (2021)。以知識體系觀點論臺灣原住民族體育知識之內涵。中華體育季刊,35(4),217-226。 doi: 10.6223/qcpe.202112_35(4).0002 【TSSCI】
劉昶佑、鄭志富、劉耀益 (2021)。泰國 RATCHABURI 藤球俱樂部營運績效模式分析。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21(1),39-75。doi:10.6547/tassm.202106_21(1).0003. 【TSSCI
陳柏愷、牟鍾福、鄭志富、詹俊成 (2021)。邁向創新與卓越-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經營模式的個案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21(1),259-282。 doi:10.6547/tassm.202112_21(2).0006. 【TSSCI】
施懿容、鄭志富 (2021)。視覺行銷對運動服飾商店應用之初探。東海體育學報,5,11-19。doi: 10.29418/TJPER.202112_(5).0002
黃柏勳、鄭志富 (2021)。教練領導行為的關懷、體恤、施恩行為的比較與分析。休閒與社會研究,23,1-10。
Lin, K. C., Lee, I. C., Cheng, C. F., & Hung, H. C. (2020). The Effects of Adopting Tablets and Facebook for Learning Badminton Skills: A Portfolio-Based WISER Model in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23(4), 89-105.【SSCI, IF=2.086, Ranking = 83/263 =33.36】
Wang, F. J., Cheng, C. F.,* Chen, M. Y., & Sum, K. W. R. (2020). Temporal precedence of physical literacy and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A cross-lagged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17(12), 4615. doi.org/10.3390/ ijerph17124615 【SSCI, IF=2.468, Ranking = 58/193 =29.79】【通訊作者】
Wang, F. J., Cheng, C. F.,* & Hsiao, C. H. (2020). Reciprocal marketing validation from a service-dominant logic perspective. South Africa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Spor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42(1), 81-94. ISSN : 0379-9069 【SSCI, IF=0.215, Ranking = 104/108 =95.83】
Wang, F. J., Sum, K. W. R., Wong, C. O. J., & Cheng, C. F.,* (2020).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market dem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ports training tourism for sports team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6(1),1-14. doi: 10.1080/10941665.2020.1805477【SSCI, IF=2.017, Ranking = 32/56 =56.25】
王豐家、鄭志富、蕭嘉惠 (2020)。服務主導邏輯與女性運動消費者行銷。中華體育季刊。34(2),109-120。【TSSCI】
張琪、吳慧卿、鄭志富 (2020)。體操運動俱樂部經營模式分析-Hamel 經營模式之應用。臺灣體與運動管理學報,20(1),29-58。【ACI】
高維廷、鄭志富、王方宜 (2020)。臺灣體育學系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生涯阻礙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臺灣體與運動管理學報,20(1),87-109。 (ACI)
Lu, W. C., Cheng, C. F., Lin, S H., & Chen, M. Y. (2019, Oct). Sport volunteering and well-be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urrent Psychology, 38(5), 1215-1224. 【SSCI, Q3】
黃湘庭、鄭志富 (2019)。臺灣電競產業市場之現況分析。東海體育學報,3,1-10。
鄭志富、張琪、王豐家、黃國恩 (2019)。華人運動團隊差序式領導模式之建構。體育學報,52(2),223-240。【TSSCI】【第一作者】
Wang, F. J., Lu, Y. C., Cheng, C. F., & Du, J. (2019). An examination of self-categorization of sports consumer behaviors: The mediating role of Taiwanese basketball fans.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Systems Management, 1-5.doi.org/10.1109/IESM45758.2019.8948105【EI】
黃國恩、郭建志、鄭志富 (2019)。華人教練威權領導對教練效能知覺之影響:心理集體性中介效果的驗證。 體育學報,52(1),109-125。【TSSCI】
王豐家、鄭志富 (2019)。以價值共創觀點探討運動市場互惠行銷模式。運動管理季刊,44,2-11。
陳慶鴻、鄭志富、林安邦 (2019)。運動消費行為的個人資料保護議題。運動管理季刊,44,26-40。
曾國峰、鄭志富 (2019)。中華職棒善因運動行銷合作關係之探討。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9(2),175-197。
蘇錦雀、鄭志富、蔡秀華 (2018)。國民體育法修法對學校體育相關法制規定之影響。中華體育季刊,32 (4),251-260。【TSSCI】
Hsieh, S. S., Tsai, J. R., Chang, S. H., Cheng, C. F., Sung, Y. T., & Hung T. M. (2018). The relations between 3-year changes in physical fitnes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cientific Reports, 8:15978.【SCI】
熊道天、鄭志富 (2018)。臺灣單項運動協會理事會治理模式之探究,體育學報,51(2), 221-236。【TSSCI】【通訊作者】
吳欣樺、鄭志富 (2018)。剖析Curves女性健身俱樂部人力資源管理,東海體育學報,2,11-21。
高維廷、鄭志富 (2018)。體育系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阻礙因素之初探,淡江體育學刊,21,1-11。
王方宜、鄭志富 (2018)。優化運動志工管理:內部行銷之應用,大專體育,146,23-31。
Hu, L. H., Cheng, C. F., & Wu, J. Z. (2018). Professional volleyball development in Taiwan's sport indu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ystems, 11(1), 1082-1090.【SCI】
Sum, K. W. R., Cheng, C. F., Wallhead, T., Kuo, C. C., Wang, F. J., & Choi, S. M. (2018). Perceived physical literacy instrument for adolescents: A further validation of PPLI. Journal of Exercise Science & Fitness, 16, 26-31.【SCI】
Lu, w. C., Cheng, C. F., Lin, S. H., & Chen, M. Y. (2017) Sport volunteering and well-be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urrent Psychology,【SSCI】
Sum, R. K. W., Tsai, H. H., Ha, A. S. C., Cheng, C. F., Wang, F. J., & Li, M. H. (2017). Social-ec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elite student athletes' dual career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SAGE Open, 1-12.
陳柏愷、鄭志富 (2017)。卓越屬性於學校體育創新經營策略之探究,中華體育季刊,31(1),23-32。【TSSCI】
劉昶佑、鄭志富、劉耀益 (2017)。臺灣藤球運動推展現況與策略分析,中華體育季刊,31(4), 311-319。【TSSCI】
謝宗達、鄭志富 (2017)。體驗行銷應用於大專校內體育競賽活動之探討,臺大體育,64,43-53。
鍾易瑋、鄭志富 (2017)。外商與本土企業對健身俱樂部教練薪酬管理之差異比較,東海體育學報,1,29-37。
王譯霆、鄭志富 (2017)。嚴師出高徒-家長式領導對競技啦啦隊團隊效能之影響,東海體育學報,1,21-28。
葉翰霖、鄭志富 (2017)。大型國際賽會志工之激勵制度初探,東海體育學報,1,38-43。
曾國峰、楊琬琳、鄭志富 (2017)。臺灣與美國職業運動公益活動之比較,大專體育,143,22-31。
黃國恩、鄭志富 (2016)。華人差序式領導對運動團隊效能之影響。中華體育季刊,30(3)。171-178。【TSSCI】【通訊作者】
鄭志富、蔡秀華、郭哲君 (2016)。臺灣優秀運動員生涯輔導模式建置之研究。體育學報。49(4),443-464。【TSSCI】【第一作者】
王豐家、鄭志富、羅文蔚 (2016)。女性健身市場行銷策略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30 (4),291-298。【TSSCI】
李展瑋、鄭志富、蔡秀華 (2016)。臺北市運動中心營運績效指標建構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6(1),53-90。
Sum, R.K. W., Ha, A. S. C., Cheng, C. F., Chung, P. K., Yiu, K. T. C., Juo, C. C., Yu, C. J., & Wang, F. J. (2016)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Perceived Physical Literacy Instrument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LOS ONE. 1-10。【SCI】
王傑賢、鄭志富 (2015)。大專教職員休閒運動參與關係感、社會休閒滿意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 15(2), 333-350。
熊道天、鄭志富 (2015)。運動組織治理準則要素之初探。運動管理,28,49-61。
王豐家、鄭志富、蔡秀華 (2015)。運動中心女性行銷策略之個案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5(2),173-192。
張川鈴、鄭志富 (2015)。學校游泳池以 ROT與OT委外經營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5 (2),271-298。
呂炫緯、鄭志富 (2015)。以組織文化角度談非營利體育組織運作之現況。文化體育學刊,20,25-37。
Wang, J. S., Cheng, C. F., & Jane, W. J. (2014). Buying success or redistributing payment: Bidirectional causality in Korean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 Eurasian Business Review, 492, 247-260.
熊道天、鄭志富 (2014)。以社會資本觀點論非營利體育運動組織之價值。中華體育季刊,28(4),295-303。【TSSCI】
熊道天、鄭志富 (2014)。體育運動組織治理互賴之探討:以體育署和中華奧會為例。體育學報,47(2),275-290。【TSSCI】【通訊作者】
羅文蔚、鄭志富 (2014)。運動治理概念之初探。臺大體育,59,61-69。
曹校章、鄭志富 (2014)。運動觀光滿意模式之研究:以日月潭國際萬人泳渡嘉年華運動觀光客為例。臺大體育學報,26,1-17。
Lu, W. C., Cheng, C. F., & Chen, L. H. (2013). Predicting game-attending behavior in amateur athlet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tention stability. Psychological Reports: Employment Psychology & Marketing, 113(2)420-434.【SSCI】
郭哲君、鄭志富 (2013)。社會資本的流動:以社會網路分析觀點論我國體育運動組織之資源發展。中華體育季刊,26(4),455-464。【通訊作者】【國科會一級期刊,體育學門】
郭哲君、鄭志富 (2013)。題項包裹法於結構方程模式分析中的應用:臺灣體育與運動學術研究之分析與探討。體育學報,46(4),429-442。【TSSCI】
方進義、鄭志富、林欣慧 (2013)。中華職棒野手球員的國籍、年資、球隊效果與換隊頻率對其績效之影響。體育學報,46(3),291-301。【TSSCI】
陳素青、詹俊成、鄭志富 (2013)。臺北市高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班級氣氛對體育課學習動機之影響。體育學報,46(3),257-272。【TSSCI】
翁欣瑋、鄭志富 (2013)。職業運動組織與企業社會責任關係之研究。運動管理,23,85-97。
戴佑宏、鄭志富 (2013)。家的感覺-球隊認同與主場意識關係之探討。休閒與社會研究,8,103-115。
許振明、鄭志富 (2013)。臺灣大專校院體育行政組織效能模式之建構。體育學報,46 (1),55-72。【TSSCI】
郭哲君、鄭志富、陳美燕 (2012)。社會資本的流動:以社會網路分析觀點論我國體育運動組織之資源發展。中華體育季刊,26 (4),455-464。【通訊作者】【國科會一級期刊,體育學門】
Cheng, C. F., Chen, L. H., Chen, M. Y., & Lu, W. C. (2012). Fan’s participation behavior in baseball: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and Sponsorship. 14(1), 22-33.【SSCI】【第一作者】
郭哲君、鄭志富 (2012)。生活積極承諾之成功老化與幸福感-中高齡者體育志願服務實證研究。體育學報,45 (3),211-226。【通訊作者】【TSSCI】
廖尹華、鄭志富 (2012)。大學運動設施提供社區休閒服務績效評估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7(2),95-124。【TSSCI】
林國欽、鄭志富、陳國華 (2012)。品牌知名度與代言人類型對羽球廣告品牌態度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3),1-9。
羅明屏、鄭志富 (2012)。行銷策略對消費者再購意願之研究─以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為例。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6(1),15-32。
Ye, Y. C., Tung, I. W., Cheng, C. F., Tung, S., Chen, M. Y., & Chen, L. H. (2012)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and life satisfaction: 4 The mediating role of the actor’s Satisfaction-with-Ev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and Sponsorship. 13 (4), 249-266.【SSCI】
Lu, W. C., Lin, S. H., & Cheng, C. F. (2011). Sports spectator behavior: A test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113 (3), 1-10.【SSCI】
林國欽、鄭志富 (2011)。變動定價應用於中華職棒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2 (2),155-162。
林秉毅、鄭志富 (2010)。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城市行銷分析。中華體育季刊,24(3),33-42。【國科會一級期刊,體育學門】
Lin, C. Y., Lee, P. C., & Cheng, C. F. (2010). Taiwan and the 2001 Baseball World Cup: The national impact of a world sporting ev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27 (13), 2234-2254.【SSCI; A&HCI】
許振明、鄭志富 (2010)。我國學校體育行政組織效能指標之建構。體育學報,43(1),69-88。【TSSCI】
林秉毅、鄭志富、劉田修 (2010)。運動組織領導研究之趨勢-複合分析2000-2009。屏東教大運動科學學刊,6,257-271。
Tan, T. C., Cheng, C. F., Lee, P. C., & Ko, L. M. (2009). Sport policy in Taiwan, 1949-2008: A brief history of government involvement in s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olicy, 1(1), 99-111.
鄭志富、張川鈴 (2009)。大型運動賽會場館規劃佈建之研究-以世大運申辦為例。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9,17-30。【國科會一級期刊,體育學門】
張千培、鄭志富 (2009)。高中階段學生運動社團參與意圖模式之研究。體育學報,42(3),95-112。【TSSCI】
呂宛蓁、鄭志富 (2008)。職棒觀眾觀賞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0(3),57-71。【TSSCI】
呂宛蓁、鄭志富 (2007)。國光體育獎章實施現況之分析。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5,68-83。【國科會一級期刊,體育學門】
曹校章、鄭志富 (2006)。東北角海域運動參與者運動選擇、參與動機、阻礙因素與忠誠度分析。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4,83-97。【國科會一級期刊,體育學門】
鄭志富、呂宛蓁、曹校章 (2006)。臺灣地區各縣市體育館營運績效評估之實證研究。大專體育學刊,8(2),51-66。【國科會一級期刊,體育學門】
鄭志富、張川鈴 (2005)。臺灣地區體育行政組織文化之實證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3,227-234。【國科會一級期刊,體育學門】
鄭志富、蔡秀華 (2005)。大學體育館營運績效指標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大學為例。臺大體育學報,7,149-178。
鄭志富、蔡秀華 (2005)。臺灣地區公立大學體育館營運績效評估之實證研究。師大學報,50(2),227-244。【TSSCI】
許建民、鄭志富 (2005)。奧運行銷收入與分配之解析。大專體育,75,125-133。
李坤培、鄭志富、蔡秀華、陳志一、林聯喜 (2005)。大專校院運動風險管理認知分析及實證研究。臺大體育學報,7,103-126。
洪嘉文、鄭志富 (2004)。我國學校體育政策制定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1),31-43。
鄭志富 (2004)。培養活力青少年,塑造菁英新國民。學校體育雙月刊,81,2-4。
吳慧卿、鄭志富 (2003)。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與滿意度關係。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2,124-147。
劉照金、鄭志富 (2003)。各國政府涉入運動模式之比較分析。體育學報,34,135-148。
鄭志富 (2002)。學校運動場館經營與管理。學校體育雙月刊,70,2-4。
鄭志富、張川鈴 (2002)。體育行政人員組織內部溝通之研究—以臺北市立體育場為例。體育學報,33,177-190。
鄭志富 (2001)。學校體育經營的新思維。學校體育雙月刊,65,2-3。
鄭志富 (1996)。運動領導量表 (中文版)編製研究。台灣師大體育研究復刊號,3,l0l-l20。
鄭志富 (1996)。學校體育行政管理問題與對策 (5)。臺灣省學校體育雙月刊,6 (1),25-27。
鄭志富 (1996)。體育運動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39,10-17。
鄭志富 (1995)。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模式分析。台灣師大體育研究復刊號,1,75-90。
鄭志富 (1995)。重視大學生的運動樂趣。大專體育,22,28 。
鄭志富 (1995)。學校體育行政管理問題與對策 (1)。臺灣省學校體育雙月刊,5(3),26-27。
鄭志富 (1995)。學校體育行政管理問題與對策 (2)。臺灣省學校體育雙月刊,5(4),50-51。
鄭志富 (1995)。學校體育行政管理問題與對策 (3)。臺灣省學校體育雙月刊,5(5),32-34。
鄭志富 (1995)。學校體育行政管理問題與對策 (4)。臺灣省學校體育雙月刊,5(6),12-15。
鄭志富 (1995)。大專院校休閒運動社團經營的新方向。大專體育,17,10-12。
鄭志富 (1994)。體育運動管理系列-決策制定。中華體育季刊,29,8-16。
鄭志富 (1994)。體育管理策略在中學體育行政之應用。中等教育雙月刊,45(3),33-37。
鄭志富 (1994)。學校體育風險管理。臺灣省學校體育雙月刊,4(6),35-39。
鄭志富 (1991)。方萬邦體育思想初探。國民體育季刊,20 (3),43-51。
鄭志富 (1990)。體育教學的管理。國民體育季刊,19(1),86-91。
林正常、鄭志富 (1990)。台灣體育運動的發展。台灣光復四十五年專輯,175-198。
鄭志富 (1990)。體育教師工作滿足的探討。中等教育雙月刊,41(6),26-31。
鄭志富 (1989)。運動教練績效評鑑。中華體育季刊,10,61-64。
鄭志富 (1988)。我國近代初中 (國民中學) 體育課程之演進。國民體育季刊,17(2),31-34。
鄭志富 (1987)。體育教學概念分析。中等教育雙月刊,38(6),13-15。
鄭志富 (1986)。不同群體學生體育成績比較分析。體育學報,6,89-99。
鄭志富 (1986)。談專業與體育教師專業精神之建立。師大體育,22,13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