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對免疫細胞與免疫反應的分子調節機轉
免疫細胞的發育、生存與活化,對抵抗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反應與免疫失調導致的免疫相關疾病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T細胞是後天抗原專一性免疫反應的重要成員之一,T細胞的過度活化與數量失衡將影響免疫反應的發生與進程,近一步導致免疫疾病的發生,我們實驗室的研究包括細菌性感染的肺炎、發炎性腸道疾病、口腔癌與自體免疫疾病的免疫細胞數量失衡與免疫細胞活化失調之分子調節機轉。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家族蛋白,對其特異性受質蛋白進行去磷酸化作用,而調節該蛋白的功能與訊號傳遞,我們過去已發表數個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在先天免疫、後天免疫與發炎性疾病中的分子調節機轉。我們實驗室以基因改造小鼠,疾病模式小鼠,多體學分析與細胞分子生物學等實驗平台,研究新穎的免疫調節因子與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對於免疫細胞之發育、分化、活化及死亡的影響,並探討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在免疫相關疾病的角色與致病機轉。
2.口腔癌癌化機制探討與開發癌症標靶藥物治療策略
口腔癌是指發生在口腔各個部位的惡性腫瘤,嚼食檳榔、吸菸、喝酒、蛀牙與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都是可能的危險因子。口腔癌治療方式以外科手術切除和放射線治療為主並搭配化學治療。病患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五年存活率很好,但多數口腔癌病患診斷時即為晚期惡性度高的腫瘤型態,而癌症的復發與轉移也是口腔癌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我們實驗室關注於口腔癌的癌化機轉研究,實驗室建立了人類腫瘤細胞異體移植動物模式,研究口腔癌病患的病理及基因多樣性,並分析癌症相關訊號路徑的失調與腫瘤細胞對基因標的藥物的感受性。我們發現在口腔癌的腫瘤組織中有許多的訊號路徑促成癌癌細胞增生與轉移,包含表皮生長因子受器路徑與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訊號的過度激活,蛋白質的磷酸化與去磷酸化作用參與口腔癌細胞內重要的訊號傳遞,這個過程透過激酶與去磷酸酶之間的交互調節作用。實驗室利用整合性之基因體學、分子生物學實驗與動物模式實驗,研究激酶與去磷酸酶的功能、調節與受質交互作用蛋白在口腔癌癌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與機制,以癌症病患的異種移植小鼠腫瘤模式,鑑定這些新穎的基因標的藥物在癌症標靶治療的策略。
3.基因體學之免疫組庫與微生物組庫分析
免疫組庫可以反應個體的健康狀況,而病患的免疫狀態會影響疾病的進展與疾病治療的有效性,免疫組庫的動態變化將是臨床監測治療反應很重要的指標。我們實驗室已建立次世代定序實驗平台分析個體的免疫組庫,我們發現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的免疫組庫多樣性與動態變化特徵和癌症治療成效的相關性。
我們非常歡迎對分子免疫學,腫瘤免疫學,基因體學有興趣的大學部專題生與碩博研究生加入實驗室,進行大專生論文研究與碩博士生論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