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今年五月時臺灣一下子出現許多Covid-19確診的病例,整個教育圈都進入了備戰狀態,所以五月中開始了線上教學一直持續到學期結束。其實,線上教學無論對老師或是學生都造成了某成程度的衝擊,評量的方式也是一大難題,這也讓我自己對於未來可能產生的教學新型態,有了一些新的想法…究竟,當天災人禍來臨時,如果教師想要延續知識的傳承以幫助學生學習,讓他們能培養出順應時代改變的能力,應該怎麼做才好呢?我們又該如何在現有的制度與環境下,引導學生改變他們的學習習慣,真正落實「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這個理念?這其實都是我最近花了不少時間思考的問題。總之,這裡我先對同學們的教學評量內容做出回應,這個班同學真的蠻棒的,即使都轉成線上上課,直到期末都還是持續在前進。感恩大家,讓這個學期順利地結束,也祝福大家未來的學習之路能夠順順利利,不忘初衷,好好努力!
這學期跟上學期比好難 (但應該是我的問題)
其實不完全是同學的問題,主要還是上學期的課程可能有些部份在高三就學過,同學們進入的速度會比較快,但下學期的課程多數就跟高中時很不像了,多變數函數的很多內容需要單獨拔出來看,如果同學們只是憑著高中的印象學習就會碰壁了!所以我常常提醒同學對於上學期的課程不要掉以輕心,上學期的計算確實不算難,微分跟積分的能力都可以磨得起來,但觀念非常多,同學們反而是要習慣去吸收這些數學觀念,並了解當中的差異性,所有的定義、定理條件都要讀清楚,用的時候要養成「check 前提是否成立」的習慣,如此,大家才能改變高中時讀數學的方式,並且能夠用理解與技術並行的做法,學好大一的微積分。
書寫定理文字的部分較久,造成一些課堂上的空白,或許可以搭配投影片說明。
謝謝這位同學的建議,搭配投影片的方式我並不是沒有考慮過,但這事其實取決於我想讓多數的學生上課時做什麼。我目前傾向希望學生能好好抄筆記,微積分課本畢竟這麼厚,不便於攜帶,日後如果同學想要尋找一些定理或例題,有了筆記,就可以很快找到它們,所以這個「課堂上的空白」對很多同學來說是抄筆記的時間,但對於不習慣抄筆記的同學來說就會覺得好像時間停在那裡不動一樣。如果,我在教學時覺得同學們不需要再抄筆記了,只要專心聽講就好,那麼上課時就可以搭配投影片。至於哪一種方式比較適合陽明交大的同學呢?我想這很難判斷,只能說,我如果決定維持讓同學上課抄筆記的教學形態,而,不習慣抄筆記的同學事先從我的網頁裡知道了我的授課風格,就可以考慮選擇其他比較適合自己學習方式的微積分課來修,大概是這樣。
個人覺得若繼續維持線上課程的話希望能增加作業來達到計算的熟悉度
因為110年第一學期的微積分原則上都還是全面線上教學,所以我差不多決定要有教學方式的大變革了,敬請期待…(誤)
下學期課程是否也可以有課本勾選題目,對練習很有幫助
會的,會持續這個做法,謝謝同學的建議。
雖然後段課程的進度我覺得很緩慢,不過瑕不掩瑜。好課值得一修再修(X
雖然不知道你是哪一位同學,不過還是很歡迎你之後繼續到我的班上修課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