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
作者:羅伯特清崎
這是一本投資理財必讀的入門書籍
不用工作又能夠穩定生活的狀態,就稱為「財務自由」
如果不工作,又想抵銷固定的開銷,
就需要「非工資收入」,也稱為「被動收入」來抵銷開支。
問題是如何不用工作,又能有收入?
不做事就有錢拿的事情,看似很困難但實際上非常多,
例如當包租公,每月花幾小時收租和管理,
當出書作者,一次努力過後就可以持續收取版稅,
錢放銀行或購買債券產生利息,或是購買股票產生股利,
這些方法都能夠創造持續的現金流入。
創造「被動收入」的關鍵在於:投入一次努力,就能換得長期持續的回報
關鍵在於在一開始投入資源及努力,在未來「持續」獲得回報,
只要符合這條件的事情,都可以當成被動收入。
「犧牲眼前 立即的好處,換取未來更大的利益。」是關鍵
這世界上的收入來源,共分成 4個象限 E、S、B、I
1. Employee(員工):有做有錢,沒做就沒錢,例如工程師、經理
2. Self-employed(自雇者、專家):有做有錢,沒做就沒錢,例如醫師、雞排店長
3. Business owner(企業主):將人力與資源妥善分配,當企業成功運作時會有被動收入
4. Investor(投資者):靠錢賺錢,投資不犯大錯,就會有被動收入
其中B象限和I象限比較容易有非工資收入,但E象限和S象限卻很難有非工資收入!
想像有一天你家人生病,你有辦法立即離開現在的工作嗎?
有一天你突然被裁員,你有辦法立刻維持家庭生計嗎?
有一天你突然中年想轉行,你有足夠的收入來源支持你做出選擇嗎?
若不用工作就財務自由有足夠收入,你將擁有比別人更多的選擇權!
這本書的作者推出了一個全球知名的桌上遊戲,稱為「現金流」。
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了解到財務運作是如何進行。
最關鍵的是,自己體會學到創造非工資收入的流程!
參加學習體驗:
點此前往 <全台灣現金流教學活動說明 - 現金流遊戲到底在玩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