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訂者】鄒濬智
【說明】
「雜沓」、「雜遝」皆指眾多而紛亂的樣子,音讀為ㄗㄚˊ ㄊㄚˋ。二者具有相同的音義及用法,僅用字不同,互為異形詞。
由詞義分析,「雜沓」、「雜遝」中的「沓」、「遝」為繁多的意思。探究二字之字義源流:「沓」見於漢代的《說文解字》,指話多,後來引申有繁多的意思,如《宋史.列傳.王剛中》:「羽檄紛沓,從容裁決,皆中機會」,「羽檄紛沓」指公文繁多。「遝」亦見於《說文解字》,本指行跡相及,後來有繁多的意思,如宋代曾敏行的《獨醒雜志》:「忽報金師入寇,已抵泰和縣,警書遝至。」至於二詞於文獻中的用例,「雜沓」可見於《漢書.揚雄傳》:「駢羅列布,鱗以雜沓兮。」「雜遝」可見於《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雜遝累輯,被山緣谷。」
「雜沓」、「雜遝」中的「沓」、「遝」皆有繁多的意思,均貼合詞義,惟「雜沓」現今使用較為普遍,故以「雜沓」為推薦詞形。